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讀音 孟子的意思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 孟
- 子
“孟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èng zǐ]
- 漢字注音:
- ㄇㄥˋ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孟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宋國子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預注:"子,宋姓。"孔穎達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孟子。"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 2.戰國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辭典解釋
孟子 mèng zǐ ㄇㄥˋ ㄗˇ
戰國時孟軻。參見「孟軻」條。
書名。孟軻撰,由弟子輯錄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朱熹集注,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
英語 Mencius (c. 372-c. 289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second only to Confucius, book of the same name, one of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德語 Mengzi (Eig, Werk, Autor: Menzius (Mengzi)?)?, Menzius (Mengzi)? (Eig, Pers, ca. 379 - ca. 304 v.Chr.)?
法語 Mencius
網絡解釋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的單字解釋
【孟】:1.指農歷一季的第一個月。2.舊時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孟子”的相關詞語
“孟子”造句
人不可以無恥。出自:《孟子·盡心上》人不可沒有羞辱之心。孟子
孔子的言語句句是出自自然,孟子的話句句是出自事實。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之能知詩者,惟孟子為以意逆志也。
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孟子問王曰:今有戰者,兵刃已交,其負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標準,現代人都是小矮人。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貞不渝。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剛正不阿。骨氣就是陳然“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的凜然不茍。
* 孟子的讀音是:mèng zǐ,孟子的意思: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基本解釋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宋國子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預注:"子,宋姓。"孔穎達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孟子。"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 2.戰國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辭典解釋
孟子 mèng zǐ ㄇㄥˋ ㄗˇ戰國時孟軻。參見「孟軻」條。
書名。孟軻撰,由弟子輯錄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朱熹集注,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
英語 Mencius (c. 372-c. 289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second only to Confucius, book of the same name, one of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德語 Mengzi (Eig, Werk, Autor: Menzius (Mengzi)?)?, Menzius (Mengzi)? (Eig, Pers, ca. 379 - ca. 304 v.Chr.)?
法語 Mencius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1.指農歷一季的第一個月。2.舊時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人不可以無恥。出自:《孟子·盡心上》人不可沒有羞辱之心。孟子
孔子的言語句句是出自自然,孟子的話句句是出自事實。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之能知詩者,惟孟子為以意逆志也。
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孟子問王曰:今有戰者,兵刃已交,其負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標準,現代人都是小矮人。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貞不渝。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剛正不阿。骨氣就是陳然“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的凜然不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