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莊子的成語 (448個)

    1

    濠梁之上

    成語拼音:
    háo liáng zhī shàng
    成語解釋:
    濠梁:濠水上的橋。指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
    成語出處:
    ·秋水》:“與惠游于濠梁之上。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曰:‘非魚,安知魚之樂?’曰:‘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2

    道在屎溺

    成語拼音:
    dào zài shǐ nì
    成語解釋:
    喻道之無所不在。
    成語出處:
    ·知北游》:“東郭問于曰:‘所謂道,惡乎在?’曰:‘無所不在。’東郭曰:‘期而后可。’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東郭不應。”
    3

    瓦查尿溺

    成語拼音:
    wǎ chá niào nì
    成語解釋:
    碎瓦和小便。指極微賤污穢的東西。語出《·知北游》:“東郭問于曰:‘所謂道,惡在乎?’曰:‘無所不在。’東郭曰:‘期而后可。’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成語出處:
    語出《·知北游》:“東郭問于曰:‘所謂道,惡在乎?’曰:‘無所不在。’東郭曰:‘期而后可。’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4

    鼓盆之戚

    成語拼音:
    gǔ pén zhī qī
    成語解釋:
    舊指死了妻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至樂》:“妻死,惠吊之,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5

    知我

    成語拼音:
    huì zǐ zhī wǒ
    成語解釋:
    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中屬名家,為周契友。惠死后,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徐無鬼》。后因以“惠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成語出處:
    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中屬名家,為周契友。惠死后,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徐無鬼》。
    6

    搖尾涂中

    成語拼音:
    yáo wěi tú zhōng
    成語解釋: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做官,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秋水》。曳尾,猶
    成語出處: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做官,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
    7

    汪洋自恣

    成語拼音:
    wāng yáng zì zī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氣度或氣勢宏大。
    成語出處:
    明·袁中道《李溫陵傳》:“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然未有因讀《》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讀《》也。”
    8

    周夢蝶

    成語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成語解釋:
    不知是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周。
    成語出處:
    典出《 齊物論》:“昔者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9

    奔逸絕塵

    成語拼音:
    bēn yì jué chén
    成語解釋: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成語出處:
    先秦 周《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步亦步,夫趨亦趨,夫馳亦馳;夫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絕塵,急走也。”
    10

    亦步亦趨

    成語拼音:
    yì bù yì qū
    成語解釋:
    亦:也;步:行走;趨:快走。原指學生緊緊追隨老師;后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周《方》:“夫步亦步,夫趨亦趨,夫馳亦馳,夫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11

    安常處順

    成語拼音:
    ān cháng chǔ shùn
    成語解釋:
    安:習慣于;處:居住,居于;順:適合,如意。習慣于平穩的日,處于順利的境遇中。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養生主》:“適來,夫時也;適去,夫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12

    道存目擊

    成語拼音:
    dào cún mù jī
    成語解釋:
    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
    成語出處:
    周《方》:“路曰:‘吾欲見溫伯雪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13

    斧鉞之誅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成語解釋: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成語出處:
    至樂》:“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此乎?'”
    14

    之交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成語出處:
    周《 山木》:“且君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5

    跳梁小丑

    成語拼音: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語解釋:
    跳梁:即“跳踉”;跳來跳去;形容搗亂的樣;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逍遙游》:“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
    16

    相視莫逆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mò nì
    成語解釋:
    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大宗師》:“祀、輿、犁、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17

    雁默先烹

    成語拼音:
    yàn mò xiān pē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才者先被淘汰。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山木》:“夫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殺雁而烹之。豎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18

    安時處順

    成語拼音:
    ān shí chǔ shùn
    成語解釋:
    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成語出處:
    先秦 周《 養生主》:“適來,夫時來;適去,夫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19

    瞠乎其后

    成語拼音:
    chēng hū qí hòu
    成語解釋: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趕不上。形容遠遠地落在別人后面。
    成語出處:
    周《方》:“夫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20

    餐腥啄腐

    成語拼音:
    cān xīng zhuó fǔ
    成語解釋:
    比喻追求功名利祿。
    成語出處:
    戰國 宋 周《 秋水》:“夫鹓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欲以之梁國而嚇我邪?”
    * 莊子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