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成語故事
安居樂業
心曠神怡
小心翼翼
無可奈何
高山流水
畫龍點睛
嘔心瀝血
爭先恐后
哄堂大笑
興高采烈
愛屋及烏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發百中
刻舟求劍
一絲不茍
不恥下問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圇吞棗
杯弓蛇影
叱咤風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無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無銀三百兩
臥薪嘗膽
千鈞一發
差強人意
樂不思蜀
聞雞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釋重負
剛愎自用
欲蓋彌彰
神機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憂天
胸有成竹
誠惶誠恐
亡羊補牢
乘風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門可羅雀
刮目相看
如雷貫耳
以身作則
安然無恙
廢寢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談
司空見慣
滄海桑田
義無反顧
自慚形穢
四面楚歌
一籌莫展
不屈不撓
開卷有益
撲朔迷離
望洋興嘆
躊躇滿志
后生可畏
義不容辭
杯水車薪
口若懸河
盛氣凌人
指鹿為馬
家喻戶曉
萍水相逢
茍延殘喘
三顧茅廬
濫竽充數
不拘一格
車水馬龍
按圖索驥
有志者事竟成
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藥
瓜田李下
名不虛傳
守株待兔
貪得無厭
炙手可熱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澤而漁
眾志成城
趾高氣揚
生靈涂炭
負荊請罪
天衣無縫
怒發沖冠
狼狽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釋卷
奮不顧身
成語故事大全(共4000個)
-
2001
不三不四
- 【典故】梁山泊好漢魯智深因救賣唱父女而拳打鎮關西命案,被迫削發為僧,他到大相國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園。這幫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設法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逼他離開,正設計圍攻他,沒想到魯智深把他們全打入糞坑里求饒。 ......
-
2002
杯水車薪
- 【典故】有一天傍晚,有個叫趙大的人砍柴回來路過一個茶館,看見里面坐著很多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乘涼。趙大把拉柴的車停在外面,也走進了茶館。他剛喝完一杯茶,就看見茶館外面一片紅光,飽到門口一看,原來是自已的一車柴草著火了,火苗直往上躥。趙大一邊大喊: ......
-
2003
拔山扛鼎
- 【典故】秦朝末年,項羽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寫字,叔父項梁改教他擊劍,他想學抵敵萬人的本事,項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認真鉆研,但力氣很大,能舉起幾百斤重的鼎。同劉邦爭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烏江邊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 ......
-
2004
拔山舉鼎
- 【典故】拔山舉鼎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力強氣壯。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項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時代,項羽不喜歡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 ......
-
2005
避實擊虛
- 【典故】公元前623年,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采用避實就虛的作戰方法,避免與楚軍的中軍主力決戰,先令其下軍向楚右軍進攻,因為楚右軍是由陳、蔡兩國軍隊組成的弱勢部隊,一舉取勝。晉軍主將狐毛又用計誘殲了楚左軍,最終取得重大勝利。 ......
-
2006
避實就虛
- 【典故】公元前623年,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采用避實就虛的作戰方法,避免與楚軍的中軍主力決戰,先令其下軍向楚右軍進攻,因為楚右軍是由陳、蔡兩國軍隊組成的弱勢部隊,一舉取勝。晉軍主將狐毛又用計誘殲了楚左軍,最終取得重大勝利。 【出處】兵之形 ......
-
2007
不甚了了
- 【典故】東漢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聲很大,輕易不接見客人。有個10歲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見見李膺。太守府門庭森嚴,孔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大人的親戚。守門人陪送他去見李膺,可李膺不認識他,問:你是我的什么親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 ......
-
2008
豹死留皮
- 【典故】五代時期,梁朝名將“王鐵槍”王彥章跟隨梁太祖朱溫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貞繼位后,唐軍進攻梁國。王彥章受命御敵,但因寡不敵眾被俘。唐莊宗勸王彥章歸降。王彥章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寧死不降。不久就 ......
-
2009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典故】五代時期,梁朝名將“王鐵槍”王彥章跟隨梁太祖朱溫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貞繼位后,唐軍進攻梁國。王彥章受命御敵,但因寡不敵眾被俘。唐莊宗勸王彥章歸降。王彥章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寧死不降。不久就 ......
-
2010
逼上梁山
- 【典故】《水滸傳》中有一個梁山英雄,名叫林沖,原來是80萬禁軍教頭。有一天,林沖帶著妻子去趕廟會,沒想到倆人走散了。太尉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看見林沖的妻子長得漂亮,就起了壞心。正在這時,林沖趕到了,他見妻子被人欺負,非常氣憤,就在舉起拳頭要打時,才看 ......
-
2011
不識廬山真面目
- 【典故】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
2012
博士買驢
- 【典故】“博士買驢”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諷刺講話,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這個成語來源于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氏。”北齊的文學家顏之推,著成一部《顏氏家訓》。在《顏氏家訓》的《勉學》篇 ......
-
2013
冰山難靠
- 【典故】“冰山難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依靠別人權勢不能長久。這個成語來源于《資治通鑒》,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唐玄宗李隆基特別寵愛楊玉環,封她為貴妃。這下楊家便雞犬升天了,她的堂兄楊國忠也 ......
-
2014
背山起樓
- 【典故】唐朝詩人李商隱很有才華,他的詩揭露和批判當時的黑暗現實及官場腐敗。他在《雜纂》中列出大煞風景的事情,如“清泉濯足,花上曬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這些都是當時讓人掃興的事情。 ......
-
2015
北叟失馬
- 【典故】古代塞北的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老翁認為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兒子因騎胡馬摔斷了腿,老翁認為不是壞事,后老漢兒子因腿傷而躲過戰禍。 ......
-
2016
不識時務
- 【典故】東漢獻帝時,政權完全操眾在大臣的手中,漢室已經面臨危機,作為皇帝的子孫劉備想找機會挽救漢朝的危機,可是他始終找不到好的根據地。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訪當時很有才學的隱士司馬徽。司馬徽被他的誠心感動了,問明了情況后對劉備說:你之所以沒有很好 ......
-
2017
白首同歸
- 【典故】晉朝時期,中書令孫秀看中大富豪石崇的愛妾綠珠,想要占為己有。綠珠至死不從。孫秀假傳詔書逮捕石崇。孫秀記恨潘岳小時用鞭子打過他,于是將潘岳也逮捕與石崇一并處死。正中了潘岳《金谷集作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rdquo ......
-
2018
巴蛇吞象
- 【典故】傳說古代有個窮苦的獵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獵時救了一條餓昏的小蛇,帶回家精心飼養。小蛇慢慢長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經常從外面給他帶回一些值錢的東西來報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為富翁,憤怒的青蛇便將這個貪得無厭的家伙一口吞下。 ......
-
2019
白首為郎
- 【典故】西漢時期,漢武帝去巡視郎署,見到兩鬢斑白的郎官顏駟,就問他何時為郎官。顏駟說漢文帝時就當郎官了,漢武帝問他為什么老而不遇?他說:“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所以我至今還是一個郎官。” ......
-
2020
背水為陣
- 【典故】西漢三年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打趙國,趙王劉歇和大將陳余率20萬大軍在井陘口迎戰。陳余不聽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與韓信硬拼,韓信用計將其引至河邊,然后派兵輕取趙軍大營,殺死陳余,活捉劉歇,消滅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