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王邁《讀渡江諸將傳》閱讀答案

    讀渡江諸將傳 
    王邁①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
    中原豈天上?尺土不能歸!
        [注]:①王邁(1184~1248) ,南宋詩人。
    1.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及藝術手法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這是一首以議論為主的詩歌,一般來說,詩歌里面如果議論太多則會令人生厭,然而本詩卻
       寫得深切感人,引人深思。
    B.首聯破題,詩人讀傳時的灑衣之淚,不僅構成懸念,更為全詩奠定了沉郁、悲愴的感情基調。
    C.頸聯中的“有”意為“尚有”,“希”意為“希望”。肯定了諸將的勇猛無敵,希望他們能
       夠像廉藺一樣,同心同德。
    D.尾聯中“天上”極言高不可及,“尺土”極言其少,抒寫了“中原”遙不可及,收復中原猶
       如登天,寸土尚不得歸的悲愴傷感的心境。
    E.本詩首尾兩聯是詩人的感慨,中間兩聯是對諸將的評價,首尾包融,結構精當。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CD(C項中“希”通“稀”,是少的意思。與上句的“有”形成對照,暗示和勇猛相比,精誠團結更為重要。D項“天上”雖極言高不可及,但著一“豈”字,使全句傳達出強烈的反問語氣,而“尺土”又與“豈天上”形成對照,實言一切并非艱難,卻為什么寸土都不能歸?卒章顯志,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的渴望及未能收復失地的惋惜憤懣之情,也揭示了詩歌對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妒賢嫉能者的抨擊的主旨。)(答對一個給2分,答對兩個給5分)
    2.(兩種答案均可)
    答案一:
    (1)對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妒賢嫉能者進行了抨擊。“功高成怨府”,諸將立功之后,便成為嫉恨者的眾矢之的,“權盛是危機”,手握兵權亦使當權者心生嫉妒,于是便埋下了危機的種子。(2)對諸將不能精誠團結、一致抗敵提出了批評。“心如廉藺希”,廉藺能夠捐棄前嫌,共同抵御外侮,但是文臣與武將卻不能精誠團結。(3)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的愿望無法實現的極度惋惜之情。中原故土并非在“天上”,遙不可及,若齊心協力,收復失地并非難事,然而文武各自為政,導致未能收復失地。
    (每個要點2分,概括1分;結合詩句1分。)
    答案二:
    參考答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妒賢嫉能者的抨擊,對不能精誠團結的文臣與武將的批評,以及未能收復失地的惋惜憤懣之情。(2分)。“功高成怨府”,諸將立功之后,便成為嫉恨者的眾矢之的,“權盛是危機”,手握兵權亦使當權者心生嫉妒,于是便埋下了危機的種子,表達了詩人對當權者嫉賢妒能的抨擊。(2分)中原故土并非在“天上”,遙不可及,若齊心協力,收復失地并非難事,然而文武各自為政,導致未能收復失地,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的愿望無法實現的惋惜憤懣之情,詩人的愛國之心溢于言表(2分)。
    (概括2分;結合詩句每處2分,也可以選擇其它詩句進行分析。)
    * 讀渡江諸將傳?王邁①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中原豈天上?尺土不能歸!???[注]:①王邁(1184~1248),南宋詩人。1.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及藝術手法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