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讀音 孟浩然的意思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 孟
- 浩
- 然
“孟浩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èng hào rán]
- 漢字注音:
- ㄇㄥˋ ㄏㄠˋ ㄖ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孟浩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Meng Haoran] (689—740) 唐代襄陽(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人。他與王維很要好,并稱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莊》這首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里作客,因而寫了該詩。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景。過( guò,舊讀陰平。),過訪、訪問
辭典解釋
孟浩然 mèng hào rán ㄇㄥˋ ㄏㄠˋ ㄖㄢˊ 人名。(西元689~740)?字浩然。唐代詩人,襄陽人。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曾于太學賦詩,一坐嘆服,其詩屬于自然一派,有孟浩然集。
英語 Meng Haoran (689-740)?, Tang Dynasty Poet
德語 Meng Haoran (Eig, Pers, 689 - 740)?
法語 Meng Haoran
網絡解釋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的單字解釋
【孟】:1.指農歷一季的第一個月。2.舊時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3.姓。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煙海。
【然】:1.對;不錯:不以為然。2.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不盡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雖小,然亦不可忽視。4.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忽然。突然。顯然。欣然。飄飄然。5.又同“燃”。
“孟浩然”的相關詞語
“孟浩然”造句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孟浩然。
夏天來了,我便多了幾分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音”的情趣,沉醉在濃香的花海中。
孟浩然的詩歌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感慨。
717到了,孟浩然說:春眠不覺曉,親一親更好;李白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親一親;白居易說:野火燒不盡,親一親又生;我說:美好生活多溫馨,心懷感恩親一親。祝你快樂!
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孟浩然、王維,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都有著重大貢獻。
在王孟優劣的爭論中,人們對孟浩然詩歌的研究在步步深入。
國語課上我們還學習了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真是一首好詩啊!
同時,在對孟浩然“失約朝宗”原因的探究中,揭示他復雜而矛盾的內心世界。
從思想內容、表現手法、意境風格三個方面論述孟浩然山水田園詩,并在與另一位同時代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詩歌的對比中進行深入探討。
孟浩然是荊楚大地孕育出來的詩人,他的詩是南方山水田園詩的代表,南方地貌和荊楚文化對其人其詩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 孟浩然的讀音是:mèng hào rán,孟浩然的意思: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基本解釋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Meng Haoran] (689—740) 唐代襄陽(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人。他與王維很要好,并稱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莊》這首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里作客,因而寫了該詩。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景。過( guò,舊讀陰平。),過訪、訪問
辭典解釋
孟浩然 mèng hào rán ㄇㄥˋ ㄏㄠˋ ㄖㄢˊ人名。(西元689~740)?字浩然。唐代詩人,襄陽人。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曾于太學賦詩,一坐嘆服,其詩屬于自然一派,有孟浩然集。
英語 Meng Haoran (689-740)?, Tang Dynasty Poet
德語 Meng Haoran (Eig, Pers, 689 - 740)?
法語 Meng Haoran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1.指農歷一季的第一個月。2.舊時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3.姓。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煙海。
【然】:1.對;不錯:不以為然。2.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不盡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雖小,然亦不可忽視。4.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忽然。突然。顯然。欣然。飄飄然。5.又同“燃”。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孟浩然。
夏天來了,我便多了幾分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音”的情趣,沉醉在濃香的花海中。
孟浩然的詩歌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感慨。
717到了,孟浩然說:春眠不覺曉,親一親更好;李白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親一親;白居易說:野火燒不盡,親一親又生;我說:美好生活多溫馨,心懷感恩親一親。祝你快樂!
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孟浩然、王維,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都有著重大貢獻。
在王孟優劣的爭論中,人們對孟浩然詩歌的研究在步步深入。
國語課上我們還學習了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真是一首好詩啊!
同時,在對孟浩然“失約朝宗”原因的探究中,揭示他復雜而矛盾的內心世界。
從思想內容、表現手法、意境風格三個方面論述孟浩然山水田園詩,并在與另一位同時代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詩歌的對比中進行深入探討。
孟浩然是荊楚大地孕育出來的詩人,他的詩是南方山水田園詩的代表,南方地貌和荊楚文化對其人其詩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