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761

    只鱗片甲

    成語拼音:
    zhī lín piàn jiǎ
    成語解釋:
    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
    成語出處:
    魯迅《譯本序》:“這里的三篇信札體的論文,便是他的這類著作的只鱗片甲。”
    762

    執兩用中

    成語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做要根據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763

    裝聾作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理睬;裝做知或懂;或故意置身外。也作“裝聾做啞”。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764

    坐糜廩粟

    成語拼音:
    zuò mí lǐn sù
    成語解釋:
    糜:浪費;廩:米倉;粟:谷子,泛指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干實
    成語出處:
    明·劉基《賣柑者言》:“坐糜廩粟而知恥。”
    765

    坐靡廩餼

    成語拼音:
    zuò mí lǐn xì
    成語解釋:
    廩:米倉;餼: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干實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封中憲大夫興化知府周公行狀》:“若乃反復淹綿,坐靡廩餼,臣罪益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
    766

    孳蔓難圖

    成語拼音:
    zī màn nán tú
    成語解釋:
    孳:同滋,長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壞的物絕能任令它蔓延開來,否則,便難以收拾。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767

    重逆無道

    成語拼音:
    zhòng nì wú dào
    成語解釋:
    大逆道,行循理。
    成語出處:
    《漢書·吳王劉濞傳》:“而卬(楚王劉卬)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
    768

    椎拍輐斷

    成語拼音:
    zhuī pāi wàn duàn
    成語解釋:
    輐:圓。用椎使相合的物體拍合,圓轉截斷物體而見裂狀。指能適應物,露棱角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
    769

    置棋

    成語拼音:
    zhì qí bù dìng
    成語解釋:
    置:放。指下棋時知怎樣下子才好。比喻遇猶疑
    成語出處:
    宋·李綱《議責成》:“譬猶奕者,置棋定,足以勝敵。”
    770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成語拼音: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成語解釋:
    然:這樣,如此。知道是這樣,但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只知道物的表面現象,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無論為哀為樂,為怨為怒,為戀為駭,為憂為慚,常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771

    知其一,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知道物的一方面,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物的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敢暴虎,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772

    筑舍道傍

    成語拼音:
    zhù shè dào bàng
    成語解釋:
    傍:通“旁”。在路旁蓋房子,同路人討論情。比喻人多口雜,辦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謂筑舍道傍,無時可成。”
    773

    擇善固執

    成語拼音:
    zé shàn gù zhí
    成語解釋:
    固執:堅持懈。對認為正確的情就堅持執行
    成語出處:
    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是一件好!”
    774

    壯士解腕

    成語拼音:
    zhuàng shì jiě wàn
    成語解釋: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要當機立斷,可猶豫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775

    自討沒趣

    成語拼音:
    zì tǎo méi qù
    成語解釋:
    得當,反使自己難堪窘迫。
    成語出處:
    葉圣陶《孤獨》:“他立刻覺得剛才對于孩子的要求沒有意思,只過自討沒趣罷了。”
    776

    知行合一

    成語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成語解釋:
    認識物的道理與實行其是密可分的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777

    貞下起元

    成語拼音:
    zhēn xià qǐ yuán
    成語解釋:
    用以表示天道人的循環往復,周流息。
    成語出處:
    《易 干》:“元亨利貞。”尚秉和注:“元亨利貞,即春夏秋冬,即東南西北,震元離亨兌利坎貞,往來循環,窮。”
    778

    專一

    成語拼音:
    zhuān yī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動搖。指對業專心致志的追求,或對愛情忠貞渝的信守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信者誠也,專一移也。”
    779

    左右逢源

    成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成語解釋: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盡的源泉。比喻做、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780

    濯纓洗耳

    成語拼音:
    zhuó yīng xǐ ěr
    成語解釋:
    濯纓:洗滌冠纓;洗耳:愿與聞世。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潔
    成語出處:
    《魏書·劉獻之傳》:“吾常謂濯纓洗耳,有異人之跡,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