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
781
智圓行方
- 成語拼音: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成語解釋:
- 圓:圓滿,周全;方:端正,不茍且。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茍。
- 成語出處:
-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
-
782
自用則小
- 成語拼音:
- zì yòng zé xiǎo
- 成語解釋:
- 自用: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 成語出處:
- 《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
783
展轉反側
- 成語拼音: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里有事,躺著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每獨矯首西顧,未嘗不寤寐勞嘆,展轉反側也。”
-
784
輾轉反側
- 成語拼音: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成語解釋:
- 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形容心事重重。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南 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
785
做賊心虛
- 成語拼音:
- zuò zéi xīn xū
- 成語解釋:
-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786
作賊心虛
- 成語拼音:
- zuò zéi xīn xū
- 成語解釋: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787
睜只眼,閉只眼
- 成語拼音:
- zhēng zhī yǎn,bì zhī yǎn
- 成語解釋:
- 佯為不見,故意不睬,比喻遇事容忍遷就,逃避斗爭
- 成語出處:
- 張潔《沉重的翅膀》:“然后他詼諧地做了個睜只眼閉只眼的動作。”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