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經典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共4000個)

    1401

    半路出家

    【典故】宋朝皇帝在昊天寺上香敬佛遇遼兵圍困,楊令公率七個兒子前來救駕,其中三個兒子戰亡,一個下落不明。后在伐遼戰爭中遭元帥潘仁美陷害,楊家只楊六郎幸存,在歸途中,楊五郎因當年戰敗出家當和尚挺身而出救了楊六郎。 ......
    1402

    鄙吝復萌

    【典故】東漢學者黃憲出身貧寒,從小學識超人,名士荀淑見了他發現14歲的他居然可以當他的老師。別人把黃憲與功曹袁閬比較,認為他超出袁閬。周子居常說:“我如一段時間見不著黃憲,那么淺俗欲利的念頭便又萌生了。” ......
    1403

    撥亂反正

    【典故】封建社會為了鞏固其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定一些禮教,儒家代表孔子提倡禮治,要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遵守禮制,安于其位,秦末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嚴重沖擊了封建禮教,漢朝建立后,命人重修禮儀以正君臣之位,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 ......
    1404

    不落窠臼

    【典故】中秋夜,賈府在大觀園中設團圓宴,眾人散去后,林黛玉獨自憑欄傷心流淚,史湘云來安慰她。兩人轉換話題,改對月吟詩聯句,她們就大觀園的建筑名稱由來而發感慨,其中“凸碧山莊”與“凹晶溪館”的取名 ......
    1405

    波瀾老成

    【典故】“波瀾老成”這個成語,原出自《杜工部集·敬贈鄭諫議十韻》詩:“毫發無遺恨,波瀾獨老成。”元朝湯編著的《畫鑒·宋畫》里記載著一個故事。宋朝有個名叫徐友的畫家,有一次在常州太和寺佛殿后面的墻壁上,畫了一幅描繪河水的壁畫,題名《清濟貫河》 ......
    1406

    篳路藍縷

    【典故】春秋時,小小鄭國,地處晉、楚兩大國之間。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為了爭奪鄭國,矛盾很大。鄭國既害怕楚國,也不敢得罪晉國,處境十分為難。《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那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消息,立刻 ......
    1407

    本來面目

    【典故】佛教禪宗六代世祖慧能從小聽人念誦佛經,心中有所覺悟,就到黃梅縣東禪寺投奔禪宗五世弘忍大師學習佛法,被秘密授與祖師衣缽,連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講佛法。慧能說:“不思善,不思惡,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
    1408

    髀里肉生

    【典故】東漢末年,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丟失了地盤,就去投奔劉表。劉表設酒宴安慰他。席間兩人談得甚歡,劉備入廁摸自己的髀,發現上面的肉又長了起來,回座后不禁感慨,這樣下去,光復漢室何時才能成功?劉表就送他地盤與軍隊。 ......
    1409

    表里山河

    【典故】春秋時期,楚國的軍隊在嶲地背后駐扎,晉侯擔心他們來偷襲晉國,聽到童謠“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足謀。”晉侯更加擔心了。子犯進諫說:“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晉 ......
    1410

    百里挑一

    【典故】賈寶玉中舉后失蹤,全家上下都找不到他,估計希望不大,就把他房內的丫鬟除伺候薛寶釵的人外,其余都打發出去,襲人的哥哥花自芳為襲人找一個百里挑一的女婿蔣玉菡,并派她嫂子去賈府接襲人回家。襲人抱定不嫁的決心,但兄命難違只得出嫁。 ......
    1411

    白龍微服

    【典故】傳說白龍下到清涼的深淵里,變成一條魚。漁人豫且用魚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龍負傷,去向天帝告狀。天帝問他當時在何處是什么樣的狀態,白龍回答自己在深淵里歇涼時變成魚的形狀受傷的。天帝說魚本來就是讓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
    1412

    伯樂相馬

    【典故】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 ......
    1413

    半老徐娘

    【典故】南朝時期,梁朝湘東王蕭繹的妃子徐昭佩由于得不到寵愛,先后與荊州瑤光寺的智遠道人,賀徽以及暨季江勾搭成奸。暨季江感慨地說:“沒想到徐娘半老,竟風韻猶存,是如此風流多情。”蕭繹忍無可忍責令她自殺。 ......
    1414

    白龍魚服

    【典故】傳說白龍下到清涼的深淵里,變成一條魚。漁人豫且用魚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龍負傷,去向天帝告狀。天帝問他當時在何處是什么樣的狀態,白龍回答自己在深淵里歇涼時變成魚的形狀受傷的。天帝說魚本來就是讓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
    1415

    伯樂一顧

    【典故】春秋時期,秦穆公的相馬專家孫陽特別善于觀察品評馬匹的優劣,人們用神話中掌管天馬的星宿名“伯樂”來稱贊他,凡他相中的馬,身價立即提高。一次有人牽馬去市場賣,三天都沒人問津,他請伯樂去光顧,立即就有人高價收購。 ......
    1416

    暴戾恣睢

    【典故】春秋時期,齊魯交界的柳下村成為諸侯戰爭的兵源地,展跖為逃避兵役而組織人馬攻占啟陽城,而后又占領鄫城,隊伍擴大到9000人,官僚貴族們聞風喪膽,把展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污蔑他為盜跖,說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rd ......
    1417

    半面不忘

    【典故】東漢時期才子應奉記憶力驚人,在他20歲那年,他去拜訪彭城官員袁賀,在袁家做馬車的匠人打開半扇門露出半邊臉來告訴他袁賀不在家。幾十年后的一天,應奉在路上認出了這個車匠,車匠十分驚嘆他的記憶力。 ......
    1418

    不蔓不枝

    【典故】宋朝時期,地方官周敦頤辭去官職,隱居在廬山蓮花峰在濂溪書堂講學,他的著名短文《愛蓮說》流傳到今天:“晉陶淵明獨愛菊,自季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
    1419

    本末倒置

    【典故】戰國時,有一次齊國的國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國。使臣到了趙國,把齊王的信交給了趙威王,趙威王連看都沒看,就親切地問使臣:齊國怎么樣?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生活得好嗎?齊王的身體好嗎?使臣聽了,心里很不高興,對趙威王說:齊王派我來訪問趙國,可您連信都 ......
    1420

    不謀而合

    【典故】東漢末年,關中地區大亂,軍閥混戰,韓遂與馬騰各自爭霸,曹操派鐘繇去監督他們,命他們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質。后來馬超韓遂等惶惶不安,決定共同對付曹操,推舉韓遂為都督。韓遂的部將閻行反對起兵“現在關中各將不謀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