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字類詩歌鑒賞題解析
煉字類詩歌鑒賞題
古人作詩很講究煉字,故有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賈島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動詞 一個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往往能夠使全詩的語言生動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詩歌中的詩眼。
例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例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例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痛苦。
3) “蒸”寫出湖面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云夢澤都受到洞庭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2)形容詞 不僅可以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形象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
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 直”和“圓”字,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詩人真切的感受,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3)副詞 常用來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以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巧妙地使用副詞,常能使詩歌的內容變得深刻。
例: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盡”字,寫出了戍邊將士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4)名詞在古代詩歌中主要表現為一些典型的意象,由于意象的獨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過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在抓名詞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及多個意象疊加的現象。
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前三句用九個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涼畫面。
(5)數詞
不只可以寫出事物的數量,它在詩歌中的巧妙使用,常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
早 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析:“一”字的使用即為傳神之筆。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6)疊詞 可以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思想感情表達得更為綿密曲折,增強語言的音樂美,修辭美。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析:“尋尋覓覓”,寫她內心空虛,如有所失;“冷冷清清”,寫處境的孤獨,形單影只,無人相伴;“凄凄慘慘戚戚”,則極言心情之悲愴。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慘的氣氛籠罩全篇。再從語音的節奏、聲調看,這些疊詞連綴成句,讀起來短促、輕細而凄清,形成了吞聲飲泣的音韻美,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煉字類題目答題指導
1、提問方式:
⑴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一個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提問變體2:如果把某字換成某字好不好,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2、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有時第一、二步可以合并。
古人作詩很講究煉字,故有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賈島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動詞 一個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往往能夠使全詩的語言生動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詩歌中的詩眼。
例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例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例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痛苦。
3) “蒸”寫出湖面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云夢澤都受到洞庭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2)形容詞 不僅可以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形象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
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 直”和“圓”字,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詩人真切的感受,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3)副詞 常用來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以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巧妙地使用副詞,常能使詩歌的內容變得深刻。
例: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盡”字,寫出了戍邊將士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4)名詞在古代詩歌中主要表現為一些典型的意象,由于意象的獨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過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在抓名詞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及多個意象疊加的現象。
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前三句用九個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涼畫面。
(5)數詞
不只可以寫出事物的數量,它在詩歌中的巧妙使用,常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
早 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析:“一”字的使用即為傳神之筆。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6)疊詞 可以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思想感情表達得更為綿密曲折,增強語言的音樂美,修辭美。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析:“尋尋覓覓”,寫她內心空虛,如有所失;“冷冷清清”,寫處境的孤獨,形單影只,無人相伴;“凄凄慘慘戚戚”,則極言心情之悲愴。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慘的氣氛籠罩全篇。再從語音的節奏、聲調看,這些疊詞連綴成句,讀起來短促、輕細而凄清,形成了吞聲飲泣的音韻美,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煉字類題目答題指導
1、提問方式:
⑴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一個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提問變體2:如果把某字換成某字好不好,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2、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有時第一、二步可以合并。
* 煉字類詩歌鑒賞題古人作詩很講究煉字,故有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賈島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1)動詞一個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往往能夠使全詩的語言生動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詩歌中的詩眼。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