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感懷(其十)》閱讀答案
感懷(其十)
方岳
曩昔行藏②已熟籌,最為一策是無求。
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頭顱只麼③休。
草草園廬山北住,匆匆歲月水東流。
莫因一片梧桐葉,瘦損能詩沈隱侯④。
[注]①此詩是作者仕途失意,退居鄉里時所作。②行藏:《論語·述而》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之句,意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后遂用“行藏”指行跡、出處。③只麼:這么,如此。④沈隱侯:指沈約。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 卒謚隱,世稱沈隱侯。
1、本詩題為“感懷”,請指出感懷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從抒情方式的角度簡要分析詩人是怎樣抒發情懷的?(4分)
2、請結合詩句賞析這首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4分)
參考答案
1.(8分)①對過去仕途生活和如今田園生活的感懷。(2分)②直接抒情,如“最為一策是無求”“看人面孔有何好”(1分);借景抒情(間接抒情),如“草草園廬山北住,匆匆歲月水東流”。(1分)
2、這首詩刻畫了一個率性任情、超然物外、志在田園的詩人形象。(2分)首聯“最為一策是無求”,寫出了詩人對前生仕途的總結,與人無求,與世無爭,將自我超脫于塵世之外。頸聯和尾聯寫出了詩人隨意地在山北建一間草屋住下,不會因為一片梧桐葉落而感傷,身體如沈隱侯般消瘦依然能詩善文,享受田園生活。(2分)
方岳
曩昔行藏②已熟籌,最為一策是無求。
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頭顱只麼③休。
草草園廬山北住,匆匆歲月水東流。
莫因一片梧桐葉,瘦損能詩沈隱侯④。
[注]①此詩是作者仕途失意,退居鄉里時所作。②行藏:《論語·述而》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之句,意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后遂用“行藏”指行跡、出處。③只麼:這么,如此。④沈隱侯:指沈約。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 卒謚隱,世稱沈隱侯。
1、本詩題為“感懷”,請指出感懷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從抒情方式的角度簡要分析詩人是怎樣抒發情懷的?(4分)
2、請結合詩句賞析這首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4分)
參考答案
1.(8分)①對過去仕途生活和如今田園生活的感懷。(2分)②直接抒情,如“最為一策是無求”“看人面孔有何好”(1分);借景抒情(間接抒情),如“草草園廬山北住,匆匆歲月水東流”。(1分)
2、這首詩刻畫了一個率性任情、超然物外、志在田園的詩人形象。(2分)首聯“最為一策是無求”,寫出了詩人對前生仕途的總結,與人無求,與世無爭,將自我超脫于塵世之外。頸聯和尾聯寫出了詩人隨意地在山北建一間草屋住下,不會因為一片梧桐葉落而感傷,身體如沈隱侯般消瘦依然能詩善文,享受田園生活。(2分)
上一篇:文天祥《夜坐》閱讀答案及賞析
下一篇:楊師道《還山宅》閱讀答案
* 感懷(其十)方岳曩昔行藏②已熟籌,最為一策是無求。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頭顱只麼③休。草草園廬山北住,匆匆歲月水東流。莫因一片梧桐葉,瘦損能詩沈隱侯④。[注]①此詩是作者仕途失意,退居鄉里時所作。②行藏:《論語·述而》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