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秋望》閱讀答案
長安秋望
(唐)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①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②學楚囚。
注:①鱸魚正美:西晉張翰被執政的齊王司馬冏任為大司馬東曹掾,他預知司馬冏將敗,又因秋風忽起,想念故鄉的菜莼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
②南冠:楚冠。因為楚國在南方,所以稱楚冠為南冠。春秋時楚國攻打鄭國失敗,楚人鐘儀被俘,但他依然帶著南冠以示不忘家鄉故國。
1.本詩頸聯有兩個字用得特別好,請指出其中一個并作鑒賞。(5分)
2.請問本詩營造了一種什么意境?(6分)
參考答案
1.(5分)【示例一:“靜”(1分)它生動形象地(1分)寫出了籬菊所處環境的凄冷(1分)和作者思鄉而欲歸隱的愁苦,(2分)示例二:“愁”(1分)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它生動形象地(1分)寫出了渚蓮紅衣落盡的凄冷(1分)和作者思鄉而欲歸隱的愁苦,(1分)
(答“靜”用了比擬手法的說得過去,亦可給1分。答“愁”的只要答到了以上給分點,就可以給分,最高給5分。答“半”、“盡”的也有道理,可在3分以下酌情給分。)】
2.(6分)【本詩通過寫凄涼的天云萬物拂動著早晨的氣流,漢家的宮殿高高聳立在秋空里,(1分)天上殘星幾點,雁群橫斜著飛過關塞,我獨自倚靠高樓橫吹長笛,(1分)籬笆邊黃紫艷麗的菊花靜靜地半開著,江渚邊的蓮花落下了它們紅紅的花瓣,顯得一派憂愁的景色,(1分)營造了一種凄清孤愁的意境。(2分)表現了作者羈旅思鄉的愁苦寂寞之情。(1分)
(描摹景象時只要基本意思對就可給分;概括意境特點時可用“凄”、“冷”、“清”、“殘”、“孤”、“靜”、“愁”等詞來自由組合成短語進行概括,但要符合語法和組詞習慣)】
簡析
《長安秋望》是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詩人望中的所見,寫秋風中夜間長安景象,并寄離著詩人思鄉的深遠情懷。詩的前四句寫詩人秋曉遠望之所見與感受。頸聯寫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氣氛。末兩句寫歸思,通過“莼鱸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發自己欲歸而不得的苦悶心情。
(唐)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①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②學楚囚。
注:①鱸魚正美:西晉張翰被執政的齊王司馬冏任為大司馬東曹掾,他預知司馬冏將敗,又因秋風忽起,想念故鄉的菜莼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
②南冠:楚冠。因為楚國在南方,所以稱楚冠為南冠。春秋時楚國攻打鄭國失敗,楚人鐘儀被俘,但他依然帶著南冠以示不忘家鄉故國。
1.本詩頸聯有兩個字用得特別好,請指出其中一個并作鑒賞。(5分)
2.請問本詩營造了一種什么意境?(6分)
參考答案
1.(5分)【示例一:“靜”(1分)它生動形象地(1分)寫出了籬菊所處環境的凄冷(1分)和作者思鄉而欲歸隱的愁苦,(2分)示例二:“愁”(1分)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它生動形象地(1分)寫出了渚蓮紅衣落盡的凄冷(1分)和作者思鄉而欲歸隱的愁苦,(1分)
(答“靜”用了比擬手法的說得過去,亦可給1分。答“愁”的只要答到了以上給分點,就可以給分,最高給5分。答“半”、“盡”的也有道理,可在3分以下酌情給分。)】
2.(6分)【本詩通過寫凄涼的天云萬物拂動著早晨的氣流,漢家的宮殿高高聳立在秋空里,(1分)天上殘星幾點,雁群橫斜著飛過關塞,我獨自倚靠高樓橫吹長笛,(1分)籬笆邊黃紫艷麗的菊花靜靜地半開著,江渚邊的蓮花落下了它們紅紅的花瓣,顯得一派憂愁的景色,(1分)營造了一種凄清孤愁的意境。(2分)表現了作者羈旅思鄉的愁苦寂寞之情。(1分)
(描摹景象時只要基本意思對就可給分;概括意境特點時可用“凄”、“冷”、“清”、“殘”、“孤”、“靜”、“愁”等詞來自由組合成短語進行概括,但要符合語法和組詞習慣)】
簡析
《長安秋望》是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詩人望中的所見,寫秋風中夜間長安景象,并寄離著詩人思鄉的深遠情懷。詩的前四句寫詩人秋曉遠望之所見與感受。頸聯寫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氣氛。末兩句寫歸思,通過“莼鱸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發自己欲歸而不得的苦悶心情。
上一篇:辛棄疾《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閱讀答案
下一篇:方岳《感懷(其十)》閱讀答案
* 長安秋望(唐)趙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①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②學楚囚。注:①鱸魚正美:西晉張翰被執政的齊王司馬冏任為大司馬東曹掾,他預知司馬冏將敗,又因秋風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