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敬業的詞語
形容敬業的詞語:1. 職業精神;2. 忠誠職守;3. 專注工作;4. 盡職盡責;5. 勤勉工作;6. 不辭辛勞;7. 精益求精;8. 專業素養;9. 刻苦耐勞;10. 事業心強;11. 高效工作;12. 身體力行;13. 責任心強;14. 一心撲在工作上;15. 嚴謹認真;16. 工作熱情高漲;17. 全身心投入;18. 投入工作;19. 毫不懈怠;20. 專注于職業發展
形容敬業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敬業樂群 | 敬業樂群【解釋】敬業:專心于學業;樂群:樂于與好朋友相處。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出處】《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樂于與朋友探討學問 |
敬業樂羣 | 敬業樂羣【解釋】謂專心學業,樂與朋友相切磋。《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 孫希旦 集解引 朱熹 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羣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也。” |
敬業樂群 | 【解釋】謂專心學業,樂與朋友相切磋。《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孫希旦 集解引 朱熹 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于取益以輔其仁也。” |
敬業樂羣 | 【解釋】謂專心學業,樂與朋友相切磋。《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孫希旦 集解引 朱熹 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于取益以輔其仁也。” |
駱賓王 | 駱賓王 駱賓王(約公元619年—約公元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為其代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兵敗后,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了空門。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
駱賓王 | 駱賓王 駱賓王(約公元619年—約公元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為其代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兵敗后,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了空門。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
四其御史 | 四其御史 武則天當政時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為了培植親附勢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專營之徒乘機表忠獻媚,以求升遷,寧陵縣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個。當時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對抗武則天政權,郭弘霸在朝見武則天時便自告奮勇請求前去討伐徐敬業。武則天聽了十分高興,便授予他左臺監察御史,時人稱他為“四其御史”。 |
踐翟 | 踐翟 語本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踐元后于翚翟。"翚翟,皇后禮服上繪飾的雉類圖形。 |
龍漦 | 龍漦 1.古代傳說中神龍所吐唾沫。語本《國語·鄭語》:“夏之衰,有二神龍止于王庭。夏后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吉。及周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化為玄黿。后宮童妾遇之而孕,生褒姒。周幽王寵褒姒,欲殺申后所生太子而立褒姒子伯服,引起申戎之亂,西周因此而亡。”《史記·周本紀》:“共和之后,王室多故。檿弧興謠,龍漦作蠹。頹帶荏禍,實傾周祚。”后因喻女子禍國。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鷰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2.以指禍國殃民之女子。《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贊》:“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為穹昊,生此夔魖?” 明 許三階 《節俠記·憂國》:“鸞旗遠,鳳駕遷,龍漦居尊國運艱,這牝雞鼓翼司晨,那雄狐肆志滔天。” 清 張篤慶 《明季詠史》之二:“鶴禁無人瞻少海,龍漦有釁在昭陽。” |
徘徊歧路 | 徘徊歧路【解釋】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出處】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示例】若其眷戀窮城,~,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踐翟 | 踐翟 語本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踐元后于翚翟。"翚翟,皇后禮服上繪飾的雉類圖形。 |
查慎行 |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浙江杭州府海寧縣袁花人。清代詩人,為"清初六家"之一,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 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 王漁洋曰:“夏重詩,黃晦木先生常比之劍南。余謂以近體論,劍南奇創之才,夏重或遜其雄,夏重綿至之思,劍南亦未之過,當與古人爭勝毫釐。若五七言古體,夏重麗藻絡繹,宮商抗墜,往往有陳后山、元遺山之風。”沈歸愚曰:“施注蘇詩,行世久矣,敬業補所未及,兼多駁正。所為詩,得力于蘇,意無勿申,辭無勿達。或以少蘊藉議之,然視外強中乾,襲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查慎行詩學蘇軾、陸游,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
豺狼成性 | 豺狼成性【解釋】象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出處】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氏檄》:“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示例】此人梟獍為心,~,誠然王法所不容。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近義詞】喪盡天良、慘無人道【反義詞】樂善好施【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陰險狠毒的壞人 |
龍漦 | 龍漦 1.古代傳說中神龍所吐唾沫。語本《國語·鄭語》:“夏之衰,有二神龍止于王庭。夏后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吉。及周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化為玄黿。后宮童妾遇之而孕,生褒姒。周幽王寵褒姒,欲殺申后所生太子而立褒姒子伯服,引起申戎之亂,西周因此而亡。”《史記·周本紀》:“共和之后,王室多故。檿弧興謠,龍漦作蠹。頹帶荏禍,實傾周祚。”后因喻女子禍國。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鷰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2.以指禍國殃民之女子。《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贊》:“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為穹昊,生此夔魖?” 明 許三階 《節俠記·憂國》:“鸞旗遠,鳳駕遷,龍漦居尊國運艱,這牝雞鼓翼司晨,那雄狐肆志滔天。” 清 張篤慶 《明季詠史》之二:“鶴禁無人瞻少海,龍漦有釁在昭陽。” |
敬業精神 | 辭典解釋敬業精神 jìng yè jīng shén 敬守職事并認真負責的精神。 如:「他風雨無阻,勤奮工作的敬業精神,深獲上司賞識。」德語 Arbeitsbewusstsein (S)?法語 éthique et conscience professionnelle |
敬業 | 辭典解釋敬業 jìng yè 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認真負責。 如:「他的敬業態度令人敬佩。」英語 to be dedicated to one's work, to respect one's work德語 flei?ig, hart arbeitend (Adj)?法語 se consacrer à son travail, respecter son travail |
避火浴血 | 辭典解釋避火浴血 bì huǒ yù xuè 唐李?縱火焚林,欲殺徐敬業,敬業知無所遁,遂殺馬剖腹,藏臥其中,并因而全身染滿馬血,得以免遭火難,安然無恙的故事。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二.語資》。 |
祗事 | 1.恭敬事奉;敬于其事。 2.敬業盡職。 |
棠梨 | 棠梨 李時珍說:棠梨,是一種野梨,處處山林都有。塒比梨樹小,葉邊都有鋸齒。二月開白花,霜后可吃。棠梨樹與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紅、白兩種。 它的葉味微苦,嫩時烘熟,用水淘凈后,可加油、鹽調食,或蒸曬后當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曬干磨面作燒餅充饑。 味酸、甘,澀,性寒,無毒。 燒束吃,止滑痢。 主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將一把枝葉同二兩木瓜煎汁,細呷。 落葉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黑褐色,被絨毛,有時具刺。 喜光,稍耐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堿性土中也能生長。深根性。具抗病蟲害能力。生長較慢。 野生于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分布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甘肅、陜西、遼寧等地。常用來做梨樹嫁接的砧木。 【異名】杜、甘棠(《詩經》),杜梨(陸璣《詩疏》),杜棠(《爾雅》郭璞注),野梨(《綱目》),土梨(《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實。 【化學成分】果實含糖量19.62%,水分50.93%。葉含綠原酸、異綠原酸、新綠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質。 【性味】酸甘,寒。 ①《救荒本草》:"味甘酸。" ②《綱目》:"酸甘澀,寒,無毒。" ③《玉楸藥解》:"味酸,性澀微寒。" 【歸經】《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斂肺,澀腸。治咳嗽,瀉痢。 ①《綱目》:"燒食止滑痢。" ②《玉楸藥解》:"收腸斂肺,止泄除嘔。" 棠梨的果實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③《中華本草》: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消食。主咳嗽,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⒈陸璣《詩疏》:甘棠,今棠梨,赤棠也,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 ⒉《救荒本草》:棠梨樹,今處處有之,生荒野中。葉似蒼術葉,亦有團葉者,有三叉葉者,葉邊皆有鋸齒,又似女兒茶葉,其葉色頗白。開白花,結棠梨如小楝子大。 ⒊《綱目》: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澀者杜,甘者棠。杜者澀也,棠者糖也,三說俱通,末說近是。棠梨,野梨也。霜后可食,其樹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種。 ⑴肺熱咳嗽,干咳無痰:取鮮果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天三次。 ⑵急慢性咽喉炎:鮮果90克或干果60克,去皮后慢慢嚼服,連服3天。 ⑶瀉痢不止:鮮果90克,炭火烘至微焦,趁熱去皮吃,每天3次。 ⑷勞累過度,手足無力,全身酸痛:鮮果60克,搗爛后加米酒3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或以干品250克,米酒1000克,浸泡10天,即成棠梨酒,每天服50克,效果明顯。 ⑸反胃吐食:取葉油炒去刺,研為末,每天早晨起床后以酒送服5克。 通常作栽培梨的砧木,也可直接作園林樹木栽植。花白色,樹形美,耐粗放管理。 甘棠又稱為棠梨,因常常野生于荒郊、山腳、路旁,所以人們常常叫它野梨。它果小、味道酸澀,并不是味美之果,人們一般把它當做嫁接各種梨樹的砧木。但2000年來中國文學作品中常常詠頌它,這又是為何?這得從《詩經》中的一首說起。 《詩經·國風-召南》中寫道: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這首詩里提到的召伯就是召公。 召公和周公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滅商紂三年后去世,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當時才十二歲,于是就由召公和周公共同輔佐成王。成王繼位不久,弟弟管叔、蔡叔與紂王兒子武庚在殷商故地發動叛亂。周公用了三年時間平定了叛亂,為穩固東方,他就在東邊建立一個新的都城叫做洛邑(現在的洛陽)。這樣周王朝就有兩個都城,西部是鎬京(今陜西長安縣西北),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從此以后周公、召公分陜而治,陜縣(現屬河南三門峽市)以西由召公治理,東則歸周公。 召公有著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他治陜期間時常下鄉體恤民情。一次在鄉間處理民事,當地官吏就讓百姓騰出房子讓他休息,并準備豐盛宴席款待他。他立即阻止,說道:“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他就在甘棠樹下露宿,并食自己攜帶的干糧,做到了不擾民,不驚民。 召公經常在甘棠樹下受理民事,聽百姓訴訟,判決刑獄。他秉公而斷,不避權貴,讓人民再沒有冤屈。自古至今,聽訟決獄大多為民事,其常為土地、婚姻、爭執、財產。就是這種民事常常比殺人、搶盜等更難決斷,因為公平二字在權貴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權貴多以權勢欺壓百姓,使百姓有冤不能訴,有屈不能聲,能在民事訴訟上做到真正的公平,真是難得。 召公治理陜地使當地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于是召公死后,人們銘記他的政績,懷念甘棠樹,就寫下甘棠的詩篇,廣為唱頌。就是開篇提到的那首。它的意思是:“美麗的甘棠樹,不要剪它枝葉,不要砍伐它,因為召公照顧過它,讓它青翠茂盛。挺拔的甘棠樹,不要傷害它,召公在這里休息過。可愛的甘棠樹,不要攀折它,召公在這里聽問政事。” 自此以后人們常常就用“甘棠”稱頌賢吏,以贊揚他們的德政和對民情的體恤。 唐朝駱賓王在武則天當政時任侍御史,他上書縱論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則天,被捕下獄。在被囚之所,駱賓王時常望著窗外景色(武則天雖囚駱賓王,但并沒有為難他,給他好的食宿條件,否則他會和其他囚徒一樣住在暗室,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他看到窗外秋蟬,就寫下一篇《獄中詠蟬》,以蟬的高潔為自己力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他在詩序中,提到所囚之地西邊就是法廳(審決刑獄的官廳),那里有幾棵槐樹,而秋蟬并沒有在上面嗚叫,它嗚叫的地方應該是召公的甘棠樹。駱賓王認為他就是那秋蟬,只有甘棠樹才聽得懂它的明辯。 武則天看到駱賓王所作之后,很快就把他放了出來。武則天廢中宗自立后,駱賓王就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并寫下那篇著名的《討武氏檄》。上面寫道“狐媚偏能惑主”(如同狐貍精那樣迷惑皇帝),“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就如蛇蝎心腸,豺狼一般野性)。不過武則天看后并沒有大怒,而是感嘆日:“宰相安得失此人?” 駱賓王寄托甘棠樹為他辯明清白,白居易則以“沒有甘棠”來借喻沒有德政。他在杭州任刺史多年,雖盡心竭力,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百業依然凋敝不堪。他被迫離任之時,所治百姓感恩于他,無論老少皆提壺擺筵為他餞行,他感動不已,寫下一篇《別州民》: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今春增筑錢塘湖堤,貯水以防天旱,故云。] 白居易感嘆,沒有甘棠樹,何以能訴說自己清白。淚不由得灑落。稅多讓人們貧苦,加上天旱,百姓就多疾苦。于是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并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如何蓄水泄水,認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就不會受旱災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在詩中,他認為“自己無法改變人們的苦難,只能留下一湖水,為百姓解救荒年”。但就是這一湖水,也使得百姓對他感恩萬分。 在寒食時節,白居易去郊外祭奠故友。看到甘棠花白,隨風飄蕩就如空中飛舞的紙錢,心中不由悲苦萬分。他寫下一首《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 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在甘棠花舞動的時節,自居易將被貶南國。看到故友之墓,想到自己要遠赴千里之外,眼淚不由涌下。甘棠也許會帶走一些自己的愁緒。 白居易詩句提到甘棠的地方還很多,他渴望著百姓安居樂業,自己能施展抱負,能過上召公治理陜地那樣的平穩、安定生活。這種思想不僅是白居易,許多文人也通過歌頌甘棠來表達自己情懷。唐宋詩詞提到甘棠的詩詞就有一百多首,在《全漢文》、《全唐文》等文集中贊嘆甘棠的詩詞更多。甘棠雖不是美味之果,但卻是一個類似桃源的象征,它給予人們眾多渴望,無怪人們都詠嘆它。 |
鴻基 | 鴻基 鴻基合創科技,以優良的品質、優質的服務、優惠的價格、準時的交期,在國際同行享有盛譽,產品暢銷國際市場。 鴻基合創科技本著“客戶至上,品質第一”的經營理念及“團結、敬業、務實、創新”的企業文化不斷達成客戶期望,持續公司經營發展。我們的品質政策是“全面品管、貫徹制度、提供客戶需求的產品;全員參與、及時處理、以達成零缺點的目標”。超前創新,追求尖端技術,全新的設計理念;永不滿足在國際同行中的領先地位,是鴻基合創永恒的目標。 |
鴻基 | 鴻基 鴻基合創科技,以優良的品質、優質的服務、優惠的價格、準時的交期,在國際同行享有盛譽,產品暢銷國際市場。 鴻基合創科技本著“客戶至上,品質第一”的經營理念及“團結、敬業、務實、創新”的企業文化不斷達成客戶期望,持續公司經營發展。我們的品質政策是“全面品管、貫徹制度、提供客戶需求的產品;全員參與、及時處理、以達成零缺點的目標”。超前創新,追求尖端技術,全新的設計理念;永不滿足在國際同行中的領先地位,是鴻基合創永恒的目標。 |
何為 | 何為 (著名作家)原名何敬業,1922年4月19日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浙江定海,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狀元橋旁的橫弄堂,中共黨員。1943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上海《文匯報》記者,上海電影文學研究所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輯,江南電影制片廠編輯,福建省電影制片廠編輯組長,福建省文聯、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顧問,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 何為 (詞語解釋)何為是個詞語,釋義是為什么,何故。出自《國語·魯語下》。 |
天亮 | 天亮 (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主持人)天亮,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人,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國際時訊》 、《午夜新聞》兩檔欄目的主持人。在大四時因主持央視名牌欄目《東方時空》而為觀眾熟悉。她的敬業以及大膽嘗試的精神感動了中央電視臺另外一位著名的主持人魯健,2004年的3月,兩人低調完婚。天亮是中央電視臺優秀主持人之一。 天亮 (詞語概念)天亮是太陽快要露出地平線時天空發出光亮。 |
小集 | 小集 小集:詞語結束 小集:陸游創作五言詩作 小集 (詞語結束)(1).小會聚。 晉 王羲之 《與人書》:“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后能果。”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戲劇》:“南都萬歷以前,公侯與縉紳及富家,凡有讌會小集,多用散樂。”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帖子上是:‘明日湖亭一厄小集,候教。 胡縝拜訂。’” (2).部分作品積聚成的書冊。一般篇幅較少。 宋 陳亮 《陳春坊墓志銘》:“取前代儲君事鈔成小集,暇日從容獻之,聽知所擇,以為東宮德業之候。”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右盛 唐 三十馀家。《宋史》尚存其半,《通考》僅三之一,而間溢小集數家。” 清 查為仁 《蓮坡詩話》:“家伯初白老人 ……所著《敬業堂集》,中分小集,多至十馀種。” |
工作倫理 | 辭典解釋工作倫理 gōng zuò lún lǐ 各行各業的人員在職場中對其所任工作應遵循的規范。包括服從、守紀、敬業、保密、惜物、廉潔、誠信、合作、服務等。 |
班聲 | 班聲 bān shēng 班聲 原指班馬之鳴聲,亦泛指馬嘶。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又叫《討武氏檄》):“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清 吳偉業 《送朱遂初》詩之二:“清秋柳陌響朱輪,帳下班聲到近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雙噬》:“班聲亂嘶,萬幕連云起。” |
班聲 | 班聲 bān shēng 班聲 原指班馬之鳴聲,亦泛指馬嘶。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又叫《討武氏檄》):“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清 吳偉業 《送朱遂初》詩之二:“清秋柳陌響朱輪,帳下班聲到近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雙噬》:“班聲亂嘶,萬幕連云起。” |
徐敬業 | 辭典解釋徐敬業 xú jìng yè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徐?之孫,有勇名,屢從?征伐,襲英國公爵,坐事貶柳州司馬。后與駱賓王等共討武后,兵敗,為其部下所殺。 |
石鼓書院 | 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Shigu Academy),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 唐代處士李寬步李泌后塵奔南岳而來,見石鼓山林木蔥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環繞,遂結廬讀書其上,創建中國古代最早的書院,是謂石鼓書院之始建。 宋太宗趙光義賜名“石鼓書院”。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 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與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 石鼓書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 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于日軍炮火。2006年,衡陽市人民政府恢復清代格局,重建石鼓書院。 |
鼓箏 | 鼓箏 gǔ zhēng 鼓箏 (1).彈箏。《后漢書·呂布傳》:“ 布 疑其圖己,乃使人鼓箏於帳中,潛自遁出。夜中兵起,而 布 已亡。”《新唐書·列女傳·樊彥琛妻魏》:“ 彥琛 卒,值 徐敬業 難,陷兵中。聞其知音,令鼓箏。” (2).草名。又名結縷。貼地蔓生,根如線相結。《爾雅·釋草》“傅,橫目” 晉 郭璞 注:“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忘憂 長樂 ,桃杷鼓箏。” |
痕痕 | 痕痕 痕痕,女,上海人,作為《最小說》的文字總監,最世文化副總經理,痕痕可以說“閱文無數”,經由她手發掘的作者,在《最小說》上人氣爆棚,由她負責的單行本,在全國暢銷書排行榜上高居前位。對于這樣的一個身份特殊的“作者”,我們無須贅述她對文字的領悟和感知,對文字的審美與創作;我們在《痕記》中看到 的,是她身為一個編輯的敬業精神,和作為一個作者在創作時的認真和誠意。這個名為“感同身受”的東西,已經足以每一個人。我們迫不及待地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的編輯,推薦給每一個他們負責的作者,推薦給熱愛編輯工作、并且夢想成為其中一員的人,推薦給所有熱愛寫作,渴望被伯樂賞識的創作者們。代表作:《痕記》。 |
樂職 | 樂職 樂職,漢語詞匯。 拼音:lè zhí 釋義:1、快樂工作、愛崗敬業的意思;2、詩篇名;3、宣傳語;4、網站名。 |
群然 | 群然 協和一致;共同 《大戴禮記·四代》:“子曰:羣然、戚然、頤然、睪然。” 王聘珍 解詁:“羣然者,《論語》曰‘羣而不黨’、《學記》曰‘敬業樂羣’是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格局》:“迨其文成矣,其書傳矣,天下后代,既羣然知之,復羣然稱許而贊嘆之矣。” 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有人焉,采其議論而高其風節,羣然興起,推而挽之,以待澄清之一日。” |
算博士 | 算博士 算博士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戲稱,因其善于以數字為對而得名。駱賓王(約627—約684李秉乘對谷照月有意思) 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后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后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 |
筒子樓 | 筒子樓 (住宅格局)“筒子樓”建筑又稱赫魯曉夫樓,一條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單間。因為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故名“筒子樓”。同名電視劇《筒子樓》,由導演安戰軍執導,這是一個真實體現敬業精神的故事,這是一個讓京劇界人士捫心自問的故事,戲里戲外悲喜交集,反映了一群為京劇而生的演員們在大時代中的窘迫與掙扎。 |
途中 | 途中 (詞語)楊炯因從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征討武則天而受株連,于公元685年(垂拱元年),被貶為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司法參軍。《途中》這首五言排律詩,大概就是作于前往梓州的路途中,抒發遠行懷鄉的哀愁和畏讒懼謗的憂思。 |
言猶在耳 | 言猶在耳【解釋】猶:還。說的話還在耳邊。比喻說的話還清楚地記得。【出處】《左傳·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在耳。”【示例】~,忠豈忘心。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近義詞】念念不忘、記憶猶新、余音繞梁【反義詞】置之腦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對別人的話印象很深 |
以逸擊勞 | 以逸擊勞【解釋】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出處】《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為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示例】敬業畏直搗江都,必將邀我中路,吾今乘勝進,又~,破之必矣! ◎《新唐書·魏元忠傳》 |
異象 | 異象 (漢語詞語)異象:一種作為神啟示媒介的奇異或不平常的景象。神曾藉異象向舊約時代的先知和新約時代的使徒傳達他的旨意。此種景象指候看到的特別現象或今世不存在的事物,或某種經歷的奇異境界,在其間所得到的神的啟示。 異象的涵義既包括超自然的異象,也包括在潛意識中的一種超理性的領悟,乃至出自理性的一種遠象或遠見;并由此發生對上帝旨意與圣工的一種托付,一種負擔,一種使命感,一種獻身敬業精神。 |
江輪 | 江輪 江 輪,女,煙臺市芝罘區幸福街道幸福社區居委會主任。江輪愛崗敬業,勤奮學習,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努力研究社區工作特點。在她的帶領下,幸福社區已經建設成為省級規范化社區,并先后獲得了“國家級體育俱樂部”、“省級文明社區”、“省級科普示范社區”、“煙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煙臺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單位”、“煙臺市先進黨員活動室”、 “煙臺市文明社區”、“煙臺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
人品 | 人品 (漢語詞匯)人品,漢語詞匯。 拼音:rén pǐn 釋義:人的品質,人的品格。 人品,意思是人的品性道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或傾向。對人要慷慨大方,寬以待人;對國家要愛崗敬業,忠誠熱愛。 |
甘剝剝 | 敬業清廉。 |
鮮車 | 鮮車 xiān chē 裝飾華麗的車子。 《后漢書·獨行傳·向栩》:“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而 栩 更乘鮮車,御良馬,世疑其始偽。” 唐 徐敬業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瑯邪城》詩:“鮮車騖華轂,汗馬躍銀鞍。” |
勞工教育 | 辭典解釋勞工教育 láo gōng jiào yù 為增進勞工生活知識、發揮敬業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培養工會干部等所實施的教育。范圍包括知能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工會教育四種。 |
離經斷句 | 離經斷句 lí jīng duàn jù ㄌㄧˊ ㄐㄧㄥ ㄉㄨㄢˋ ㄐㄨˋ 離經斷句(離經斷句) 分析經籍義理,讀斷文句。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冊文》:“爰初敬業,離經斷句,奠爵崇師,卑躬待傅。”參見“ 離經辨志 ”。 |
一探究竟 | 一探究竟 2014年,吉林衛視即將重磅推出全國首檔大型生活實驗求證類節目《一探究竟》。節目中將有敬業的實驗探員調查體驗,還原真相!更有獨一無二的超大實驗場面驚險刺激,奪人眼球!汽車爆胎、剎車失靈時,我們如何10秒自救?地震來襲,我們應該如何逃生?煙花爆竹到底有多大殺傷力?家用電器為何會發生離奇爆炸?《一探究竟》將真刀實槍,現場比劃,尋找答案。 |
離經辨志 | 【解釋】離:指斷句;經:指儒家經書;辨:明察;志:志向。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出處】《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風云變色 | 風云變色【解釋】比喻局勢的變化巨大。 唐 駱賓王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喑嗚則山嶽崩頽,叱咤則風雲變色。” 姚華 《曲海一勺·述旨》:“及有非常之變,則紀律蕩然,一時才俊,失所依據,斤斧自操,聰明所結,足使風雲變色,河嶽異彩。” |
轉禍爲福 | 【解釋】把禍患變為幸福。指把壞事變成好事。【出處】《戰國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示例】天下事非大善不能~,非大惡亦不能轉福為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近義詞】轉危為安、轉災為福【反義詞】轉福為禍【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畫計 | 畫計 huà jì 畫計 謀畫。亦指籌謀計策。《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翕侯 趙信 為單于畫計,常以為 漢 兵不能度幕輕留。”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 裴炎 為中書令,時 徐敬業 欲反,令 駱賓王 畫計,取 裴炎 同起事。”《明史·林潤傳》:“以事之 南豐 ,寇猝至,為畫計卻之。” |
百身何贖 | 百身何贖【解釋】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贖:抵。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出處】《詩經·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示例】一見無期,~。 ◎南朝·梁·劉令嫻《祭夫徐敬業文》【近義詞】百身莫贖【語法】復句式;作主語、分句;用于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悲痛 |
離經辨志 | 離經辨志【解釋】離:指斷句;經:指儒家經書;辨:明察;志:志向。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出處】《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言猶在耳 | 【解釋】猶:還。說的話還在耳邊。比喻說的話還清楚地記得。【出處】《左傳·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在耳。”【示例】~,忠豈忘心。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近義詞】念念不忘、記憶猶新、余音繞梁【反義詞】置之腦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對別人的話印象很深 |
公訴人 | 公訴人 公訴人:漢語詞語 公訴人:2016年中國拍攝電影 公訴人 (漢語詞語)公訴人是指不用當事人而是由國家司法機關來直接提起訴訟,在中國主要由人民檢察院的司法人員來擔任,也就是說,在人民檢察院擔任訴訟的人,就是公訴人。引 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進行訴訟監督是檢察機關公訴部門的基本職能;公訴工作,既是一門充滿斗爭藝術的檢察官工作,更是檢察機關的一項門面工作;公訴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檢察機關的形象代言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公訴人,就要爭做“學習型、敬業型、實干型”的公訴人。 |
轉禍為福 | 【解釋】把禍患變為幸福。指把壞事變成好事。【出處】《戰國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示例】天下事非大善不能~,非大惡亦不能轉福為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近義詞】轉危為安、轉災為福【反義詞】轉福為禍【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轉禍為福 | 轉禍為福【解釋】把禍患變為幸福。指把壞事變成好事。【出處】《戰國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示例】天下事非大善不能~,非大惡亦不能轉福為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近義詞】轉危為安、轉災為福【反義詞】轉福為禍【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束儀 | 束儀 shù yí 束儀(束儀) 奉師的酬禮。束,束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 河間 徐生 ,設教於 恩 。臘初歸,途遇一叟……叟曰:‘ 敬業 姓 施 ,有舍甥延求明師……君如茍就,束儀請倍於 恩 。’” |
六尺之孤 | 六尺之孤【解釋】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個子未長高;孤:死去父親的小孩。指沒有成年的孤兒。【出處】《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示例】一抔之土未干,~何托?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
鼓箏 | 鼓箏 gǔ zhēng ㄍㄨˇ ㄓㄥ 鼓箏 (1).彈箏。《后漢書·呂布傳》:“ 布 疑其圖己,乃使人鼓箏于帳中,潛自遁出。夜中兵起,而 布 已亡。”《新唐書·列女傳·樊彥琛妻魏》:“ 彥琛 卒,值 徐敬業 難,陷兵中。聞其知音,令鼓箏。” (2).草名。又名結縷。貼地蔓生,根如線相結。《爾雅·釋草》“傅,橫目” 晉 郭璞 注:“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忘憂 長樂 ,桃杷鼓箏。” |
掩袖 | 辭典解釋掩袖 yǎn xiù 以袖遮口,低聲細語,不欲人知。 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