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年稍長,汲汲子思師。知是為兒日,三遷感母慈。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小學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標。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
千載士推無此擬,一編吾喜竊窺觀。茍非此道知音少,安有茲人得志難。機巧滿朝論勢利,瘡痍連室嘆饑寒。先生自是齊梁客,誰作商巖渭水看。
恥字在人為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所存所失分岐路,為跖為堯遂兩途。
食色雖然人固有,原於形氣所由根。茍徒即此名為性,太極之真已弗存。
利名物外奚必用,至貴無虧備自身。舍已從人徒取賤,到頭還自喪其真。
天爵在人非我有,重輕取予系於人。要知良貴人難奪,德義尊榮本自身。
氣無所帥任崩奔,東鶩西馳利欲昏。人事才停機械息,天心無間本真存。
異端豈必皆邪說,執一之偏或過中。隘與恭如失正,到頭流弊亦皆同。
貧來芻牧竟何疑,只是要秦一事非。爵祿無心殊已久,誰能白首戀輕肥。
事理紛紛未易窮。其間脈終要通融。能於博處知其約,漸次收功一貫中。
見道分明了不疑,氣常無暴志常持。確乎理氣為標準,變故艱危豈足移。
己私凈盡復何為,觸處逢原與理隨。心廣體胖無所累,浩然之氣未嘗虧。
齊梁舊事慣常陳,道運湮微且莫伸。便使臧倉無阻間,魯侯未是有為人。
心體能存無走作,油然義理自中生。更無物欲相攻伐,萌蘗欣欣競向榮。
任與清和猶是器,偏於所執不相通。大成之德該全體,萬理同歸一貫中。
玉食珍羞不謂榮,簞瓢陋巷豈為貧。亭亭當當無偏倚,宇宙綱常任自身。
道之所貴通全體,何暇區區旋較量。惟是綱維無所作,千條萬目自分張。
未道鳴條作網羅,近來毫邑轉偏頗。嗣君可到先王墓,為問南巢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