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趙佶的讀音 趙佶的意思

    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概述圖片為《宋徽宗坐像軸》,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 zhào

    “趙佶”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ào jí]
    漢字注音:
    ㄓㄠˋ ㄐㄧˊ
    簡繁字形:
    趙佶
    是否常用:

    “趙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間政治昏庸,生活奢糜,國勢日下。1125年金兵南侵,他傳位于子(宋欽宗),1127年與欽宗同被金兵擄至北方。工書法,真書號“瘦金體”。擅畫花鳥,富麗精工。曾敕命編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有《真草千字文》書跡與《芙蓉錦雞圖》等存世。

    辭典解釋

    趙佶  zhào jí  ㄓㄠˋ ㄐㄧˊ  

    人名。(西元1082~1135)?宋朝徽宗皇帝。尊信道教,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通百藝,尤精書畫。疏于國事,任用群小,朝政紊亂。金人陷汴京后,與其子欽宗同被虜,金廢為昏德公,后死于五國城,在位二十六年。

    網絡解釋

    趙佶 (宋徽宗)

    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概述圖片為《宋徽宗坐像軸》,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趙佶”的單字解釋

    】:周朝國名(前403—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后為秦所滅。
    】:健壯的樣子。

    “趙佶”的相關詞語

    “趙佶”造句

    蔡王府獄是徽宗初年的第一大要案,蔡王趙似與徽宗趙佶系兄弟鬩墻。

    在這一部分中,特別對趙佶繪畫作品的甄別、書法的審美價值分析及畫譜的編著情況等作了補充分析。

    宋徽宗趙佶是個荒淫奢侈的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的昏庸和在音樂、繪畫、書法、棋藝、詩詞等方面的聰慧,融合于宋徽宗的一身。這既是他個人的特性,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和反映了終宋一代當政者的特性。王曾瑜 

    王黼已將腦門磕的鐵青,可眼下他不得不再次向趙佶懇求,除了御醫,想來沒人能治好王宣恩了。

    當時二人便對上眼了,李師師百媚千嬌地對趙佶嗲聲道,公子,若無事到我那兒坐唄。

    丐幫眾人已經被安排在廂房里住下來,趙佶飲了醒酒的湯羹后,已經漸漸褪了酒氣,打算與喬峰漏夜長談。

    宋微宗趙佶微微氣惱的說:“你們?你們這是害李師師呀!你們快點給他們讓路!”。

    趙佶還曾放下皇帝的架子,親自為臣下烹茗調茶。

    眾臣多數以為趙佶會冊立王貴妃為后,誰料鄭妃竟后來居上,這讓那些支持王貴妃的臣子情何以堪。

    1135年宋微宗趙佶的死,宋高宗趙構也只是假裝傷心了一下。

    * 趙佶的讀音是:zhào jí,趙佶的意思: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概述圖片為《宋徽宗坐像軸》,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