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怎么讀 然的意思

漢字 | 然 |
---|---|
讀音 |
|
注音 | ㄖㄢˊ |
部首 | [灬] 四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8 |
異體字 | ? 嘫 肰 ?? ?? ?? 燃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136 |
其它編碼 | 五筆:qdou 倉頡:bkf 鄭碼:rssu 四角:23338 |
筆順編碼 | 35441344444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丶丶一ノ丶丶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撇/橫鉤 點 點 橫 撇 捺 點 點 點 點 點 |
然字的意思
然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然
rán ㄖㄢˊ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以為對,答應,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這樣,如此:當然。然后。然則。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用于詞尾,表示狀態:顯然。忽然。飄飄然。古同“燃”。英語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德語 so, richtig, korrekt (Adj)?,aber, doch, dennoch (Konj)?,Ran (Eig, Fam)
法語 mais,cependant,juste,correct
然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然 rán
〈動〉
(1) (會意兼形聲。下形,上聲。四點是火的變形。聲符讀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義:燃燒)
(2) 同本義。“然”是“燃”的本字 [burn]
然,燒也。——《說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間容蒸,然者處下焉。——《管子·弟子職》
夜然脂照城外。——《三國志·劉馥傳》
(4) 又如:然海(古代傳說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點油脂或蠟燭照明);然灰(死灰復燃);然除(燒毀);然火(點火);然炬(點燃火炬);然脂(泛指點燃火炬);然犀(傳說點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見怪物。后以明察事務為然犀);然燈(點燈)
(5) 明白 [understand]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鐵,蟹之敗漆,葵之鄉日,雖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覽冥》
(6) 耀;照耀 [dazzle]
然目之綺,裂鼻之馨。——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正始寺》
(7) 以為…對;同意 [agree]
廣以為然。——《史記·陳涉世家》
愬然之。——《資治通鑒·唐紀》
(8) 又如:然納(同意采納);然疑(半信半疑,猶豫不決);然贊(贊同);然然可可(猶唯唯諾諾);然可(同意);然諾(答允,許諾);然許(然信。許諾;信守諾言);然信(然諾,許諾);然可(應允)
(9) 形成 [form]
楹之銘曰:毋曰胡殘,其禍將然。——《大戴禮記》
(10) 宜;合適 [fit]
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詞性變化
◎ 然 rán
(1) 但是,然而 [but]
[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史記·項羽本紀》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雖然。表示讓步關系 [although]。如:然是(雖然);然雖(雖然)
(4) 于是 [thereupon]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 靈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記》
(5) 然后;才 [then]。如:然乃(然后);然始(猶然后)
◎ 然 rán
〈形〉
是,對 [yes] 假借為嘫。
然,應也。——《廣雅》
子曰:然。——《論語·陽貨》
不侵為然諾者也。——《史記·張耳陳馀傳》
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 然 rán
〈代〉
(1) 如此,這樣,那樣 [so;like that]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 河東,移其粟于 河內; 河東兇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 然 ran
〈助〉
(1) 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
龐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
康肅忿然曰。—— 宋· 歐陽修《賣油翁》
(2)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3)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
(4)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于古漢語的“焉”、“也”
穆公召 縣子而問然。——《禮記》
◎ 然 Rán
〈名〉
姓
然字的辭典解釋
燒。燃的本字。《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贊同。《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沛公然其計,從之。」《三國演義·第一回》:「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形對、正確。如:「不以為然」。《論語·雍也》:「雍之言然。」
代如此。《論語·憲問》:「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辯〉:「周公曰:『天子不可戲。』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連但是、可是。《左傳·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雖。《董西廂·卷八》:「師言然善,奈處凡浮,遭此屈辱,不能無恨。」
然后。《隋書·卷七○·李密傳》:「待士馬肥充,然可與人爭利。」
助形容詞或副詞詞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用于句末,表肯定、斷定的語氣。《論語·憲問》:「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禮記·檀弓下》:「穆公召縣子而問然。」
表示比擬的語助詞。《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
嘆唯,表應答。《論語·陽貨》:「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
名姓。如漢代有然溫。
康熙字典解釋
然【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如延切,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
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又《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又《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又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又《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又《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又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髤飾。《註》然,果然也。◎按埤雅作??。詳犬部??字註。
又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又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又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又葉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然【卷十】【火部】
燒也。從火肰聲。?,或從艸難。如延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燃,蓋後人增加。臣鉉等案:艸部有?。注云艸也。此重出。
說文解字注
(然)燒也。通叚爲語?。訓爲如此。爾之轉語也。從火。肰聲。如延切。十四部。俗作燃。非是。
(?)或從艸難。徐鉉等曰。艸部有此字。此重出。與火部無涉也。按篆當作?。或古本作?。轉寫奪火耳。漢五行志。巢?墮地。廣韻引陸佐公石闕銘。?酷?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