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
1
按捺不下
- 成語拼音:
- àn nà bù xià
- 成語解釋:
- 按捺:抑制,忍耐。無法抑制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關閉房門,徑往夜來相遇之處。”
-
2
礙上礙下
- 成語拼音:
- ài shàng ài xià
- 成語解釋:
- 礙:妨礙。妨礙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3
安營下寨
- 成語拼音:
- ān yíng xià zhài
- 成語解釋:
- 安:安置;營:營房;寨:防守用的柵欄。指軍隊駐扎下來。比喻建立臨時的住宿或基地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余里。”
-
4
半部論語治天下
- 成語拼音:
-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 成語出處:
- 典出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
5
不差上下
- 成語拼音:
- bù chā shàng xià
- 成語解釋:
- 不分高下,差不多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一般是鮮花嫩柳,與眾姊妹不差上下。”
-
6
鞭笞天下
- 成語拼音:
- biān chī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國。驅使全國人們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執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7
不恥下問
- 成語拼音:
- bù chǐ xià wèn
- 成語解釋:
-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
8
包打天下
- 成語拼音:
- bāo dǎ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包:承擔全部任務,負責完成。將打天下的整個任務承擔下來。常指人逞強爭勝。
- 成語出處:
- 《求是》1996年第17期:“這類機構并不影響各個公司、企業實施光彩事業項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
9
不分高下
- 成語拼音:
- bù fēn gāo xià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0
不分上下
- 成語拼音:
- bù fēn shàng xià
- 成語解釋:
- 不管上級和下級或指分不出高低勝負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攪在一塊兒坐馬車、看夜戲、游花園。”
-
11
不見棺材不下淚
- 成語拼音:
-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
-
12
不愧下學
- 成語拼音:
- bù kuì xià xué
- 成語解釋:
- 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
-
13
兵臨城下
- 成語拼音: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成語解釋:
- 臨:來臨。軍隊已來到城墻下面。比喻遭到圍困。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馬陵道》:“有一日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
14
不欺地下
- 成語拼音:
- bù qī dì xià
- 成語解釋:
- 地下:黃泉之下。指人剛正不阿,堅持原則
- 成語出處:
-
15
巴人下里
- 成語拼音:
- bā rén xià lǐ
- 成語解釋: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故玉微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
16
不上不下
- 成語拼音:
- bù shàng bù xià
- 成語解釋:
- 上不去,下不來。形容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達生》:“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
17
半上半下
- 成語拼音:
- bàn shàng bàn xià
- 成語解釋:
- 指兩可之間。
- 成語出處:
- 《朱子全書》卷十:“三年無改,謂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當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卻易,比干則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
-
18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成語拼音:
- 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后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 成語出處:
- 晉 張華《鷦鷯賦》:“鷦螟巢于蚊睫,大鵬彌乎天隅,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觀,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
19
半上落下
- 成語拼音:
- bàn shàng luò xià
- 成語解釋:
- 猶半途而廢。
- 成語出處:
- 《朱子全書》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個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
-
20
百下百全
- 成語拼音:
- bǎi xià bǎi quán
- 成語解釋:
- 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漢書 馮奉世傳》:“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