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741

    一笑了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le zhī
    成語解釋:
    笑一笑就算了。表示予重視。
    成語出處: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742

    一笑置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zhì zhī
    成語解釋: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邊了;表示當一回
    成語出處:
    宋 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743

    以義斷恩

    成語拼音:
    yǐ yì duàn ēn
    成語解釋:
    用大義割斷私恩。謂秉公行徇私情。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凡所以立品設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虛飾名譽,相為好丑。雖孝悌之行,施朝廷,故門外之,以義斷恩。”
    744

    以噎廢餐

    成語拼音:
    yǐ yē fèi cān
    成語解釋:
    由于吃飯打噎,便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情。
    成語出處:
    《南史 賀琛傳》:“卿又云‘百司莫,詭競求進’。今許外人呈,于義可否?以噎廢餐,此之謂也。”
    745

    一言難罄

    成語拼音:
    yī yán nán qìng
    成語解釋:
    罄:盡,完。形容情曲折復雜,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4回:“若再講他們色子場中,如何取巧弄詭之處,真正一言難罄,抑且掛一漏萬。”
    746

    遠引曲喻

    成語拼音:
    yuǎn yǐn qū yù
    成語解釋:
    喻:譬喻。說話敢直言,以遠離當前的例來作引證,繞彎子以其他來打比方
    成語出處:
    《清史稿·太宗本紀》:“諸臣有艱苦之情,亦據實奏聞。茍務直言,遠引曲喻,剿襲紛然,何益于?”
    747

    欲要人知,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知道,除非自己去做。指干了壞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知,除非己莫為。”
    748

    一夜十起

    成語拼音:
    yī yè shí qǐ
    成語解釋:
    心里惦掛情,一晚上起來十次,得安睡
    成語出處:
    749

    引喻失義

    成語拼音:
    yǐn yù shī yì
    成語解釋:
    引喻:引用類似的例證來說明理。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說話恰當,合道理。
    成語出處:
    三國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750

    一枕黃粱

    成語拼音: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夢幻的現實的好;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成語出處:
    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
    751

    遺珠棄璧

    成語拼音:
    yí zhū qì bì
    成語解釋:
    本指棄置用的珍珠玉璧,比喻棄置用的美好物和優秀人才。
    成語出處:
    宋·陸游《〈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嘆。”
    752

    引針拾芥

    成語拼音:
    yǐn zhēn shí jiè
    成語解釋:
    比喻物互相感應。語本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假他類。”頓牟,琥珀。一說為玳瑁。
    成語出處:
    語出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假他類。”頓牟,琥珀。一說為玳瑁。
    753

    玉卮無當

    成語拼音:
    yù zhī wú dàng
    成語解釋: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物華麗而合實用。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754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成語拼音:
    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成語解釋:
    用:任用;行:做,實行;舍:用;藏:退隱。任用就出來做得任用就退隱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755

    炙冰使燥

    成語拼音:
    zhì bīng shǐ zào
    成語解釋: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情辦到。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刺驕》:“欲望肅雍濟濟,后生有式,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
    756

    諸惡莫作

    成語拼音:
    zhū è mò zuò
    成語解釋:
    諸惡:各種壞。佛家語,凡是壞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成語出處:
    《大般涅槃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757

    綜核名實

    成語拼音:
    zōng hé míng shí
    成語解釋:
    綜:綜合;核:考核;名:名聲;實:實績。全面考核物的稱說是是與實際相符。
    成語出處:
    《漢書·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
    758

    走回頭路

    成語拼音:
    zǒu huí tóu lù
    成語解釋:
    比喻倒退或按已經合時宜的老規矩辦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我鬼迷昏了頭,卻過高松年的情面,吃了許多苦,還要半途而廢,走回頭路!”
    759

    斬盡殺絕

    成語拼音:
    zhǎn jìn shā jué
    成語解釋:
    斬:砍斷;盡、絕:完。全部殺掉;一個也留。比喻做留余地。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四折:“將秦國二將活挾將來了,將眾兵斬盡殺絕也。”
    760

    支離繁碎

    成語拼音:
    zhī lí fán suì
    成語解釋:
    支離:分散。形容物零散破碎,成整體
    成語出處: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為學兩端》:“近時為學過兩端,一則徑趨簡約,脫略過高;一則專務外馳,支離繁碎。”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