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壞事的成語 (197個)

    161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162

    生非作歹

    成語拼音:
    shēng fēi zuò dǎi
    成語解釋:
    歹:。做種種
    成語出處: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沒揣的大驚小怪,便待要生非作歹。”
    163

    上梁不正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干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164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165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成語拼音: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成語解釋: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166

    屎盆子

    成語拼音:
    shǐ pén zǐ
    成語解釋:
    比喻惡名或
    成語出處:
    王朔《空中小姐》:“那你說我是飯桶也罷了,何苦把這么個屎盆子往我頭上扣。”
    167

    鼠屎污羹

    成語拼音:
    shǔ shǐ wū g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加進了不好的東西,從而破了原來美的物。
    成語出處:
    宋·孫覿《跋吳省元真贊》:“吳公前輩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贊,皆佛菩薩語,啟誦三過,欲下一句而家有識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誚。”
    168

    所圖不軌

    成語拼音:
    suǒ tú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圖謀;軌:比喻規矩,法度。指圖謀做不合法或不正當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會董卓乘虛,所圖不軌。”
    169

    舍邪歸正

    成語拼音:
    shě xié guī zhèng
    成語解釋:
    舍:放棄;邪:不正當,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五祖》:“友離累劫,誠哉不虛;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170

    始作俑者

    成語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語解釋: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171

    天地良心

    成語拼音:
    tiān dì liáng xīn
    成語解釋:
    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
    成語出處:
    172

    拖人下水

    成語拼音:
    tuō rén xià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勉強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多指)。
    成語出處:
    明 李素甫《元宵鬧》第25出:“這是娘子拖人下水,與我什么相干?”
    173

    舞弊營私

    成語拼音:
    wǔ bì yíng sī
    成語解釋:
    舞:玩弄;弊:指;營:謀求。因圖謀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做犯法的
    成語出處:
    《漢書 翟方進傳》:“施奏咸與逄信邪枉貪污,營私多利。”
    174

    五毒俱全

    成語拼音:
    wǔ dú jù quán
    成語解釋: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都做。
    成語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175

    無惡不作

    成語拼音:
    wú è bù zuò
    成語解釋:
    惡:。沒有哪樣不干的。指干盡了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作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惡不作。”
    176

    無法無天

    成語拼音:
    wú fǎ wú tiān
    成語解釋: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177

    無愧屋漏

    成語拼音:
    wú kuì wū lòu
    成語解釋: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原指獨處于室時慎守善德,無愧于心。后轉義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不起邪念
    成語出處:
    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勞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無愧屋漏。”
    178

    無所不用其極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語解釋: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179

    無所不至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zhì
    成語解釋:
    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都做絕了。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180

    現世報

    成語拼音:
    xiàn shì bào
    成語解釋:
    現世:今世;報:報應。做了,當世就得到報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8回:“單留得我一個現世報,還在這里;卻又無男無女,靠唱道情度日。”
    * 關于壞事的成語 形容壞事的成語 描述壞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