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與義《得張正字詩》閱讀答案

    陳與義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注】①此詩作于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冬,詩人因對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辭要職,閑居江州。
    1.這首詩的頸聯是怎樣描繪孤寂悲涼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
    2.請結合全詩首、頷、尾聯內容,簡要分析該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頸聯運用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的手法來描繪孤寂悲涼的畫面。(2分)時到歲末,閑居江州的詩人眼前看到的是寺塔孤立、風生鴉飛的景象,一靜一動,互相映襯,“風聲”“鴉飛”更顯示了環境的荒涼,(2分)也烘托出詩人隱退閑居的孤寂之感。(1分)

    2、①“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點明自己閑居江州養老的境況,嘆歲月流逝,一事無成,既有傷老悲己之情,又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慨嘆之情。(2分)②“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傳達出詩人借酒自慰及對世間萬事的心灰意冷之情。(2分)③“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在詩人引退孤寂之時,張正字的書信使詩人內心產生了淡淡的欣喜之情。(2分)
    * 陳與義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注】①此詩作于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冬,詩人因對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辭要職,閑居江州。1.這首詩的頸聯是怎樣描繪孤寂悲涼的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