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口的讀音 書口的意思
書口 書口也稱版口,就是前邊所說的版心。就書版而言,它是版心;就印紙折疊裝訂成冊,尤其是包背裝、線裝而言,就成了書的可以翻閱的開口,所以稱為書口。
- 書
- 口
“書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ū kǒu]
- 漢字注音:
- ㄕㄨ ㄎㄡˇ
- 簡繁字形:
- 書口
- 是否常用:
- 是
“書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書口 shūkǒu
[outer margin of a book page] 書籍上跟書脊相對的一邊,線裝書在這地方標注書名、卷數、頁數等
辭典解釋
書口 shū kǒu ㄕㄨ ㄎㄡˇ 書頁的外緣,上標書名頁數等。相對于書腦而言。
網絡解釋
書口
書口也稱版口,就是前邊所說的版心。就書版而言,它是版心;就印紙折疊裝訂成冊,尤其是包背裝、線裝而言,就成了書的可以翻閱的開口,所以稱為書口。
“書口”的單字解釋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書口”的相關詞語
* 書口的讀音是:shū kǒu,書口的意思:書口 書口也稱版口,就是前邊所說的版心。就書版而言,它是版心;就印紙折疊裝訂成冊,尤其是包背裝、線裝而言,就成了書的可以翻閱的開口,所以稱為書口。
基本解釋
書口 shūkǒu
[outer margin of a book page] 書籍上跟書脊相對的一邊,線裝書在這地方標注書名、卷數、頁數等
辭典解釋
書口 shū kǒu ㄕㄨ ㄎㄡˇ書頁的外緣,上標書名頁數等。相對于書腦而言。
書口
書口也稱版口,就是前邊所說的版心。就書版而言,它是版心;就印紙折疊裝訂成冊,尤其是包背裝、線裝而言,就成了書的可以翻閱的開口,所以稱為書口。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