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仁道系心根,熟處工夫在所存。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氣中涵太極真。道即是身身即道,從來道外本無身。
仁人所在人心萃,魚爵叢淵固自歸。天命到頭還不外,東征西怨豈容違。
山徑之行才不用,依然茅{上蔇下木}是荊榛。人心頃刻無容放,稍或遺忘欲遂生。
善得於心皆實有,本根植立已無虧。美而且大并神圣,熟后工夫出不期。
善出於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無殊。常人未免為私累,上圣之心道與懼。
賢圣雖亡心不死,詩書所在即其人。大人取友無今古,天地中間一性真。
義在甘心自殺身,人情天理此為真。誰能出段乾坤裹,長作偷生負罪人。
路同平夷多折軸,或因危阻遂安全。吉兇豈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圓頭方腹一皆人,堯舜元非鳳與麟。道德文章光萬世,看來只是盡人倫。
善教惟迎欲發機,神方啟沃妙乎時。沛然化境無留滯,弄月吟風自不知。
窮理知天所性全,存而順事沒而安。保全是理無容失,所受於天或可還。
暮雨梧山淚滿襟,皇天珍重意尤深。一時瞽瞍蒸蒸刈,萬古人間慈孝心。
百有余年澤未窮,寒潭秋月寸心同。尼山想像人如玉,夜半相逢夢寐中。
氣形與理一齊生,誠妄相須兩并行。須是本心無走失,所存熟后自能誠。
生殺存亡我敢專,德刑予奪出諸天。曰天所命惟其理,夫豈諄諄告語然。
皇天賦予各成形,萬理兼該備自身。所謂天民非有別,能全所賦以為人。
湍水縈回隨所決,亦須順道乃從流。若非所性元趨下,料可東西決得不。
一性之中兼萬善,人人無欠亦無余。倍蓰什伯相為遠,性分之原豈有殊。
德誠已有奚容力,假偽非由力莫為。若使桓文居萬里,不知功效竟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