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汪元量《利州》閱讀答案解析及賞析

    利州
    汪元量
    云棧遙遙馬不前,風吹紅樹帶青煙。
    城因兵破慳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
    巖谷搜羅追獵戶,江湖刻剝及漁船。
    酒邊父老猶能說:“五十年前好四川!”
     ①利州:今四川廣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詩人。
    1、該詩首聯第二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6分)
    2、結合全詩內容,談談“五十年前好四川!”所表達的思想感情。(5分)

    參考答案
    1.手法:①動靜結合,“風吹”“紅樹”“青煙”構成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②視覺上的色彩描寫。“紅”“青”相互映襯。(答一點給2分)
    作用:營造了一種孤寂、荒涼的氛圍,為全詩奠定了凄涼悲苦(哀傷)的感情基調。(2分)
    2.既表現出對故國安定生活的無限懷戀,(2分)又表現了成為亡國遺民的哀痛與悲傷。(3分)


     1、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的能力。分析手法的作用,則必須和詩歌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情感聯系起來。首聯第二句是寫景,主要涉及“風”“紅樹” “青煙”這幾個意象,有“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再者,“紅”“青”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從頷聯可見,作者所見的是遭遇兵災之后的景象, 所以這一句營造了一種孤寂、荒涼的氛圍,為全詩奠定了凄涼悲苦(哀傷)的感情基調。
    2、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五十年前好四川!”顯然存在一種對比,透露出作者對五十年前安定生活的無限懷戀,也表達出自己成為亡國遺民的哀傷與悲痛。注意結合詩歌給出的注釋,把握作者的生平際遇來作答。

    參考賞析: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南宋被蒙古鐵騎攻破,皇室宗族后妃宮女王公大臣數萬人被蒙古人押解去往北方,路上奸淫侮辱慘不忍睹,半數宮廷貴胄都死于途中,當時汪元量作為宮廷樂師自愿隨行,一路上用詩歌記錄了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汪元量的友人李玨跋元量所撰《湖山類稿》,稱元量“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關愁嘆之狀,備見于詩”,“亦宋亡之詩史”。這首詩是汪元量宋亡之詩史的代表作,沖破了傳統的“宮怨”作品中的幽愁暗恨,表達了被俘者的苦楚和眷戀故國的心情。

    這首詩以寫景起興,頷聯轉入社會場景的描寫,真實的描寫了兵敗之后滿城蕭條的景象,老百姓流離失所,就算是深山之中的獵戶,江湖遠處的漁家,都不能逃脫官差的盤剝殘害,最后一句感懷世事,想起以前的美好生活,今昔對比,更加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痛苦。

    這首詩繼承了杜甫憂國憂民真實記錄國家興亡的傳統,用筆描繪出那個苦難時代的生活畫卷,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 利州汪元量云棧遙遙馬不前,風吹紅樹帶青煙。城因兵破慳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巖谷搜羅追獵戶,江湖刻剝及漁船。酒邊父老猶能說:“五十年前好四川!”?①利州:今四川廣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詩人。1、該詩首聯第二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6分)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