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造句
“修身”的解釋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出自:明·朱之瑜《誠誠二首》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一靠的真誠。朱之瑜
3、君子養心,莫善于誠。出自:《荀子·修身》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荀子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出自: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朱熹
6、決定一個友人,就是取舍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友人的前提,等于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可能讓自己的人生存在光彩。
7、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出自:宋·歐陽修《左氏辨》容:儀表容貌。歐陽修
8、以德修身,多做好事積德;以才立命,多讀好書益智。
9、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0、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朱熹
11、讀書是修身之道,守廉乃為官之德。
12、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13、為政戒貪欲,為人重誠信;養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勵。
14、幾何以直線為最近,修身以正直為最好。
15、立志言為本修身行為先。
16、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17、平凡崗位,高尚人格,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8、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9、成就事業勤是本,修身養性廉為上。
20、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王永彬
21、修身,則心如幽泉凈;縱欲,必足陷污泥潭。
22、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元稹
23、謙讓能讓人增長見識,使人見多實廣;謙讓能讓人快樂,使人舒心;謙讓能讓人有好心情,使人時時快樂。謙讓能鑄造一個人的靈魂,謙讓能使人修身養性,謙讓能帶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24、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說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是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25、總以為映山紅是嬌小柔弱的,前不久卻才知道假以天時、地利,它亦能修身挺立,昂著綴滿紅香綠玉的腦袋,任人仰視驚慕呢。不信,去云南大理看看吧。
26、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27、總以為杜鵑是嬌小柔弱的,前不久卻才知道假以天時地利,它亦能修身挺立,昂著綴滿紅香綠玉的腦袋,任人仰視驚慕呢。不信,去云南大理看看吧。
28、一生的生活是否平安、吉祥、幸福,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齊
29、別人是先躉下學問再出去闖世界,你是闖過了世事才來求學問;別人躉下學問為發財為升官,你才是真個求學問為修身為做人的。
30、“感激”是大公無私的基礎,不懂得感激的人無法作一個好人,更成不了賢人和圣人,也就無法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幫助,進而也就無法完善和發展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成了空談。
31、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
32、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
33、廉潔是為人之本,廉潔乃做人之基,廉潔是修身之道,廉潔乃正身之旗。
34、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
35、天子見怪則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見怪則修身,神不能傷道,妖亦不能害德。
36、粗茶淡飯,素食齋飯,最能修身養性,心平氣和,心曠神怡。忍,是告訴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我今將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這個是佛性否?答:非佛性,都是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
37、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38、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顏之推
39、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謀慮機權不可以不密。
40、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朱之瑜
41、清白做人修身早,莫等牢里白了頭。
42、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43、成就事業勤是本修身養性廉為基。
44、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45、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儉以修身。
46、廉潔當修身,自律亦養性。
47、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動蓋源于深不可測的悲觀思想。
48、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去義以為的。奠而發發,發必中矣。
49、愛崗敬業勤為先,修身立德廉為本。
50、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司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