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事物形象鑒賞復習總匯
詩歌的事物形象鑒賞
事物形象分類
(1)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古詩詞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柳,諧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別之俗,所以有惜別懷遠之意。
知識講解
知識點1:高考題考察事物角度有題型。
1、某聯描寫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何種情懷)?
5、簡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題步驟】
知識點2:刻畫事物形象方法題型答題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澤、特征)和環境特點,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形象(結合表現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
3、點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知識點3:常見思想感情(詠物詩)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見思想或情感:對所詠之物的喜愛;寄情自然,閑適自得;潔身自好,堅貞自守;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有時也用來表達某種理趣。
例題精析
【例題1】(2013年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水調歌頭
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題干】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2分)
【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
【解析】詩歌中提及到屈原,再根據具體語境,詠物詩很多都是高潔,純潔的象征。
【例題2】(2011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答案】
(1)這首詩在表現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2)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解析】通過具體事物所處的環境,以及恬澹、自清,即可得出。
【例題3】
詠風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注】①山楹:指山間的房屋。
【題干】從此詩的整體上看,采用了什么寫法?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什么樣的形象?此詩寄托著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此詩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借風詠懷。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不知疲倦、不辭辛苦的奉獻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驅散煙霾,卷走云霧,并且在日落山靜的時候,為人們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樂章。抒寫了詩人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
【解析】通過詠物詩最常見的手法,以及具體的描寫即可得出。
五、課堂運用
【基礎】
早梅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題干】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1: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
2:“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
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鞏固】
裴給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注]①裴磷一生歷唐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稱“以道義自處,事上盡心,尤嫉朋黨,故不為權幸所知。
【題干】裴詩塑造了白牡丹怎樣的形象?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裴詩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脫俗,幽雅高潔的形象。(2分)詩中通過富貴之人爭相欣賞紫牡丹與無人欣賞白牡丹的對比,正是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從側面襯托出一株冰清玉潔,卻備受冷落、無人欣賞、孤獨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解析】通過詠物詩常見的情感品行高潔,遭到小人排擠,有才能卻不得施展,痛苦傷心失望以及具體語境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唐)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即可得出。
【拔高】(2010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秋風。②愴悢(liàng):悲傷。
【題干】(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1)品行高潔,志向遠大,才能出眾。
(2)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以鳳凰自喻,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
【解析】通過詠物詩常見的情感品行高潔,遭到小人排擠,有才能卻不得施展,痛苦、傷心、失望的以及具體語境即可得出。
六、課堂小結
事物形象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見思想或情感:對所詠之物的喜愛;寄情自然,閑適自得;潔身自好,堅貞自守;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有時也用來表達某種理趣。
事物形象分類
(1)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古詩詞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柳,諧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別之俗,所以有惜別懷遠之意。
知識講解
知識點1:高考題考察事物角度有題型。
1、某聯描寫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何種情懷)?
5、簡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題步驟】
知識點2:刻畫事物形象方法題型答題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澤、特征)和環境特點,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形象(結合表現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
3、點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知識點3:常見思想感情(詠物詩)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見思想或情感:對所詠之物的喜愛;寄情自然,閑適自得;潔身自好,堅貞自守;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有時也用來表達某種理趣。
例題精析
【例題1】(2013年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水調歌頭
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題干】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2分)
【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
【解析】詩歌中提及到屈原,再根據具體語境,詠物詩很多都是高潔,純潔的象征。
【例題2】(2011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答案】
(1)這首詩在表現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2)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解析】通過具體事物所處的環境,以及恬澹、自清,即可得出。
【例題3】
詠風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注】①山楹:指山間的房屋。
【題干】從此詩的整體上看,采用了什么寫法?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什么樣的形象?此詩寄托著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此詩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借風詠懷。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不知疲倦、不辭辛苦的奉獻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驅散煙霾,卷走云霧,并且在日落山靜的時候,為人們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樂章。抒寫了詩人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
【解析】通過詠物詩最常見的手法,以及具體的描寫即可得出。
五、課堂運用
【基礎】
早梅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題干】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1: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
2:“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
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鞏固】
裴給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注]①裴磷一生歷唐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稱“以道義自處,事上盡心,尤嫉朋黨,故不為權幸所知。
【題干】裴詩塑造了白牡丹怎樣的形象?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裴詩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脫俗,幽雅高潔的形象。(2分)詩中通過富貴之人爭相欣賞紫牡丹與無人欣賞白牡丹的對比,正是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從側面襯托出一株冰清玉潔,卻備受冷落、無人欣賞、孤獨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解析】通過詠物詩常見的情感品行高潔,遭到小人排擠,有才能卻不得施展,痛苦傷心失望以及具體語境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唐)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即可得出。
【拔高】(2010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秋風。②愴悢(liàng):悲傷。
【題干】(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1)品行高潔,志向遠大,才能出眾。
(2)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以鳳凰自喻,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
【解析】通過詠物詩常見的情感品行高潔,遭到小人排擠,有才能卻不得施展,痛苦、傷心、失望的以及具體語境即可得出。
六、課堂小結
事物形象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見思想或情感:對所詠之物的喜愛;寄情自然,閑適自得;潔身自好,堅貞自守;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有時也用來表達某種理趣。
上一篇:孔平仲《晝眠呈夢錫》閱讀答案及賞析
下一篇:秦觀《虞美人·行行信馬橫塘畔》閱讀答案
* 詩歌的事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分類(1)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2)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古詩詞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