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閱讀答案

    訴衷情
    陸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
    時易失,志難成,鬢絲生。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
        [注]①作于詩人抗金失敗后閑居山陰時。②蠟封:用蠟固封以利保密的文書。③幽并:幽州和并州,這里指金國占領地區。④平章:品評。⑤彈壓:描繪。
    (1)簡要分析“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的作用。(4分) 
    (2)詞的最后三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寫出了詩人當年不分晝夜奮力抗金的情形,透露出無比振奮的心情。(2分)與下闕中的閑居生活形成對比以助抒情。(2分)
    (2)這是作者的激憤(自嘲)之語,“平章風月,彈壓江山”本是閑人閑事,在作者眼中卻成了另一種“功名”,(2分)表達了作者對當局錯失收復時機的不滿和自己閑居田園、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2分)


    二:
    1.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感情?請結合全詞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全詞運用了對比(或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2分)。上片回憶剛到帝京時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情景(虛寫)(1分),與下片描寫晚年壯志未酬,而白發早生的感慨(實寫)(1分),形成強烈對比,表現出了詞人的無奈和憤懣之情。(1分)

    2.(1)壯志難酬之情,詞句“時易失,志難城”寫時機失去,壯志難酬。(2)感嘆年華易逝,“鬢絲生”兩鬢已經生白發。(3)生活的無奈和憤懣之情,“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寫只好寫文章品評風月,指點山川,建立另外一種“功名”。

    簡析
    詩人回憶剛到帝京時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情景,對比當時失意無成的現狀,給人強烈的落差感,因而寫下此詩。詞的上片是憶舊。詞的下片是抒憤。全篇率意而寫,不假雕琢,語明而情真,通過上下片的強烈對比,反映出陸游晚年的不平靜心情。
    * 訴衷情陸游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②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③。時易失,志難成,鬢絲生。平章④風月,彈壓⑤江山,別是功名。???[注]①作于詩人抗金失敗后閑居山陰時。②蠟封:用蠟固封以利保密的文書。③幽并:幽州和并州,這里指金國占領地區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