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旅行役、思鄉懷人詩詞鑒賞練習及答案(七套)
思鄉(親)緣由:內在―― 戰亂頻仍,久戍不歸,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孤燈,暮春殘秋,日暮鳥歸,子規夜啼,楊柳青青,花開花落(感時觸景)。
古代思鄉懷人詩詞一般表達客處異鄉的孤寂、惆悵、落寞、凄清,厭倦戰爭,思念家鄉,懷念親友,渴望過安寧的平靜生活
1、秋 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答: 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2、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3、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1)寫夢中返鄉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思之深,之切。
2)“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之情的集中表現。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
4、聞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寒 塘 ( 趙 嘏)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1)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_____ 。 這兩首都是抒發____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答:(1)五言絕句 思鄉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5、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⑴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了早行?此詩頷聯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什么特點?
⑵“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怎樣的意境?聯系首聯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
答:1)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名詞連綴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春回故鄉、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杜陵深切的思念。
6、南鄉子
[唐·李珣]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
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這首詞所要表現的主旨是__________。
②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
答案:①離愁別恨(或思鄉之愁,或離恨)
2)借景抒情,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之情
③潮退了,天晚了,思鄉而不得歸鄉,更突出強化了思鄉之情
7、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①本詩的景物描寫很精彩,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詩的頷聯中的“闊”表現出一幅怎樣的情景?
答:“闊”表現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
②本詩的頸聯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既描繪出了景物的特點,同時又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
古代思鄉懷人詩詞一般表達客處異鄉的孤寂、惆悵、落寞、凄清,厭倦戰爭,思念家鄉,懷念親友,渴望過安寧的平靜生活
1、秋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答:
2、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3、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1)寫夢中返鄉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思之深,之切。
2)“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之情的集中表現。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
4、聞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寒 塘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1)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_____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答:(1)五言絕句 思鄉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5、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⑴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了早行?此詩頷聯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什么特點?
⑵“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怎樣的意境?聯系首聯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
答:1)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名詞連綴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春回故鄉、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杜陵深切的思念。
6、南鄉子
[唐·李珣]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
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這首詞所要表現的主旨是__________。
②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
答案:①離愁別恨(或思鄉之愁,或離恨)
2)借景抒情,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之情
③潮退了,天晚了,思鄉而不得歸鄉,更突出強化了思鄉之情
7、次北固山下
(王灣)
①本詩的景物描寫很精彩,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詩的頷聯中的“闊”表現出一幅怎樣的情景?
答:“闊”表現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
②本詩的頸聯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既描繪出了景物的特點,同時又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 思鄉(親)緣由:內在――戰亂頻仍,久戍不歸,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孤燈,暮春殘秋,日暮鳥歸,子規夜啼,楊柳青青,花開花落(感時觸景)。古代思鄉懷人詩詞一般表達客處異鄉的孤寂、惆悵、落寞、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