<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1101

    燕爾新婚

    成語拼音:
    yàn ěr xīn hūn
    成語解釋:
    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后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形容新婚時的歡樂。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狀元下馬就親,洞房花燭,燕爾新婚。”
    1102

    尤而效之

    成語拼音:
    yóu ér xiào zhī
    成語解釋:
    謂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1103

    言而有信

    成語拼音:
    yán ér yǒu xìn
    成語解釋:
    說出話來算數;有信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04

    要而言之

    成語拼音:
    yào ér yán zhī
    成語解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成語出處:
    晉 陸機《五等諸侯論》:“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為己思治。”
    1105

    一而再,再而三

    成語拼音:
    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成語解釋: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109回:“那廝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1106

    遺珥墜簪

    成語拼音:
    yí ěr zhuì zān
    成語解釋:
    見“遺簪墮珥”。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禊游》:“朱論,碾破芳堤,遺珥墜簪,落花相襯。”
    1107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成語解釋: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1108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個青衣童子開門出來。”
    1109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合家見防御說得傷心,一齊號哭起來。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連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淚。”
    1110

    一發而不可收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文帝》:“亂敗之及,一發而不可收也。”
    1111

    一發而不可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一處,一發而不可收拾。”
    1112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成語拼音:
    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
    成語解釋: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過來又死去
    成語出處:
    《慈禧太后演義》第六回:“那拉懿嬪回憶舊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幾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狀。”
    1113

    一分為二

    成語拼音:
    yī fēn wéi èr
    成語解釋: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成語出處: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1114

    魚貫而出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chū
    成語解釋:
    像游魚那樣連貫著出現。
    成語出處: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1115

    一高二低

    成語拼音:
    yī gāo èr dī
    成語解釋:
    ①高低強弱或勝負輸贏。②謂意外的變故。
    成語出處:
    路遙《人生》上篇第二章:“他決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會的面前,和高明樓他們比個一高二低!”
    1116

    魚貫而進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jìn
    成語解釋:
    貫:連貫。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1117

    一干二凈

    成語拼音:
    yī gān èr jì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1118

    一概而論

    成語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成語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個標準來評論、看待或處理。多形容不分性質、不加區別地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1119

    魚貫而前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qián
    成語解釋:
    貫:連貫。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成語出處:
    《宋史·折德庡傳附繼閔》:“賊緣崖腹微徑魚貫而前,城中矢石亂下。”
    1120

    魚貫而入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rù
    成語解釋:
    像游魚那樣首尾連貫地進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繼而進。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