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書法好的詞語
形容書法好的詞語:1. 神韻悠遠;2. 氣勢雄渾;3. 墨香濃郁;4. 書法精湛;5. 意境深遠;6. 筆力雄健;7. 極富藝術感染力;8. 細膩入微;9. 線條流暢;10. 神態自然;11. 飄逸灑脫;12. 灑脫自如;13. 一氣呵成;14. 妙筆生花;15. 淋漓盡致;16. 落落大方;17. 揮灑自如;18. 書法妙品;19. 集古今之大成;20. 神韻非凡
形容書法好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法帖 | 法帖 中國書法藝術載體之一。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大都將文字書寫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細長的片上,稱簡牘或簡書;或者書寫在絲織品上,稱為帖。在造紙發明以后,凡書寫在紙或絲織品上的、篇幅較小的文字均稱之為帖。 |
臨池學書 | 臨池學書【解釋】臨:靠近,挨著;池:硯池;書:書法。指刻苦練習書法。【出處】《后漢書·張芝傳》:“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書,水為之黑。”【示例】少不肯~,字丑拙,試有司輒不利。 ◎明·張岱《家傳》【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刻苦學習書法 |
寫經換鵝 | 寫經換鵝 寫經換鵝 xiě jīng huàn é 《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遂以為典實。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記此事,謂所寫為《黃庭經》。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書法好 |
寫經換鵝 | 寫經換鵝 寫經換鵝 xiě jīng huàn é 《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遂以為典實。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記此事,謂所寫為《黃庭經》。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書法好 |
法書帖 | 法書帖 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好事所傳玩,空殘法書帖。” |
法書帖 | 法書帖 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好事所傳玩,空殘法書帖。” |
詞翰 | 詞翰 【拼音】:cí hàn 【漢字】:詞翰 (1).詩文,辭章。 《魏書·儒林傳序》:“其馀涉獵典章,關歷詞翰,莫不縻以好爵,動貽賞眷。”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爭奈匆匆去急,再不見音容瀟灑,空留下這詞翰清奇。” (2).書札。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文舉屬章,半簡必録;休璉好事,留意詞翰;抑其次也。”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歲馀,上官儀伏誅,坐詞翰往來,徙居越嶲。” 宋·吳坰 《五總志》:“白傅與贊皇不協,白每有所寄,李緘之一篋,未嘗開視。劉三復或請之,答曰:‘若見詞翰,則回吾心矣。’” (3).詩文與書法。 唐·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顏十一少府請顧八題壁》:“詩家筆勢君不嫌,詞翰升堂為君掃。”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陸升之仲高,山陰勝流,詞翰俱妙。” 清·昭連《嘯亭續錄·宗室宴》:“其聯句詩為成王所擬書,詞翰并妙。” |
詞翰 | 詞翰 【拼音】:cí hàn 【漢字】:詞翰 (1).詩文,辭章。 《魏書·儒林傳序》:“其馀涉獵典章,關歷詞翰,莫不縻以好爵,動貽賞眷。”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爭奈匆匆去急,再不見音容瀟灑,空留下這詞翰清奇。” (2).書札。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文舉屬章,半簡必錄;休璉好事,留意詞翰;抑其次也。”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歲馀,上官儀伏誅,坐詞翰往來,徙居越嶲。” 宋·吳坰 《五總志》:“白傅與贊皇不協,白每有所寄,李緘之一篋,未嘗開視。劉三復或請之,答曰:‘若見詞翰,則回吾心矣。’” (3).詩文與書法。 唐·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顏十一少府請顧八題壁》:“詩家筆勢君不嫌,詞翰升堂為君掃。”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陸升之仲高,山陰勝流,詞翰俱妙。” 清·昭連《嘯亭續錄·宗室宴》:“其聯句詩為成王所擬書,詞翰并妙。” |
金農 | 金農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游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于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并精于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后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有《冬心詩集》、《冬心隨筆》、《冬心雜著》等。 |
金農 | 金農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游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于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并精于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后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有《冬心詩集》、《冬心隨筆》、《冬心雜著》等。 |
臨池學書 | 【解釋】臨:靠近,挨著;池:硯池;書:書法。指刻苦練習書法。【出處】《后漢書·張芝傳》:“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書,水為之黑。”【示例】少不肯~,字丑拙,試有司輒不利。 ◎明·張岱《家傳》【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刻苦學習書法 |
寫染 | 寫染 xiě rǎn 1、書寫。 宋 彭汝礪 《途中早起寄兄弟》詩:“新詩如有得,寫染寄歸翰。” 2、指書法、繪畫、文章等。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好寫染也,我試看咱。” 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好寫染也。小官將此萬言長策親到圣人跟前舉薦你為官,決不負所托。” 3、兼指書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娶妻王氏 ,少年美貌,讀書識字,寫染皆通。” |
寫染 | 寫染 xiě rǎn 1、書寫。 宋 彭汝礪 《途中早起寄兄弟》詩:“新詩如有得,寫染寄歸翰。” 2、指書法、繪畫、文章等。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好寫染也,我試看咱。” 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好寫染也。小官將此萬言長策親到圣人跟前舉薦你為官,決不負所托。” 3、兼指書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娶妻王氏 ,少年美貌,讀書識字,寫染皆通。” |
春蚓秋蛇 | 春蚓秋蛇【解釋】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出處】《晉書·王羲之傳》:“行之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示例】蜂腰鶴膝嘲希逸,~病子云。 ◎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比喻書法 |
趙佶 | 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概述圖片為《宋徽宗坐像軸》,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
趙佶 | 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概述圖片為《宋徽宗坐像軸》,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
妙墨 | 妙墨 佳妙的書法 妙墨 宋 黃庭堅 《跋法帖》:“章草法甚妙,不知與 王中令 書先后,要皆為妙墨。” 宋 朱熹 《仙洲新亭》詩之二:“共說 新亭 好,真堪妙墨留。” |
勁骨豐肌 | 勁骨豐肌 【名稱】勁骨豐肌 【拼音】jìng gǔ fēng jī 【解釋】勁:強有力;豐:豐滿美好。形容書法筆勢有力而豐潤。 【出處】唐·張懷雚《書斷》:“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
勁骨豐肌 | 勁骨豐肌 【名稱】勁骨豐肌 【拼音】jìng gǔ fēng jī 【解釋】勁:強有力;豐:豐滿美好。形容書法筆勢有力而豐潤。 【出處】唐·張懷雚《書斷》:“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
妙翰 | 妙翰 miào hàn 妙翰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 宋 張淏 《云谷雜記·黃庭經》:“ 晉 有道士好《黃庭》之術,意專書寫,嘗求于人。聞 王右軍 精于草隸而性復愛白鵝,遂以數頭贈之,得其妙翰。” 2.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宋 陸游 《與蜀州同官啟》:“特詒妙翰,俾生枯枿之春。” |
常格 | 常格 慣例;通例。 《新唐書·衛次公傳》:“子之祖,勛在王府,寧限常格乎?” 《明史·顧錫疇傳》:“拔異才而不拘常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女見之喜,優禮逾於常格。” 詩文、繪畫、書法等藝術的習見的或平常的格調。 宋 歐陽修 《內制集序》:“其屑屑應用,拘牽常格,卑弱不振,宜可羞也。”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律詩無好結句,謂之虎頭鼠尾。即當擺脫常格,夐出不測之語。” 明 喬世寧 《何先生傳》:“先生德性純明,言儀雍雅,杯酒談笑間,詩文立就,作字復秀拔奇勁,逈出常格。” |
換鵝 | 換鵝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典故。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知道后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要求替他寫一卷經,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
汝帖 | 汝帖 《汝帖》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并稱為“四大名帖”,十二卷。北宋大觀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采從《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書百家”中,選出先秦金文8種及秦漢至隋唐五代名家書法94種共109帖,薈刻12石,史稱《汝帖》。 |
換鵝 | 換鵝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典故。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知道后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要求替他寫一卷經,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
賭書 | 賭書 賭書是漢語詞匯,出自《南齊書·王僧虔傳》,解釋是比賽書法的優劣。 |
龍門二十品 |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于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窯)。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有道高僧。他們為孝文帝歌功頌德或為祈富欀災而開龕造像。他們的名字多在史書上有所記載。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龍門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價值的史料。 |
龍門二十品 |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于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窯)。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有道高僧。他們為孝文帝歌功頌德或為祈富欀災而開龕造像。他們的名字多在史書上有所記載。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龍門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價值的史料。 |
鳳舞龍飛 | 鳳舞龍飛【解釋】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只這書法也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
鳳舞龍飛 | 【解釋】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只這書法也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
骨氣 | 骨氣 骨氣,指體貌氣質。后多指剛強不屈的人格及操守。也喻書法的筆力和雄健的氣勢。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時人道阮思曠:‘骨氣不及右軍,簡秀不如真長 。’” |
骨氣 | 骨氣 骨氣,指體貌氣質。后多指剛強不屈的人格及操守。也喻書法的筆力和雄健的氣勢。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時人道阮思曠:‘骨氣不及右軍,簡秀不如真長 。’” |
飄飄欲仙 | 飄飄欲仙【解釋】欲:將要。飄飛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輕松爽快。亦形容詩文、書法等的情致輕快飄逸。【出處】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示例】七古、近體,豪宕磊落,~。 ◎清·歸莊《顧天石詩序》【近義詞】超塵出世、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李瑞清 | 李瑞清 (教育家、書畫家、文物鑒賞家)李瑞清(1867年-1920年)教育家,美術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范教育的開拓者。字仲麟,號梅庵、梅癡、阿梅,晚號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戲號李百蟹。江西撫州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考中舉人,光緒二十一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二年出任兩江優級師范學堂(49年更名南京大學)監督。辛亥革命爆發后,離開南京學堂,移居上海。民國九年八月初一逝世,遺體葬于南京牛首山。 |
飄飄欲仙 | 【解釋】欲:將要。飄飛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輕松爽快。亦形容詩文、書法等的情致輕快飄逸。【出處】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示例】七古、近體,豪宕磊落,~。 ◎清·歸莊《顧天石詩序》【近義詞】超塵出世、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筋節 | 筋節 【名稱】:筋節【拼音】:jīn jié (1) 肌肉和關節 (2)比喻文章,書法或言辭重要而有力的轉折連接處 (3) 比喻關鍵的地方 |
筋節 | 筋節 【名稱】:筋節【拼音】:jīn jié (1) 肌肉和關節 (2)比喻文章,書法或言辭重要而有力的轉折連接處 (3) 比喻關鍵的地方 |
醉素 | 醉素 醉素是漢語詞匯,拼音是zuì sù,指唐書法家懷素 。 |
崔瑗 | 崔瑗 崔瑗(生卒年不詳),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學者。 書法方面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撰有《草書勢》,文見《晉書卷三十六·衛恒傳》。崔瑗的草書,后世評價很高。后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草圣”。唐張懷瓘《玉堂禁經》:“八法(書法的基本筆法)起于隸字(今楷書)之始,后漢崔子玉歷鐘(鐘繇)、王(王羲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于萬字。“草圣”張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致美妙。 文學方面,《后漢書》本傳(卷五十二)記載他撰寫的各種文體五十七篇,亡佚頗多,嚴可均輯錄《全后漢文》中的作品已不足一卷(見卷四十五),今存者以收入《文選》卷五十六的《座右銘》最為有名。 治學方面,曾與著名學者賈逵、馬融、張衡等問學或交游,精通天文、歷法、京房易學,后來又從東郡發干縣獄吏學習禮學,可謂“專心好學,雖顛沛必于是。” 崔瑗父親崔骃、兒子崔寔 、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學者,《后漢書·崔骃傳》稱:“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種文學史著作很少論及,近年出版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用較大篇幅介紹了崔氏家族的文學成就,值得注意。 |
海翁 | 海翁 海翁,原名范舟,1966年出生于內蒙古。字木走,號敕勒川人、水廬主人。學者、詩人、書法家。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幼承庭訓,醉心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尤好古碑丹青。自幼觀摩前賢筆墨,積久而有心會。五十之年書風始成,自成一家體式,書界美譽“新文人書法”。 現任人民書畫院書法院副院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客座教授,海翁書院創辦者,大東方智慧國際講堂主講人。 |
謝靈運 | 謝靈運 (南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385年-433年),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道家。 謝靈運出身陳郡謝氏,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于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三界鎮)。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秘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為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后,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秘書監、臨川內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年四十九。 謝靈運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并稱“顏謝”,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還兼通史學,擅書法,曾翻譯外來佛經,并奉詔撰《晉書》。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概述內圖片來源:《三才圖會》) |
落款 | 落款 古代多在書信、字畫上題字,用毛筆豎寫姓名年月,用以贈送禮物時表明贈送人和受贈人,也為書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一件書法作品要整體意義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個書家的修養和才識。現多在公文、字條上署名,一般為橫寫,表明其法律效應。 |
熊飛 | 熊飛 (書法家)熊飛,原名熊素連,著名草書大家。1952年生于安徽潁上,1985年曾入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首屆書法班學習,轉業后于1986年調入北京文聯工作至今。熊飛自幼愛好書法,早年曾拜草書名家郝景晏為師,刻苦研習草書,特別是到文聯工作后接觸面寬了,眼界也開闊了,使他的書法有了質的飛躍。 |
熊飛 | 熊飛 (書法家)熊飛,原名熊素連,著名草書大家。1952年生于安徽潁上,1985年曾入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首屆書法班學習,轉業后于1986年調入北京文聯工作至今。熊飛自幼愛好書法,早年曾拜草書名家郝景晏為師,刻苦研習草書,特別是到文聯工作后接觸面寬了,眼界也開闊了,使他的書法有了質的飛躍。 |
書會 | 書會 書會 原為讀書場所,至南宋遂演變為三教之外諸色伎藝人編寫話本、戲曲、曲藝之所,故理學家有“風俗便不好”之嘆。書會里的編撰者稱為才人,大多是出身下層的文人和民間藝人,以在勾欄、瓦舍編寫話本、戲曲謀生。據文獻記載,當時社會上已有御(玉)京書會、元貞書會、古杭書會、九山書會等。隨著宋元話本和戲曲的興盛,書會不僅初具規模,組織也較嚴密,而且成員之間已有明確分工,有的就專司掌記之職。 |
謝靈運 | 謝靈運 (南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385年-433年),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道家。 謝靈運出身陳郡謝氏,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于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三界鎮)。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秘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為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后,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秘書監、臨川內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年四十九。 謝靈運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并稱“顏謝”,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還兼通史學,擅書法,曾翻譯外來佛經,并奉詔撰《晉書》。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概述內圖片來源:《三才圖會》) |
也好 | 也好 yě hǎo 1.兩個或幾個連用,表示不論這樣還是那樣都不是條件,用法跟“也罷”相近。如:插秧也好,收割也好,都不要誤了農時。 2.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如:讓他們自己干一干也好,實踐出真知嘛。 3.愿意;不反對;高興。如:也好,謝謝。 |
嗜書 | 嗜書 嗜書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愛好讀書;喜愛書籍。 |
品相 | 品相 品相用來表示收藏品的完好程度。紙幣、書法國畫、郵票、書籍都可以用品相表示完好程度。 |
館閣體 | 館閣體 (書體名)館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考場通用字體,以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為特點。 明代稱“臺閣體”,清代改稱“館閣體”。明永樂時,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 |
善書 | 善書 善書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開封、四川樂山和湖南大部。至今,湖北省漢川市和仙桃市的善書藝人繼承并發展了這一曲種。俗稱宣講善書。因藝人常用“未開言來,淚流滿面”開場,故民間戲稱其為“未開言”。流傳于漢川、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孝感、黃陂、云夢、安陸一帶,湖北善書有漢川善書和沔陽善書兩種流派。 |
帖學 | 帖學 帖學,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優劣以及書跡的真偽等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魏晉以下法帖的書法學派,與“碑學”相對。帖學有“學晉”“晉唐行草小楷”“主要學閣帖”等三種基本含義。其發端建立在北宋時期《淳化閣貼》的輾轉翻刻傳拓的基礎上,其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墨本與刻石的拓片或拓本。帖學以手札、書信為主,多忠實于原跡,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
帖學 | 帖學 帖學,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優劣以及書跡的真偽等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魏晉以下法帖的書法學派,與“碑學”相對。帖學有“學晉”“晉唐行草小楷”“主要學閣帖”等三種基本含義。其發端建立在北宋時期《淳化閣貼》的輾轉翻刻傳拓的基礎上,其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墨本與刻石的拓片或拓本。帖學以手札、書信為主,多忠實于原跡,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
館閣體 | 館閣體 (書體名)館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考場通用字體,以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為特點。 明代稱“臺閣體”,清代改稱“館閣體”。明永樂時,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 |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解釋】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籍(羽)少,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
藝術家 | 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部2011年法國黑白浪漫愛情默片,由法國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 該片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講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2012年2月26日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五項大獎以及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等25項大獎。 藝術家 (漢語詞語)藝術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并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進行藝術作品的創造活動的人物,通常指在諸如寫作、繪畫、攝影、表演、雕塑、音樂、書法及舞蹈等藝術領域有比較高的成就,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美學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藝術領域,影視領域里以藝術創作作為自己專門職業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職業之外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是一個源于自然,發于心靈的藝術作品創作者。 |
八段錦 | 八段錦 (中國古代氣功功法)“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 |
二陸 | 二陸 二陸,指陸機和陸云。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故世稱“陸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 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 陸云( 262~303年),字士龍。晉吳郡吳縣人,家住昆山(今小昆山)之北。陸機的胞弟。好學,有才思,5歲能讀《論語》、《詩經》,6歲能文章,與兄陸機齊名。 另有南朝陳陸瑜和陸琰、南宋陸九齡、陸九淵和宋陸細、陸傳等二陸。 |
八段錦 | 八段錦 (中國古代氣功功法)“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 |
二陸 | 二陸 二陸,指陸機和陸云。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故世稱“陸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 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 陸云( 262~303年),字士龍。晉吳郡吳縣人,家住昆山(今小昆山)之北。陸機的胞弟。好學,有才思,5歲能讀《論語》、《詩經》,6歲能文章,與兄陸機齊名。 另有南朝陳陸瑜和陸琰、南宋陸九齡、陸九淵和宋陸細、陸傳等二陸。 |
文法 | 文法 文法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wén fǎ ,即文章的書寫法規,一般用來指以文字、詞語、短句、句子的編排而組成的完整語句和文章的合理性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