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1141
應際而生
- 成語拼音:
- yìng jì ér shēng
- 成語解釋:
- 際:形勢。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 成語出處:
- 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先主志》:“方今大王應際而生,與神合契,愿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
1142
引頸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n jǐng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73首:“枚喜躍不已,學閑鷗引頸而望。”
-
1143
一家無二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wú èr
- 成語解釋:
- 謂一家之人沒有兩樣。
- 成語出處:
-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這個女孩兒,也是有緣,我認了做義女,她自到我家來,倒也親熱,一家無二。”
-
1144
一客不煩二主
- 成語拼音:
-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2回:“一客不煩二主,你不接濟他這一步兒,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
1145
一客不犯二主
- 成語拼音: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
1146
掩口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
1147
掩口胡盧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
1148
一覽而盡
- 成語拼音:
- yī lǎn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
1149
一來二去
- 成語拼音:
- yī lái èr qù
- 成語解釋:
- 指一回又一回,經過一段時間。表示逐漸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一來二去,眼大心肥,那里還能夠有長進呢?”
-
1150
以貍餌鼠
- 成語拼音:
- yǐ lǐ ěr shǔ
- 成語解釋:
- 貍:貓。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必無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商鞅《商君書 農戰》:“我不以貨事上而求遷者,則如以貍餌鼠爾,必不冀矣。”
-
1151
倚閭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 lǘ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
1152
引領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n lǐng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引領: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
1153
魚爛而亡
- 成語拼音:
- yú làn ér wáng
- 成語解釋:
- 魚腐爛從內臟起。比喻因內部禍亂而自取滅亡。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
-
1154
一來二往
- 成語拼音:
- yī lái èr wǎng
- 成語解釋:
- 來來往往次數多
- 成語出處: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種種勞苦波折,常需互相照應,一來二往,也就近乎起來。”
-
1155
一面兒理
- 成語拼音:
- yī miàn ér lǐ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156
一模二樣
- 成語拼音:
- yī mó èr yàng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模一樣。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又或有將金銀珠寶首飾來解的,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數,便一模二樣,暗地里打造來換了。”
-
1157
逾庖而宴
- 成語拼音:
- yú páo ér yàn
- 成語解釋:
- 逾:越過,穿過;庖:廚房。越過廚房去吃飯。指辦事不合情理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
1158
一清二白
- 成語拼音:
- yī qīng èr bái
- 成語解釋: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沒有污點。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賈李魁道:‘王紫泥,張繩祖他倆個,現在二門外看審官司哩。老爺只叫這二個到案,便一清二白。”
-
1159
一窮二白
- 成語拼音:
- yī qióng èr bái
- 成語解釋:
- 窮:物質基礎差;經濟水平低。白:文化、科學落后。形容經濟、文化科學水平低;不發達。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我曾經說過,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
-
1160
一清二楚
- 成語拼音:
- yī qīng èr chǔ
- 成語解釋:
- 十分明白、清楚。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