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中人物形象的鑒賞方法
賞詩歌的形象
考向一 人物形象
古典詩詞曲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也被稱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詩人形象,就是作者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而塑造出來的形象;(2)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而創設出來的,我們所熟知的《木蘭詩》中的木蘭和《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形象,就是典型代表。
[典例剖析]
(2014•山東高考)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詩中直接描寫陳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臨風尋詩。第二首詩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寫陳居士:飲酒喜歡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煩惱時喝酒大睡,醒來推窗賞著月色尋詩。從陳居士喜愛飲酒,可見出其性格中的灑脫;“亭角尋詩”和“推戶尋詩”則表現了詩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①行為灑脫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方法歸納]
詩歌中人物形象的鑒賞方法
1.抓住背景,知人論世
了解詩人的有關資料是鑒賞詩歌形象的前提。詩人的有關資料主要包括生平經歷、代表作、所處時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張、詩歌具體的創作背景等。吟詠物象的詩更需關注詩人的生平經歷。如賞析陶淵明的詩歌,就必須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隱者”、喜愛菊花、向往自然、厭倦官場生活等關鍵點。
2.抓住關鍵詞語,分析人物特點
一般來說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運用一些描寫手法,如語言、動作、細節描寫等。所以鑒賞形象時要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概括人物的特點。
而抓住描繪人物言行情態的關鍵詞語,揣摩詩人心理,概括形象特點更是一條捷徑。如賞析《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抓住“詩卷”“綸巾鶴氅”等對人物的描寫,就能概括出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再如鑒賞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句的“問”含蓄而生動地刻畫了詩人應試前向主考官打聽情況時忐忑不安的心理。
3.區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義
要區分詩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還是詩人之外的形象。如《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詩人自己。還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義。
4.結合形象,明確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特別是詩詞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一定明確作者塑造該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樣的情感。
第一步 找 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
第二步 析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第三步 聯 結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描繪這一形象
第四步 明 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考向一 人物形象
古典詩詞曲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也被稱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詩人形象,就是作者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而塑造出來的形象;(2)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而創設出來的,我們所熟知的《木蘭詩》中的木蘭和《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形象,就是典型代表。
[典例剖析]
(2014•山東高考)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詩中直接描寫陳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臨風尋詩。第二首詩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寫陳居士:飲酒喜歡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煩惱時喝酒大睡,醒來推窗賞著月色尋詩。從陳居士喜愛飲酒,可見出其性格中的灑脫;“亭角尋詩”和“推戶尋詩”則表現了詩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①行為灑脫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方法歸納]
詩歌中人物形象的鑒賞方法
1.抓住背景,知人論世
了解詩人的有關資料是鑒賞詩歌形象的前提。詩人的有關資料主要包括生平經歷、代表作、所處時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張、詩歌具體的創作背景等。吟詠物象的詩更需關注詩人的生平經歷。如賞析陶淵明的詩歌,就必須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隱者”、喜愛菊花、向往自然、厭倦官場生活等關鍵點。
2.抓住關鍵詞語,分析人物特點
一般來說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運用一些描寫手法,如語言、動作、細節描寫等。所以鑒賞形象時要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概括人物的特點。
而抓住描繪人物言行情態的關鍵詞語,揣摩詩人心理,概括形象特點更是一條捷徑。如賞析《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抓住“詩卷”“綸巾鶴氅”等對人物的描寫,就能概括出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再如鑒賞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句的“問”含蓄而生動地刻畫了詩人應試前向主考官打聽情況時忐忑不安的心理。
3.區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義
要區分詩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還是詩人之外的形象。如《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詩人自己。還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義。
4.結合形象,明確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特別是詩詞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一定明確作者塑造該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樣的情感。
第一步 找 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
第二步 析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第三步 聯 結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描繪這一形象
第四步 明 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上一篇:朱淑真《自責》二首 閱讀答案
下一篇:曹睿《猛虎行》閱讀答案
* 賞詩歌的形象考向一 人物形象古典詩詞曲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也被稱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詩人形象,就是作者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而塑造出來的形象;(2)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