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壞事的成語 (197個)

    181

    一還一報

    成語拼音:
    yī hái yī bào
    成語解釋:
    謂做一件后必受一次報復。
    成語出處: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不是我千錯萬錯,大剛來一還一報。”
    182

    擿奸發伏

    成語拼音:
    yuán jiān fā fú
    成語解釋:
    揭露舉發隱秘的奸人和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倉慈傳》:“或哀矜折獄,或推誠惠愛,或治身清白,或擿奸發伏,咸為良二千石。”
    183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184

    作惡多端

    成語拼音:
    zuò è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惡:犯罪的;極的行為;端:項目;方面。形容做的極多。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里就積得過來。”
    185

    止暴禁非

    成語拼音:
    zhǐ bào jǐn fēi
    成語解釋:
    止、禁:罅;暴、非:指種種。制止種種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186

    作歹為非

    成語拼音:
    zuò dǎi wéi fēi
    成語解釋:
    做各種
    成語出處: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
    187

    周而不比

    成語拼音:
    zhōu ér bù bǐ
    成語解釋: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
    成語出處: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188

    諸惡莫作

    成語拼音:
    zhū è mò zuò
    成語解釋:
    諸惡:各種。佛家語,凡是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成語出處:
    《大般涅槃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189

    罪惡深重

    成語拼音:
    zuì è shēn zhòng
    成語解釋:
    指做了很大的,犯了很大的罪。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190

    捉鬼放鬼

    成語拼音:
    zhuō guǐ fàng guǐ
    成語解釋:
    比喻又做又裝好人的兩面派行為
    成語出處:
    191

    作奸犯科

    成語拼音:
    zuò jiān fàn kē
    成語解釋:
    作奸:干;科:科條;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律條。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192

    罪魁禍首

    成語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成語解釋: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的根子。
    成語出處:
    明 鄭若庸《玉玦記 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193

    罪逆深重

    成語拼音:
    zuì nì shēn zhòng
    成語解釋:
    指做了很大的,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194

    賊人膽虛

    成語拼音:
    zéi rén dǎn xū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了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這本是鴛鴦戲語,叫他出來,誰知他賊人膽虛,只當鴛鴦已看見他的首尾了。”
    195

    罪業深重

    成語拼音:
    zuì yè shēn zhòng
    成語解釋:
    指做了很大的,犯了很大的罪。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196

    做賊心虛

    成語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成語解釋: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197

    作賊心虛

    成語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成語解釋:
    虛:怕。指做了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關于壞事的成語 形容壞事的成語 描述壞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