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下馬的讀音 拉下馬的意思
比喻把當權者趕下臺。
- 拉
- 下
- 馬
“拉下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ā xià mǎ]
- 漢字注音:
- ㄌㄚ ㄒㄧㄚˋ ㄇㄚˇ
- 簡繁字形:
- 拉下馬
- 是否常用:
- 是
“拉下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把當權者趕下臺。 辭典解釋
拉下馬 lā xià mǎ ㄌㄚ ㄒㄧㄚˋ ㄇㄚˇ 剝奪原有的領導地位。
《紅樓夢.第六八回》:「俗語說:『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窮瘋了的人,什么事作不出來。」
網絡解釋
“拉下馬”的單字解釋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下】: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級低的:下等。下級。下策。下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為例。4.向下面:下達。下行。5.方位詞。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名下。部下。在黨的領導下。在這種情況下。6.表示當某個時間或時節:時下。節下。年下。7.用在數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處到低處:下山。下樓。順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發布;投遞:下命令。下通知。下戰書。12.去;到(處所):下鄉。下車間。下館子。13.退場:八一隊的五號下,三號上。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右邊的旁門下。14.放入:下種。下面條。下本錢。下網撈魚。15.進行(棋類游藝或比賽):下圍棋。咱們下兩盤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裝。把敵人的槍下了。把窗戶下下來。17.做出(言論、判斷等):下結論。下批語。下定義。18.低于;少于:參加大會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兩、幾”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下。就這么幾下,你還要逞能?‖也說下子。20.表示由高處到低處:坐下。躺下。傳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間,能容納:坐得下。這個劇場能容下上千人。這間屋子太小,睡不下六個人。22.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果:打下基礎。定下計策。準備下材料。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拉下馬”的相關成語
“拉下馬”的相關詞語
“拉下馬”造句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拼著一身剮,皇帝老子拉下馬。民諺
但美國如想摘金,把中國隊拉下馬,就必須保持頭腦的高度清晰和動作的高度敏捷。
所以,“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文化大*命”讓這種想法登峰造極。
她還稱,可能會被用來將吳瑞曼從議會職務上拉下馬的彈劾法“荒謬可笑”。
屬于揭人隱私,想把誰搞倒拉下馬的,她就不做。
在網絡上,誰都是充滿著“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正義斗士,只在乎有沒有官商勾結,看看會有什么級別的官員因此而倒臺,不需要邏輯。
舍得一身剮的主角要把所有人都拉下馬,自己騎到馬上去兜風.
之舉,有一次竟將考試舞弊的副廳級干部拉下馬。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鳳,又名風姐兒,就是她說的。
* 拉下馬的讀音是:lā xià mǎ,拉下馬的意思:比喻把當權者趕下臺。
基本解釋
比喻把當權者趕下臺。辭典解釋
拉下馬 lā xià mǎ ㄌㄚ ㄒㄧㄚˋ ㄇㄚˇ剝奪原有的領導地位。
《紅樓夢.第六八回》:「俗語說:『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窮瘋了的人,什么事作不出來。」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下】: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級低的:下等。下級。下策。下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為例。4.向下面:下達。下行。5.方位詞。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名下。部下。在黨的領導下。在這種情況下。6.表示當某個時間或時節:時下。節下。年下。7.用在數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處到低處:下山。下樓。順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發布;投遞:下命令。下通知。下戰書。12.去;到(處所):下鄉。下車間。下館子。13.退場:八一隊的五號下,三號上。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右邊的旁門下。14.放入:下種。下面條。下本錢。下網撈魚。15.進行(棋類游藝或比賽):下圍棋。咱們下兩盤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裝。把敵人的槍下了。把窗戶下下來。17.做出(言論、判斷等):下結論。下批語。下定義。18.低于;少于:參加大會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兩、幾”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下。就這么幾下,你還要逞能?‖也說下子。20.表示由高處到低處:坐下。躺下。傳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間,能容納:坐得下。這個劇場能容下上千人。這間屋子太小,睡不下六個人。22.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果:打下基礎。定下計策。準備下材料。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拼著一身剮,皇帝老子拉下馬。民諺
但美國如想摘金,把中國隊拉下馬,就必須保持頭腦的高度清晰和動作的高度敏捷。
所以,“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文化大*命”讓這種想法登峰造極。
她還稱,可能會被用來將吳瑞曼從議會職務上拉下馬的彈劾法“荒謬可笑”。
屬于揭人隱私,想把誰搞倒拉下馬的,她就不做。
在網絡上,誰都是充滿著“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正義斗士,只在乎有沒有官商勾結,看看會有什么級別的官員因此而倒臺,不需要邏輯。
舍得一身剮的主角要把所有人都拉下馬,自己騎到馬上去兜風.
之舉,有一次竟將考試舞弊的副廳級干部拉下馬。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鳳,又名風姐兒,就是她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