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逃包下白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草逃包下白云”全詩
恰為胡蝶春游美,忽吼華鯨曙色分。
僧袒右肩方說法,我聾左耳若無聞。
平生不作桑間戀,草草逃包下白云。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寂靜的地方,特別適合策勛而睡眠,
徑直來到禪室,熏著香爐。
正逢美麗的胡蝶春游,
突然傳來華鯨的吼聲,天色漸漸破曉。
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講述佛法,
而我左耳卻像沒有聽見一樣。
一生中從未沉迷于桑間的戀情,
匆匆逃離,躲在白云之下。
詩意: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描繪了作者在小寺廟中的一夜。詩人在安靜的地方感受到了睡眠的珍貴,來到禪房,熏著香爐。正當春天美麗的胡蝶在外面游蕩時,突然傳來了遠處華鯨的吼聲,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在這樣的環境中,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講述佛法,而作者卻像是左耳聾一樣,無法聽到佛法的教誨。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曾陷入世俗情感的態度,他草率地逃離了這一切,藏身于白云之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在小寺廟中的一夜,展現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情感態度。詩人通過對靜謐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靜與寧靜的渴望。作者描述了自己把握睡眠的珍貴,以及在禪室中熏香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與禪修相呼應,透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
詩中對春天的描繪以及胡蝶的出現,增添了一抹生機和美感。然而,華鯨的吼聲打破了寧靜,象征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這一景象對比明顯,既有生命的輕盈與美麗,又有大自然的力量與威嚴,呈現出深刻的對比效果。
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情感的超脫與遠離的態度。他聲稱自己從未陷入桑間的戀情,將這種情感視為平淡無奇的事物,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詩人匆匆逃離,躲在白云之下,象征著他追求超脫與自由的心態。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通過對寺廟環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給人以深思的空靈之感。
“草草逃包下白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iǎo sì guàn zhǔ sēng shēng zuò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
jìng chù yóu yí cè shuì xūn, jìng tóu chán tà zhù lú xūn.
靜處尤宜策睡勛,徑投禪榻炷爐熏。
qià wèi hú dié chūn yóu měi, hū hǒu huá jīng shǔ sè fēn.
恰為胡蝶春游美,忽吼華鯨曙色分。
sēng tǎn yòu jiān fāng shuō fǎ, wǒ lóng zuǒ ěr ruò wú wén.
僧袒右肩方說法,我聾左耳若無聞。
píng shēng bù zuò sāng jiān liàn, cǎo cǎo táo bāo xià bái yún.
平生不作桑間戀,草草逃包下白云。
“草草逃包下白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