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答案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
    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下列各項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火山六月應更熱”一句既點明時令六月,也指出環境的惡劣——酷暑六月下的火山。
    B.“赤亭道口行人絕”一句以“行人絕”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艱苦、毅然應命前行的豪邁氣概。
    C.“知君慣度祁連城”一句說“知道您經常出入邊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經歷。
    D.“豈能愁見輪臺月”一句是反寫,明說李副使不會因見輪臺月而想念“我”,實則借此表達“我”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E.詩的五、六兩句是招呼、勸說的口氣,挽留李副使脫鞍稍駐,暫入酒家,飲酒話別。表達了友人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
    2.同是送別詩,試比較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達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6分)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參考答案
    1、DE

    2、相同處:兩首詩都一反送別詩的離愁別緒,寫得格調高昂,氣勢宏偉。本詩抒發了勸勉友人建功立業的豪邁之情。《送杜少》通過勸慰友人,表達了一種曠達之情。
    不同點:本詩字里行間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說話行事,祝酒勸飲,從自始至終全無離別的傷感。《送杜少府》由“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的凄惻,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樂觀與豁達,到最后的勸慰,情感起伏大。
    *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岑參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下列各項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火山六月應更熱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