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月亮圓的詞語
形容月亮圓的詞語:1. 圓盤;2. 滿月;3. 圓球;4. 圓圓的;5. 完美;6. 飽滿;7. 圓形;8. 光亮;9. 豐滿;10. 圓溜溜的;11. 完整;12. 輪廓清晰;13. 純凈;14. 燦爛;15. 皎潔;16. 充實;17. 宏偉;18. 富有彈性;19. 安詳;20. 優美
形容月亮圓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食既 | 食既 食既(Second Contact),指日全食或月全食過程中,月亮陰影與太陽圓面或地球陰影與月亮圓面第一次內切時二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系的時刻。食既發生在初虧之后。 |
滿月 | 滿月 (中田春平著漫畫)日本BL漫畫,漫畫“滿月”為描寫男同性戀情節的短篇漫畫(含情色情節)為主,其作品風格的男性角色Q版可愛,劇情也深得男同志共鳴,因此漫畫受到廣大男同性戀的歡迎。與“腐女”所看的一般“女性向耽美”BL漫畫不同,由于主要讀者族群為男同志、兄貴控、大叔控、正太控。因此,此類漫畫被稱為“G漫”(GAY漫畫)也就是(高H BL漫畫)。 滿月 (漢語詞語)滿月,通常有2種理解,第一種就是說的天文現象:月亮圓了,第二種是民間風俗:嬰兒出生滿30天(孕婦生完孩子坐月子30天)。 天文現象中月亮由小逐漸變滿,變圓就是滿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觀看,因為是“近地點高潮”;而民間風俗,嬰兒出生一個月置辦滿月酒,新年結婚一個月等都是為了取一個好兆頭 |
滿月 | 滿月 (中田春平著漫畫)日本BL漫畫,漫畫“滿月”為描寫男同性戀情節的短篇漫畫(含情色情節)為主,其作品風格的男性角色Q版可愛,劇情也深得男同志共鳴,因此漫畫受到廣大男同性戀的歡迎。與“腐女”所看的一般“女性向耽美”BL漫畫不同,由于主要讀者族群為男同志、兄貴控、大叔控、正太控。因此,此類漫畫被稱為“G漫”(GAY漫畫)也就是(高H BL漫畫)。 滿月 (漢語詞語)滿月,通常有2種理解,第一種就是說的天文現象:月亮圓了,第二種是民間風俗:嬰兒出生滿30天(孕婦生完孩子坐月子30天)。 天文現象中月亮由小逐漸變滿,變圓就是滿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觀看,因為是“近地點高潮”;而民間風俗,嬰兒出生一個月置辦滿月酒,新年結婚一個月等都是為了取一個好兆頭 |
月盈則食 | 月盈則食【解釋】盈:滿;食:通“蝕”。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出處】《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
月盈則食 | 【解釋】盈:滿;食:通“蝕”。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出處】《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
朔望月 | 朔望月 朔望月,又稱“太陰月”。月球繞地球公轉相對于太陽的平均周期。為月相盈虧的平均周期。以從朔到下一次朔或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為長度,平均為29.53059天。我國的先民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 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歷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陰歷的每月十五(或十六)。從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從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從朔到望再到朔為陰歷的一個月。一個朔望月為29天半,實際上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 |
圓月 | 圓月 (名詞)圓月就是每個月的中旬月亮就會變圓。當地球和月亮的中心根據運行的軌跡變到同一直條線上就會看到月亮的整個影子,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月圓,每個月的十五號和十六我們就能看見,民間還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其實月亮本身是沒有光的,它的光全來自于太陽的反射。 |
月亮門 | 月亮門 (詞語)月亮門又稱月洞門或月門,為中國古典園林、越南園林與大型住宅中在院墻上開設的圓弧形洞門,在朝鮮傳統建筑中則見于室內。因圓形如月而得名,既作為院與院之間的出入通道,又可透過門洞引入另一側的景觀,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月亮門兩側的墻體通常刷成粉白色,并在門的邊緣處留有灰色的裝飾邊,下部做平不設門檻,上部則設計有點明意境的橫向匾額。除用于院落之間的分隔與過渡外,亦可用于室內空間。 |
月亮門 | 月亮門 (詞語)月亮門又稱月洞門或月門,為中國古典園林、越南園林與大型住宅中在院墻上開設的圓弧形洞門,在朝鮮傳統建筑中則見于室內。因圓形如月而得名,既作為院與院之間的出入通道,又可透過門洞引入另一側的景觀,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月亮門兩側的墻體通常刷成粉白色,并在門的邊緣處留有灰色的裝飾邊,下部做平不設門檻,上部則設計有點明意境的橫向匾額。除用于院落之間的分隔與過渡外,亦可用于室內空間。 |
花好月圓 | 花好月圓【解釋】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出處】宋·張先《木蘭花》詞:“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云空,往事過如幽夢斷。”【近義詞】鵲笑鳩舞【反義詞】花殘月缺【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美好生活 |
月桂 | 月桂 (樟科月桂屬植物)月桂(Laurus nobilis) 樟科月桂屬的一種,為亞熱帶樹種。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卵圓形,分枝較低,小枝綠色,全體有香氣。葉互生,革質,廣披針形,邊緣波狀,有醇香。單性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簇生葉腋間,小花淡黃色。核果橢圓狀球形,熟時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 月桂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也耐短期低溫(-8℃)。原產地中海一帶,中國浙江、江蘇、福建、臺灣、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種栽培。 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為“贊美”,羅馬人視之為智能、護衛與和平的象征。所以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勝的人,都會受贈一頂月桂編成的頭環,而“桂冠詩人”的意象,也正是由這個典故衍生出來的。人們也常將月桂樹與醫療之神阿波羅聯想在一起。 月桂 (漢語詞匯)月桂,漢語詞匯。 拼音:yuè guì 釋義:1、植物名。樟科月桂樹屬,常綠喬木。2、神話傳說中的月中桂樹。亦借指月亮。3、舊稱登科為折桂,其後因月中有桂,故亦稱為「月桂」。 |
月輪 | 月輪 1.圓月。亦泛指月亮。 北周 庾信 《象戲賦》:“月輪新滿,日暈重圓。 |
月輪 | 月輪 1.圓月。亦泛指月亮。 北周 庾信 《象戲賦》:“月輪新滿,日暈重圓。 |
圓景 | 圓景 月亮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干》詩:“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還引用于: 唐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詩:“坐愛圓景滿,況茲秋夜長。” |
月圓花好 | 月圓花好【解釋】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出處】宋·晁補之《御街行》詞:“幽期莫誤香閨恨,羅帶今朝褪。月圓花好一般春,觸處總堪乘興。” |
花好月圓 | 【解釋】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出處】宋·張先《木蘭花》詞:“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云空,往事過如幽夢斷。”【近義詞】鵲笑鳩舞【反義詞】花殘月缺【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美好生活 |
月圓花好 | 【解釋】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出處】宋·晁補之《御街行》詞:“幽期莫誤香閨恨,羅帶今朝褪。月圓花好一般春,觸處總堪乘興。” |
圓影 | 圓影 拼音:yuán yǐng 注音:ㄧㄨㄢˊ ㄧㄥˇ 條目:圓影(圓影) 引證解釋:指月亮。 |
日升月恒 | 日升月恒【解釋】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期 |
弦月 | 弦月 (天文現象)弦月分為上弦月、下弦月,這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月相便有盈虧的變化。上半月,月亮從新月到滿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陽照亮部分逐漸增大,月相由虧轉為盈。月相的更替變化周期為29.53天。 所謂上下弦月,從月相上判斷,還能看到的月亮完整邊沿弧線當做弓臂,在做一條虛線連接弧線兩端,想象成弓弦,弦在月亮上側為上弦月,在下側為下弦月。如圖中月亮為上弦月,為上半個月月相,同理下弦月為下半個月月相 |
日升月恆 | 【解釋】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期 |
圓魄 | 圓魄 圓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uán pò ,是指月亮。 |
月虧 | 月虧 月虧指月形殘缺不圓滿,與月盈相對。月( yuè): 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虧 (虧)( kuī ):缺損:虧本。 |
月虧 | 月虧 月虧指月形殘缺不圓滿,與月盈相對。月( yuè): 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虧 (虧)( kuī ):缺損:虧本。 |
鏤月裁云 | 鏤月裁云【解釋】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出處】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示例】倚聲絕藝似珠圓,~過百篇。 ◎清·趙翼《贈張吟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手藝極精巧 |
鏤月裁雲 | 【解釋】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出處】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示例】倚聲絕藝似珠圓,~過百篇。 ◎清·趙翼《贈張吟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手藝極精巧 |
月暈 | 月暈 暈,是一種自然界的光學現象。它是由于當太陽或月亮的光線透過高而薄的白云(卷云、卷層云或卷積云)時,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彩色排列順序內紅外紫。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光圈叫日暈,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光圈叫月暈。月暈出現在夜晚。 |
月暈 | 月暈 暈,是一種自然界的光學現象。它是由于當太陽或月亮的光線透過高而薄的白云(卷云、卷層云或卷積云)時,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彩色排列順序內紅外紫。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光圈叫日暈,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光圈叫月暈。月暈出現在夜晚。 |
望日 | 望日 望日,指月亮圓的那一天。通常指舊歷每月之十五日。 |
端正月 | 端正月 端正月是漢語詞語,讀音是duān zhēng yuè ,指農歷八月十五夜的月亮。 |
月全食 | 月全食 (天文學術語)月全食(total lunar eclipse),天文學術語,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 例如,2014年10月8日,天空上演“月全食”,月亮并沒有消失,而是變成神秘漂亮的“紅月亮”。月全食在8日晚17點14分開始,從初虧到復圓歷時約3小時20分鐘。 2015年4月4日晚天空呈現月全食。初虧時刻為4日18時15分;食既時刻為19時54分;食甚時刻為20時0分;生光時刻為20時6分;復圓時刻為21時45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階段持續了12分鐘,這也是134年來,持續時間最短的一次月全食。 月全食將發生于北京時間2018年7月28日凌晨3點30分到5點14分。 |
冰團 | 冰團 詞語肆義 形容月亮潔白明亮如渾圓之冰。 宋 梅堯臣 《戲作嫦娥責》詩:“正值十月十五夜,月開冰團上東籬。” |
冰團 | 冰團 詞語肆義 形容月亮潔白明亮如渾圓之冰。 宋 梅堯臣 《戲作嫦娥責》詩:“正值十月十五夜,月開冰團上東籬。” |
寒璧 | 寒璧 寒璧 清涼皎潔的璧玉。多喻指月亮。 宋 陸游 《大醉梅花下走筆賦此》詩:“酒闌江月上,珠樹掛寒璧。” 宋 陸游 《秋夜獨過小橋觀月》詩:“乍圓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細鱗。” |
望舒 | 望舒 (漢語詞匯)望舒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wàng shū,基本意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為月駕車之神,借指月亮。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 飛廉 使奔屬。” 王逸 注:“ 望舒 ,月御也。別稱也作:明舒、素舒、圓舒。另外亦有仰望天空云卷云舒之意。 |
半規 | 半規 半規,讀音是bàn ɡuī,是一個詞語,指半圓形,有時借指太陽或月亮。 |
半規 | 半規 半規,讀音是bàn ɡuī,是一個詞語,指半圓形,有時借指太陽或月亮。 |
藏歷 | 藏歷 藏歷(藏文:?????? )是指中國藏族的傳統歷法。 早期藏歷:史料記載,公元前10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歷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幾百年過后,雍仲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確推算出冬至日歸時間,并以此作為一年初始,形成了節日及各種儀軌。現代藏族許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公元7世紀開始的吐蕃時期,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內地的歷法。11世紀出版《敏竹林歷書》,1206年西藏歷書名為《薩迦歷書》。 后期藏歷:1027年開始的時輪歷,已經在西藏流行一千多年,來源于《時輪經》里的天文知識。以繞迥紀年,60年為一周,以陰陽五行和十二生肖紀年,這與內地農歷的60甲子體系大體相同,例如2016年農歷丙申年在時輪歷稱為火猴年;但時輪歷的陰歷以月圓日為十五,初一與內地農歷的可能同一天或差一天,而且閏月的設置不同,有閏月的某年兩種初一相差一個月或一個月加一天。現有史書證明的藏族歷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歷書的編定已經趨于完善。 |
藏曆 | 藏歷 藏歷(藏文:?????? )是指中國藏族的傳統歷法。 早期藏歷:史料記載,公元前10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歷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幾百年過后,雍仲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確推算出冬至日歸時間,并以此作為一年初始,形成了節日及各種儀軌。現代藏族許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公元7世紀開始的吐蕃時期,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內地的歷法。11世紀出版《敏竹林歷書》,1206年西藏歷書名為《薩迦歷書》。 后期藏歷:1027年開始的時輪歷,已經在西藏流行一千多年,來源于《時輪經》里的天文知識。以繞迥紀年,60年為一周,以陰陽五行和十二生肖紀年,這與內地農歷的60甲子體系大體相同,例如2016年農歷丙申年在時輪歷稱為火猴年;但時輪歷的陰歷以月圓日為十五,初一與內地農歷的可能同一天或差一天,而且閏月的設置不同,有閏月的某年兩種初一相差一個月或一個月加一天。現有史書證明的藏族歷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歷書的編定已經趨于完善。 |
月亮門兒 | 辭典解釋月亮門兒 yuè liang ménr (變)?yuè liang mér ㄩㄝˋ ˙ㄌㄧㄤ ㄇㄣˊㄦ (變)?ㄩㄝˋ ˙ㄌㄧㄤ ㄇㄜˊㄦ 院墻上的圓月形的洞門,稱為「月亮門兒」。 |
落土 | 落土 指太陽或月亮下山 郭沫若 《女神·湘累》:“哦,太陽往那兒去了?我們好容易才盼到,我才望見他出山,我便盼不得他早早落土。” 沙汀 《困獸記》二五:“太陽已經落土,湯圓擔子已經上街了。”《小說選刊》1981年第2期:“月亮已經落土了,星星也都大多隱去。” |
半魄 | 半魄 拼音:bàn pò 注音: 半圓的月亮。 唐 張子容 《碧池望秋月》詩:“滿輪沉玉鏡,半魄落銀鉤。” |
太陰 | 太陰 (詞語概念)太陰,常指月亮,是月亮的別稱,現代很少人用來稱呼。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故月稱太陰。在中國民間也把太陰星君看成嫦娥。另外還有多個意思,如指極盛的陰氣,指北方或北極,指北方之神等。 中國人民對月亮的崇拜習俗,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是《尚書·堯典》,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天宗,地宗合為六宗。 |
圓魄 | 圓魄 圓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uán pò ,是指月亮。 |
太陰 | 太陰 (詞語概念)太陰,常指月亮,是月亮的別稱,現代很少人用來稱呼。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故月稱太陰。在中國民間也把太陰星君看成嫦娥。另外還有多個意思,如指極盛的陰氣,指北方或北極,指北方之神等。 中國人民對月亮的崇拜習俗,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是《尚書·堯典》,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天宗,地宗合為六宗。 |
凍輪 | 凍輪 凍輪,讀音為dòng lú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比喻又圓又明的月亮。 |
九規 | 九規 九規,古語,古指月亮運行的九道圓弧形的軌跡。 |
凍輪 | 凍輪 凍輪,讀音為dòng lú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比喻又圓又明的月亮。 |
九規 | 九規 九規,古語,古指月亮運行的九道圓弧形的軌跡。 |
晶盤 | 晶盤 晶盤,讀作 jīng pán,漢語詞語,是指月亮。 |
晶盤 | 晶盤 晶盤,讀作 jīng pán,漢語詞語,是指月亮。 |
月魄 | 月魄 《月魄》是指月初生或圓而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出自《漢武帝內傳》。 |
陰歷 | 陰歷 陰歷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在歷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于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歷(漢歷)。雖然,陰歷、農歷都俗稱古歷、漢歷、夏歷、舊歷,不過陰歷和農歷(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歷(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歷。 陰歷是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歷"、"夏歷"和"舊歷"等。 陰歷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于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恒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
陰曆 | 陰歷 陰歷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在歷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于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歷(漢歷)。雖然,陰歷、農歷都俗稱古歷、漢歷、夏歷、舊歷,不過陰歷和農歷(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歷(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歷。 陰歷是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歷"、"夏歷"和"舊歷"等。 陰歷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于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恒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
生光 | 生光 生光,指發出光輝。亦指日食或月食過程中的一種位置關系。 |
仲秋 | 仲秋 (節日)仲秋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八月,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
璧月 | 璧月 宋代有些詩人的作品,時有言意俱盡的弊端,比不上唐代的詩人。但這種評價是相對而言的。這首《璧月》詩詠常見之景,風格忱摯,寄托既明顯亦含蓄,是宋詩中能繼唐人一脈的作品。 月圓如璧,又現于暮山之上,而此時素娥的心事難以言說,“問應難”三字內涵很豐富。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心事原本不問也可知,而實際上已經問了,則心事有不易說或不能說之難。月有陰晴圓缺,是事物之常,原本不難說,若問人的心事,則往往難以啟齒。詩人以人間的事來質問天上的素娥,素娥自然是不能說了。 |
陰晴圓缺 | 陰晴圓缺 出自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日月潭 | 日月潭 (臺灣省第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位于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2(滿水位時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
月影 | 月影 (漢語詞語)“月影”顧名思義,指的是月下的影子。在古詩中曾有“對影成三人”,其中“三人”包括月、詩人以及詩人在月下的影子。詩人在花好月圓之時,舉目無親,內心十分的寂寞和孤獨,自己在月下的影子似乎已不是影子,而是自己的一位親人,一位能夠知己意的朋友。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一刻的孤單和彷徨,而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在月下的影子。因此,我覺得"月影"可以理解為一位“知心朋友或親人”或 是“孤獨彷徨”等相關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