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波浪的詞語

    形容波浪的詞語:1. 涌動的;2. 翻騰的;3. 奔涌的;4. 洶涌的;5. 波瀾壯闊的;6. 起伏的;7. 滾滾的;8. 汪洋的;9. 縱橫的;10. 蔚藍的;11. 巨浪翻滾的;12. 風卷殘云的;13. 滔天的;14. 浩蕩的;15. 無垠的;16. 洪水般的;17. 恢弘的;18. 波濤洶涌的;19. 海天一色的;20. 闊達的

    形容波浪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波浪 波浪 (詞語解釋)波浪,指具有自由表面的液體的局部質點受到擾動后,離開原來的平衡位置而作周期性起伏運動,并向四周傳播的現象。 波浪形成后,可以看到液體表面作此起彼伏的波動。研究波浪運動規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特別是對航運、港口、海洋等工程,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波浪阻力 波浪阻力 又稱興波阻力。波浪阻力是指當一物體通過水面,或在水下接近水面的位置,沿水平面以較快的速度巡航時所產生的一種阻力。
    波級 波級 波浪強度的等級。波浪愈高等級愈大。1975年3月中國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波級如下表:波級波高(h)范圍(米)波級名稱0-無浪1h??13<0?1微浪20?1≤h??13<0?5小浪30?5≤h??13<1?25輕浪(續表)波級波高(h)范圍(米)波級名稱41?25≤h??13<2?5中浪52?5≤h??13<4大浪64≤h??13<6巨浪76≤h??13<9狂浪89≤h??13<14狂濤9h??13≥14怒濤
    長浪 長浪 洋中的波浪可分為風浪、涌浪、近岸浪等數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風浪。 涌浪(又稱長浪),其它海區傳來、或者當地風力迅速減小或風向改變后遺留下來的浪就叫做涌浪。涌浪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阻力和海水內摩擦影響,消耗不少能量,令到波高減低而周期拉長,所以涌浪的外形較為圓滑規則,周期較長,波長也較長,可達幾百米。 涌浪一般具有巨大的能量,當它傳到淺水區域時便形成近岸浪。近岸浪受海底地形影響,發生變形效應。波浪底部因受海底摩擦停滯不前,而波浪頂部卻以原來的速度前進,這樣就使波長越來越短,波高越來越大,最后發生波峰倒卷和波浪破碎的現象。粉碎的波浪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海岸,如果海岸是斷崖的話,便會造成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
    長浪 長浪 洋中的波浪可分為風浪、涌浪、近岸浪等數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風浪。 涌浪(又稱長浪),其它海區傳來、或者當地風力迅速減小或風向改變后遺留下來的浪就叫做涌浪。涌浪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阻力和海水內摩擦影響,消耗不少能量,令到波高減低而周期拉長,所以涌浪的外形較為圓滑規則,周期較長,波長也較長,可達幾百米。 涌浪一般具有巨大的能量,當它傳到淺水區域時便形成近岸浪。近岸浪受海底地形影響,發生變形效應。波浪底部因受海底摩擦停滯不前,而波浪頂部卻以原來的速度前進,這樣就使波長越來越短,波高越來越大,最后發生波峰倒卷和波浪破碎的現象。粉碎的波浪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海岸,如果海岸是斷崖的話,便會造成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
    隨波逐浪 隨波逐浪【解釋】①顛沛的樣子。②謂同行同止。③隨著波浪飄蕩。④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出處】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示例】這樣沒主意、~的人,不打他便打那個? ◎④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三回
    海浪 海浪 (黃品源專輯)《海浪》是黃品源2000年發行的專輯,由滾石唱片發行,主打歌為同名曲目《海浪》。該張專輯收錄一些翻唱的老流行歌,但全部都重新編曲,別有一番風味。 海浪 (地理名詞)海浪(ocean wave)通常指海洋中由風產生的波浪。主要包括風浪、涌浪和海洋近海波。在不同的風速、風向和地形條件下,海浪的尺寸變化很大,通常周期為零點幾秒到數十秒,波長為幾十厘米至幾百米,波高為幾厘米至20余米,在罕見地形下,波高可達30米以上。
    隨波逐浪 【解釋】①顛沛的樣子。②謂同行同止。③隨著波浪飄蕩。④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出處】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示例】這樣沒主意、~的人,不打他便打那個? ◎④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三回
    防波堤 防波堤 防波堤(breakwater;mole) 防御波浪入侵,形成一個掩蔽水域所需要的水工建筑物。位于港口水域的外圍,兼防漂沙和冰凌的入侵,賴以保證港內具有足夠的水深和平穩的水面以滿足船舶在港內停泊、進行裝卸作業和出入航行的要求。有的防波堤內側也兼作碼頭用或安裝一定的錨系設備,可供船泊靠泊。按其平面布置形狀,分突堤和島堤;按斷面形式,分斜坡式、直墻式和混成式三種。 防波堤為阻斷波浪的沖擊力、圍護港池、維持水面平穩以保護港口免受壞天氣影響、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業而修建的水中建筑物。 防波堤還可起到防止港池淤積和波浪沖蝕岸線的作用。它是人工掩護的沿海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規定港內的容許波高在0.5~1.0米之間,具體按水域的不同部位、船舶的不同類型與噸位的需要確定。防波堤常由一、二道與岸連接的突堤或不連接的島堤組成,或由突堤和島堤共同組成。防波堤掩護的水域常有一個或幾個口門供船只進出。
    碎浪 碎浪 海浪從深海向淺海區涌來,繼而直奔海岸,此時在海底地形的影響下產生變形和折射,進而成為碎浪,涌到岸上。當水深變淺時,波浪的陡度變大,此時微幅波理論已不再適用,必須采用有限振幅波理論,如果波浪的斜率繼續變大,則會達到某一臨界狀態,一旦超過這個臨界值,便出現碎浪,將此過程稱為淡水碎浪(shoaling)。
    波痕 波痕 波痕是沉積巖中最常見的構造之一。它是由于介質(風、流水、波痕、潮汐流) 的運動,在沉積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種波狀起伏的構造。由上述可知: 波痕與斜層理密切相關,因不同形狀波痕的推移產生不同類型的層理。故波痕不是一種孤立的層面。構造波痕是由風、水流或波浪等介質的運動在沉積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種波狀起伏的層面構造。按成因可分為浪成、流水成因和風成波痕三種類型。其中,前兩種為淺水波痕。風成波痕多出現于沙漠、湖泊和海濱岸的沙丘沉積中。
    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解釋】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出處】唐·田穎《玉山堂文集·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示例】又覺得身體動蕩,仿佛在~的小船里。 ◎葉圣陶《地動》【近義詞】大風大浪【反義詞】風平浪靜【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波濤洶涌
    驚濤駭浪 【解釋】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出處】唐·田穎《玉山堂文集·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示例】又覺得身體動蕩,仿佛在~的小船里。 ◎葉圣陶《地動》【近義詞】大風大浪【反義詞】風平浪靜【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波濤洶涌
    波濤洶涌 波濤洶涌【解釋】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處】《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濤 波濤 (漢語詞語)波濤,江湖海中的大波浪,出自于《淮南子·人間訓》。
    波濤洶涌 【解釋】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處】《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濤 波濤 (漢語詞語)波濤,江湖海中的大波浪,出自于《淮南子·人間訓》。
    波濤洶湧 【解釋】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處】《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瀾 波瀾 (詞語)波瀾是一個漢語詞匯,亦作“ 波濫 ”,讀音為bōlán。釋義為1.波濤。 2.波浪翻騰。3.比喻詩文的跌宕起伏。4.比喻起伏變化的思潮。5.比喻世事的起伏變化。
    波瀾 波瀾 (詞語)波瀾是一個漢語詞匯,亦作“ 波濫 ”,讀音為bōlán。釋義為1.波濤。 2.波浪翻騰。3.比喻詩文的跌宕起伏。4.比喻起伏變化的思潮。5.比喻世事的起伏變化。
    沖波 沖波 沖波,漢語詞匯。 拼音:chōnɡ bō, 釋義為激浪,大波;沖破波浪; 出自《演連珠》,《蜀道難》, 《寄江西黃伯善兄弟》,《三國志·蜀志·譙周傳》。
    逾波 逾波 逾波,拼音是yú bō,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后面的波浪凌越前面的波浪。
    衝波 沖波 沖波,漢語詞匯。 拼音:chōnɡ bō, 釋義為激浪,大波;沖破波浪; 出自《演連珠》,《蜀道難》, 《寄江西黃伯善兄弟》,《三國志·蜀志·譙周傳》。
    浪花 浪花 (瓊瑤小說)本書是《瓊瑤全集》之一,寫一位擁有澎湃生命力的女畫家和一位擁有成功事業、賢惠太太和優秀兒女的上流社會的男人,她灑脫、自信,她勇敢、獨立,她令人不忍逼視,但她也令人不忍掉眸而去,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浪花 (漢語詞語)浪花∶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和泡沫,也可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現象。
    浪頭 浪頭 浪頭,指掀起的波浪。語出唐 李頎 《送劉昱》詩:“八月寒荻花,秋江浪頭白。”
    浪頭 浪頭 浪頭,指掀起的波浪。語出唐 李頎 《送劉昱》詩:“八月寒荻花,秋江浪頭白。”
    飛浪 飛浪 飛浪 洶涌的波浪。 南朝 齊 孔稚珪 《褚先生百玉碑》:“欹竇遏日,折石橫波,飛浪突云,奔湍急箭。”
    飛浪 飛浪 飛浪 洶涌的波浪。 南朝 齊 孔稚珪 《褚先生百玉碑》:“欹竇遏日,折石橫波,飛浪突云,奔湍急箭。”
    浪濤 浪濤 (漢語詞語)浪濤【英譯】[great waves;billows],【解釋】巨大的波浪
    波浪銳度 辭典解釋波浪銳度  bō làng ruì dù     波高與波長的比例,稱為「波浪銳度」。
    浪婆 浪婆 浪婆,拼音為lànɡ pó,意思是波浪之神。
    浪濤 浪濤 (漢語詞語)浪濤【英譯】[great waves;billows],【解釋】巨大的波浪
    麥浪 麥浪 (跑車界名人)麥浪,男,北京跑車俱樂部創始人,1988年2月5日出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經濟學,于2010年5月份創立北京跑車俱樂部(BJ-RT,BJ-Roadster Team)。 麥浪 (詞語釋義)麥浪,拼音maì làng,是一個漢語詞匯,指風吹麥田,麥子像波浪般起伏的樣子。
    涌浪 涌浪 涌浪是風浪離開風吹的區域后所形成的波浪。 另外,風速、風向等風要素的突變,也可能使風區內原來的風浪轉變為涌浪。
    麥浪 麥浪 (跑車界名人)麥浪,男,北京跑車俱樂部創始人,1988年2月5日出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經濟學,于2010年5月份創立北京跑車俱樂部(BJ-RT,BJ-Roadster Team)。 麥浪 (詞語釋義)麥浪,拼音maì làng,是一個漢語詞匯,指風吹麥田,麥子像波浪般起伏的樣子。
    駿波虎浪 駿波虎浪【解釋】形容迅猛洶涌的波浪。
    崩浪 崩浪 bēng làng 崩浪 奔騰的波浪。 晉 郭璞 《江賦》:“觸曲厓以縈繞,駭崩浪而相礧。”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懸湍回注,崩浪震天。” 宋 黃庭堅 《銅官縣望五松山集句》詩:“北風無時休,崩浪聒天響。” 清 吳偉業 《臨淮老妓行》:“ 西施 一舸東南避, 郁洲 崩浪大於山。”
    波浪熱 辭典解釋波浪熱  bō làng rè     一種發熱類型。體溫的升降起起伏伏,曲線圖呈波浪形。布氏桿菌病、何杰金氏病常有此癥狀。 也稱為「波狀熱」。
    靜波 靜波 靜波是指使波浪平息。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靜波 靜波 靜波是指使波浪平息。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層波 層波 cénɡ bō (層波) 1.謂起伏的波浪。 唐 張祜 《送曾黯游夔州》詩:“不遠 夔州 路,層波 灧澦 連。” 元 袁桷 《次韻徐志友雜詠》:“層波激奇觀,妙用安可幾。” 2.喻美女的眼睛。 宋 柳永 《西施》詞:“萬嬌千媚,的的在層波。”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惱亂層波橫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水波 水波 (漢語詞語)水波,水的波浪。亦指水。出自《呂氏春秋·應同》:“旱云煙火,雨云水波。”陳奇猷校釋:“猶言旱云如煙火,雨云如水波耳。”《詩·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毛傳:“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
    綠浪 綠浪 綠浪 ,一種能涌上船來的大波浪。海里水藻類太多,看起來海浪都是綠色的
    炎波 炎波 炎波,拼音是yán bō,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紅色的波浪。
    層波 層波 cénɡ bō (層波) 1.謂起伏的波浪。 唐 張祜 《送曾黯游夔州》詩:“不遠 夔州 路,層波 滟滪 連。” 元 袁桷 《次韻徐志友雜詠》:“層波激奇觀,妙用安可幾。” 2.喻美女的眼睛。 宋 柳永 《西施》詞:“萬嬌千媚,的的在層波。”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惱亂層波橫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綠浪 綠浪 綠浪 ,一種能涌上船來的大波浪。海里水藻類太多,看起來海浪都是綠色的
    波譎云詭 波譎云詭【解釋】譎:詭:怪異,變化。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樣,形態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后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出處】漢·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示例】這其間的悲歡離合,~,令人在冷靜沉默中回想起來,撫今追昔,實不勝其感慨系之. ◎鄒韜奮《抗戰以來·開場白》【近義詞】變化多端、難以捉摸【反義詞】一成不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變幻不定,難以捉摸
    鼓波 鼓波 gǔ bō 鼓波 激起波浪。 唐 白居易 《題海圖屏風》詩:“噴風激 飛廉 ,鼓波怒 陽侯 。” 唐 韓云卿 《平淮碑銘》:“地祇號風,江靈鼓波。”《云笈七簽》卷一一九:“有二龍一青一白,橫江鼓波。”
    揚波 揚波 揚波是漢語詞匯,拼音yáng bō,意思是掀起波浪。
    揚波 揚波 揚波是漢語詞匯,拼音yáng bō,意思是掀起波浪。
    崩波 崩波 解釋 1, 奔騰的波浪。 出處:杜甫《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詩:“飄飄適東周,來往若崩波。”《水經注.溱水》:”懸湍回注, 崩波震天.” 2, 比喻急遽變化的社會潮流. 出處:杜甫《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詩 出處: 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務乎矯俗,以遏崩波。”
    波譎雲詭 【解釋】譎:詭:怪異,變化。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樣,形態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后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出處】漢·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示例】這其間的悲歡離合,~,令人在冷靜沉默中回想起來,撫今追昔,實不勝其感慨系之. ◎鄒韜奮《抗戰以來·開場白》【近義詞】變化多端、難以捉摸【反義詞】一成不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變幻不定,難以捉摸
    蹙浪 蹙浪 蹙浪,讀作cù làng,漢語詞語,是指波浪涌聚。
    沓浪 沓浪 沓浪,讀音是tà l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洶涌的波浪。
    鼓浪 鼓浪 鼓浪,讀音gǔ làng,漢語詞語,指鼓起波浪。山東省濰坊市地區方言,表達意思為另類。
    澧澧 澧澧 lǐ lǐ 澧澧 波浪聲。《楚辭·劉向》:“波澧澧而揚澆兮,順長瀨之濁流。” 王逸 注:“澧澧,波聲也。回波為澆也。澧, 唐 本作灃。”
    逆浪 逆浪 逆浪,漢語詞匯,拼音nì làng,意指頂著波浪。
    起浪 起浪 起浪,拼音qǐ làng,漢語詞語,解釋為撳起波浪,亦喻生事,出處《送李供備席上和李詩》。
    起波 起波 起波,拼音qǐ bō,出處《漢書·郊祀志下》,產生波浪。
    浪態 浪態 浪態,讀音為lànɡ tài,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波浪翻騰之貌。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波浪的詞語:1. 涌動的;2. 翻騰的;3. 奔涌的;4. 洶涌的;5. 波瀾壯闊的;6. 起伏的;7. 滾滾的;8. 汪洋的;9. 縱橫的;10. 蔚藍的;11. 巨浪翻滾的;12. 風卷殘云的;13. 滔天的;14. 浩蕩的;15. 無垠的;16. 洪水般的;17. 恢弘的;18. 波濤洶涌的;19. 海天一色的;20. 闊達的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