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壞事的成語 (197個)
-
141
勾勾搭搭
- 成語拼音:
- gōu gōu dā dā
- 成語解釋:
- 相互串通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不積極地反汪反漢奸,有時還向日本的和平使者勾勾搭搭。”
-
142
改邪歸正
- 成語拼音: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指不再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
143
掛羊頭賣狗肉
- 成語拼音: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
-
144
誨奸導淫
- 成語拼音:
- huì jiān dǎo yín
- 成語解釋:
- 引誘人做奸惡淫蕩等壞事。
- 成語出處:
- 姚錫鈞《自序》:“若夫誨奸導淫,使今之社會風尚為江河之日下,則我知免爾。”
-
145
橫行霸道
- 成語拼音:
- héng xíng bà dào
- 成語解釋:
- 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形容蠻不講理;胡作非為。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
146
橫行無忌
- 成語拼音:
- héng xíng wú jì
- 成語解釋:
- 橫行:行動蠻橫;倚仗暴力干壞事;無忌:肆無忌憚。仗勢無所顧忌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史 趙南星傳》:“鄉官之權大于守令,橫行無忌,莫敢誰何?”
-
147
禍因惡積
- 成語拼音:
- huò yīn è jī
- 成語解釋:
- 積:積聚。災禍產生是因為壞事做多了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還魂記·道覡》:“看修行似福緣善慶,論因果是禍因惡積。”
-
148
胡作非為
- 成語拼音:
- hú zuò fēi wéi
- 成語解釋:
-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
149
積羽沉舟
- 成語拼音:
- jī yǔ ch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
-
150
拉人下水
- 成語拼音:
- lā rén xià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拉別人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錢寧《圣人》第26章:“他認為,陽虎誘之于利祿,手法不夠精細。拉人下水,先要尋其短處。”
-
151
沒法沒天
- 成語拼音:
- méi fǎ méi tiān
- 成語解釋:
- 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這么個橫強盜,這樣沒法沒天的!我偏要打這里走。”
-
152
明火執械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xiè
- 成語解釋:
- 解釋】: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 成語出處:
- 清·毛祥麟《對山余墨·石洞繡鞋記》:“即募死士百人,明火執械為前鋒,千軍后隨。”
-
153
明火執仗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成語解釋:
- 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
154
明火執杖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成語解釋:
-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
155
昧己瞞心
- 成語拼音:
- mèi jǐ mán xīn
- 成語解釋:
- 指違背自己的良心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滿心,將我圖。”
-
156
賣俏營奸
- 成語拼音:
- mài qiào yíng jiān
- 成語解釋:
- 俏:容態輕盈美好。賣弄媚態,以便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海神記·花鴇訓女》:“止不過席上尊前,賣俏營奸,退后趨前。”
-
157
貓鼠同眠
- 成語拼音: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成語解釋:
- 貓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職,包庇下屬干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
158
瞞心昧己
- 成語拼音:
- mán xīn mèi jǐ
- 成語解釋:
- 昧:欺瞞。違背良心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無端的豪戶,瞞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換過文書。”
-
159
慢易生憂
- 成語拼音:
- màn yì shēng yōu
- 成語解釋:
- 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 成語出處:
- 《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郁生疾。”
-
160
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成語拼音:
-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關于壞事的成語 形容壞事的成語 描述壞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