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1161

    一齊二整

    成語拼音:
    yī qí èr zhěng
    成語解釋:
    齊齊整整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齊二整。”
    1162

    褎如充耳

    成語拼音:
    yòu rú chōng ěr
    成語解釋:
    褎:常帶笑容。面帶笑容,塞耳不聞。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1163

    裒如充耳

    成語拼音:
    yòu rú chōng ěr
    成語解釋:
    衣著華麗,塞耳不聞。指服飾與德行不相稱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于國亡勢去之余,亦已知其難矣。”
    1164

    迎刃而解

    成語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成語解釋:
    碰著刀口就分開了。比喻事情容易處理;問題容易解決。
    成語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1165

    應刃而解

    成語拼音:
    yīng rèn ér jiě
    成語解釋:
    猶言迎刃而解。比喻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雖然有好多問題事先沒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應刃而解了。”
    1166

    迎刃而理

    成語拼音:
    yíng rèn ér lǐ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同“迎刃而解”。
    成語出處:
    清 周在浚《行述》:“濰,劇邑也,事繁叢弊,先大夫以書生受事,迎刃而理。”
    1167

    掩人耳目

    成語拼音:
    yǎn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掩:遮蓋。堵住人家耳朵;遮著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成語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1168

    油然而生

    成語拼音:
    yóu rán ér shēng
    成語解釋: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發生;產生。多指某種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1169

    奄然而逝

    成語拼音:
    yǎn rán ér shì
    成語解釋:
    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朱元晦書》:“比日不知何疾,一夕奄然而逝。”
    1170

    嫣然而笑

    成語拼音:
    yān r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嫣然:美好的樣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一日,女出門,生注目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
    1171

    啞然而笑

    成語拼音:
    yǎ r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啞然:笑聲。發出啞然的大笑聲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乃啞然而笑。”
    1172

    因人而異

    成語拼音:
    yīn rén ér yì
    成語解釋: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成語出處:
    魯迅《準風月談·難得糊涂》:“然而風格和情緒、傾向之類,不但因人而異,而且因事而異,因時而異。”
    1173

    雍容爾雅

    成語拼音:
    yōng róng ěr yǎ
    成語解釋:
    見“雍容閑雅”。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當下牛布衣吟詩,張鐵臂擊劍,陳和甫打哄說笑,伴著兩公子的雍容爾雅,蘧公孫的俊俏風流,楊執中古貌古心,權勿用怪模怪樣。”
    1174

    咬人狗兒不露齒

    成語拼音: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成語解釋:
    比喻真正厲害的人在外表是不顯露出來的。
    成語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1175

    一山不藏二虎

    成語拼音: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1176

    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有所舍棄,有所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177

    一身而二任

    成語拼音:
    yī shēn ér èr rèn
    成語解釋:
    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于屬則子也,于位則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責加焉。”
    1178

    一掃而光

    成語拼音:
    yī sǎo ér guāng
    成語解釋:
    一下子就掃除干凈。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個精光。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1179

    一掃而空

    成語拼音:
    yī sǎo ér kōng
    成語解釋:
    一下子便掃除干凈;全部沒有了。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1180

    一石二鳥

    成語拼音:
    yì shí èr niǎo
    成語解釋:
    一塊石頭投出去;打中兩只鳥;比喻一舉兩得。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