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歌鑒賞之鑒賞人物形象教學案

    詩歌鑒賞
    ——鑒賞人物形象
    考點闡釋:
    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兩種: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詩人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
    學習目標:
    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 方法。
    2、能準確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題引路: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試簡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江雪》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描寫了一個不怕天寒雪大,專心釣魚的漁翁形象。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漁翁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這實際上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方法總結:
    人物形象題型答題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2、分析人物所處環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等。
    3、分析詩中出現的具體景物的含義,理解這些物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
    4、知人論世,了解相關背景資料。
    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結合詩句分析)
    3、形象的意義(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問題。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分析:
    (1)陸鴻漸的居所環境是怎樣的?有何特點?
    帶郭
    野徑入桑麻
    種菊
    (2)請結合詩句,說說“西家”鄰人交代了友人陸鴻漸什么行蹤。
    山中去
    歸來每日斜
    (3)概括詩中塑造的陸鴻漸的人物形象。
    幽僻、高雅的居所環境
    每日都到山中去
    (4)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陸羽和皎然是好友。這首詩當是陸羽遷居后,皎然過訪不遇所作。描寫了隱士閑適清靜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種養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閑的隱士形象。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樸實,吐屬自然,不加雕飾,流暢瀟灑,層次分明,音調和諧。
    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例題引路
    (2013年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酬孝峙①    [清] 錢繼章
    發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尋常事,仿佛終南石里藤。
    閑倚杖,戲臨罾②。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作者簡介]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農詞》。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③熏風:東南風。
    問題: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容貌病態怪異,性格堅忍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問題:找出描寫外貌的詩句?
    發短髯長眉有棱,
    病容突兀怪于僧。
    問題:賞析“霜侵雨打尋常事,仿佛終南石里藤。”?
    霜侵雨打尋常事
    仿佛終南石里藤
    明末清初之際,在江山易代、風云激蕩的嚴酷現實中,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識分子,維護民族尊嚴,以凜然正氣面對滿清貴族的血腥屠刀,這首詞,就是詞人以簡潔勁拔的白描手法,通過對自己形象的寫照為中國詞史留下的一幅愛國詞人的肖像畫。
    這位愛國詞人,頭發很短,胡須很長,眉毛高聳,儼然正怒目睜睜地睥睨環宇;一副面帶“病”容又顴骨凸起的奇特形狀,比那光頭垂眉、閉目參禪的和尚還怪模怪樣。而他的心態卻仿佛終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嚴霜侵襲、暴雨擊打,自己卻等閑視之。也就是這個愛國詞人,時或輕拄手杖閑適地慢步遠瞻;時或戲把魚網以臨水捕魚而消遣光陰……請他出任官職嗎? 回答是:“干不了!”陣陣炎熱的東南風呵,未能驅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詞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氣。
    方法總結:
    刻畫人物形象方法題型答題思路
    ①閱讀詩歌,找出詩人描繪形象的相關詩句,仔細準確理解形象的基本含義。
    ②結合詩句分析運用的表現技巧及其所表現的具體內容。
    ③指出這種手法的運用表現了詩人(人物)怎樣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緊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古詩刻畫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細節刻畫法。(2)烘托渲染法。(3)對比襯托法。(4)抒情寄托法。
    實戰演練
    2012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
    課堂小結
    鑒賞人物形象的答題步驟
    1、概括形象特點:(特征+身份)
    (神態、行動、心理、處境、情感、喜好)+身份
    [本詩塑了一個           的(   )形象]。(最關鍵)
    2、具體分析表現:結合詩句有關描寫手法,具體解說上一步的識別依據。(手法+表現)
    常用描寫手法:細節刻畫、烘托渲染、對比反襯、比興牽引,借古、借物抒情寄托。 以總體特征為“中心論點”,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其特征。
    3、指出形象意義:深層含義、特別寄托,
    概括作者在該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質。
    檢測反饋
    (2013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注]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透,冬晝閑吟雪壓摧。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問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
    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關鍵詞扣1分)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條3分,1條2分。)
    檢測反饋
    (2012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最愛東山晴后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 首。
    問題: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答案示例:詩人只顧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一個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
    * 詩歌鑒賞——鑒賞人物形象考點闡釋: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兩種: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的人物形象。二是詩人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三人稱的寫法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