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的詞語
li的詞語:離開、理解、力量、利益、禮儀、歷史、立場、麗江、力爭上游、力不從心、理性、立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禮尚往來、理論、里程碑、靈魂、利落、力挽狂瀾。
li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瘤子 | 瘤子 腫瘤,細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發生了改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單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局部的腫塊。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對機體的危害性的不同,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前者生長緩慢,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不發生轉移,對人體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長迅速,可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還會產生有害物質,破壞正常器官結構,使機體功能失調,威脅生命。另可參見【瘤】【腫瘤】。 腫瘤細胞核的多形性肉眼觀腫瘤的形態多種多樣,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的良惡性。 1)腫瘤的數目和大小 腫瘤的數目、大小不一。多為一個,有時也可為多個。腫瘤的大小與腫瘤的性質(良性、惡性)、生長時間和發生部位有一定關系。生長于體表或較大體腔內的腫瘤有時可生長得很大,而生長于密閉的狹小腔道內的腫瘤一般較小。腫瘤極大者,通常生長緩慢,多為良性;惡性腫瘤生長迅速,短期內即可帶來不良后果,因此常長不大。 2)腫瘤的形狀:腫瘤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息肉狀(外生性生長)、乳頭狀(外生性生長)、結節狀(膨脹性生長)、分葉狀(膨脹性生長)、囊狀(膨脹性生長)、浸潤性包塊狀(浸潤性生長)、彌漫性肥厚狀(外生伴浸潤性生長)、潰瘍狀伴浸潤性生長。形狀上的差異與其發生部位、組織來源、生長方式和腫瘤的良惡性密切相關。 3)腫瘤的顏色:一般腫瘤的切面呈灰白或灰紅色,視其含血量的多寡、有無出血、變性、壞死等而定。有些腫瘤會因其含有色素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根據腫瘤的顏色推斷為何種腫瘤。如脂肪瘤呈黃色,惡性黑色素瘤呈黑色,血管瘤呈紅色或暗紅色。 4)腫瘤的硬度:與腫瘤的種類、腫瘤的實質與間質的比例及有無變性、壞死有關。實質多于間質的腫瘤一般較軟;相反,間質多于實質的腫瘤一般較硬。瘤組織發生壞死時較軟,發生鈣化或骨化時則較硬。脂肪瘤很軟,骨瘤很硬。 腫瘤的組織結構多種多樣,但所有的腫瘤的組織成分都可分為實質和間質兩部分。 1)腫瘤的實質:腫瘤實質是腫瘤細胞的總稱,是腫瘤的主要成分。它決定腫瘤的生物學特點以及每種腫瘤的特殊性。通常根據腫瘤的實質形態來識別各種腫瘤的組織來源,進行腫瘤的分類、命名、和組織學診斷,并根據其分化成熟程度和異型性大小來確定腫瘤的良惡性和腫瘤的惡性程度。 2)腫瘤的間質:腫瘤的間質成分不具特異性,起著支持和營養腫瘤實質的作用。一般由結締組織和血管組成,間質有時還具有淋巴管。通常生長比較快的腫瘤,其間質血管一般較豐富而結締組織較少;生長緩慢的腫瘤,其間質血管通常較少。此外,腫瘤往往有淋巴細胞等單核細胞浸潤,這是機體對腫瘤組織的免疫反應。此外,在腫瘤結締組織中還可以見到纖維母細胞和肌纖維母細胞。 纖維母細胞具有纖維母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雙重特點,這種細胞即能產生膠原纖維,又具有收縮功能,可能對腫瘤細胞的浸潤有所限制,這種細胞的增生可以解釋乳腺癌的乳頭回縮,食管癌和腸癌所導致的腸管僵硬和狹窄。 人的任何部位、任何組織、任何器官幾乎都可發生腫瘤,因此腫瘤的種類繁多,命名也很復雜。腫瘤的命名一般根據其組織發生即組織來源(分化方向)和生物學行為來命名。 良性瘤在其來源組織名稱后加一“瘤”字,如纖維瘤、腺瘤,含有腺體和纖維兩種成分的腫瘤則稱為纖維腺瘤。有時還可結合形態特點來命名,如乳頭狀囊腺瘤。 惡性腫瘤一般亦可根據組織來源命名,來源于上皮組織的統稱為“癌”,如鱗狀細胞癌、腺癌。來源于間葉組織稱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有少數腫瘤不按上述原則進行命名,如有些來源于幼稚組織和神經組織的惡性腫瘤稱為母細胞瘤,如神經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等。但少數情況則為良性,如肌母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和骨母細胞瘤。有些惡性腫瘤由于成分復雜或由于習慣沿襲,在腫瘤的名稱前加惡性,如惡性畸胎瘤、惡性腦膜瘤、惡性神經鞘瘤等。有些腫瘤冠以人名,如尤文瘤、何杰金淋巴瘤。或按腫瘤細胞的形態命名,如骨巨細胞瘤、肺燕麥細胞癌。 通常以組織發生為依據,每一類別又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及其對機體影響的不同而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 腫瘤組織無論在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上,都與其發源的正常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種差異稱為異型性(atypia)。腫瘤組織異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腫瘤組織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在此指腫瘤的實質細胞與其來源的正常細胞和組織在形態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異型性小者,說明它和正常組織相似,腫瘤組織成熟程度高(分化程度高);異型性大者,表示瘤組織成熟程度低(分化程度低)。區別這種異型性的大小是診斷腫瘤,確定其良、惡性的主要組織學依據。惡性腫瘤常具有明顯的異型性。 由未分化細胞構成的惡性腫瘤也稱為間變性腫瘤。間變(anaplasia)一詞的原意是指“退性發育”,即去分化,指已分化成熟的細胞和組織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狀態。現已知,絕大部分的未分化的惡性腫瘤起源于組織中的干細胞喪失了分化能力,而并非是已經分化的特異細胞去分化所致。在現代病理學中,間變指的是惡性腫瘤細胞的缺乏分化。間變性的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多形性(pleomorphism,即瘤細胞彼此在大小和形狀上的變異)。因此,往往不能確定其組織來源。間變性腫瘤幾乎都是高度惡性的腫瘤,但大多數惡性腫瘤都顯示某種程度的分化。 良性腫瘤瘤細胞的異型性不明顯,一般都與其發源組織相似。因此,這種腫瘤的診斷有賴于其組織結構的異型性。例如纖維瘤的細胞和正常纖維細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與正常纖維組織不同,呈編織狀。惡性腫瘤的組織結構異型性明顯,瘤細胞排列更為紊亂,失去正常的排列結構層次。例如,從纖維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纖維肉瘤,瘤細胞很多,膠原纖維很少,排列很紊亂,與正常纖維組織的結構相差較遠;從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腺癌,其腺體的大小和形狀十分不規則,排列也較亂,腺上皮細胞排列緊密重疊或呈多層,并可有乳頭狀增生。 良性腫瘤細胞的異型性小,一般與其發源的正常細胞相似。惡性腫瘤細胞常具有高度的特異性,表現為以下特點: 1.瘤細胞的多形性即瘤細胞形態及大小不一致。惡性腫瘤細胞一般比正常細胞大,各個瘤細胞的大小和形態又很不一致,有時出現瘤巨細胞。但少數分化很差的腫瘤,其瘤細胞較正常細胞小、圓形,大小也比較一致。 2.核的多形性 即瘤細胞核的大小、形狀及染色不一致。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肥大),胞核與細胞漿的比例比正常增大(正常為1:4~6,惡性腫瘤細胞則接近1:1),核大小及形狀不一,并可出現巨核、雙核、多核或奇異形的核,核染色深(由于核內DAN增多),染色質呈粗顆粒狀,分布不均勻,常堆積在核膜下,使核膜顯得增厚。核仁肥大,數目也常增多(可達3~5個)。核分裂像常增多,特別是出現不對稱性、多極性及頓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時,對于診斷惡性腫瘤具有重要的意義。惡性腫瘤細胞的核異常改變多與染色體呈多倍體(polyploidy)或非整倍體(aneuploidy)有關。 3.胞漿的改變 由于胞漿內核蛋白體增多,胞漿呈嗜堿性。并可因為瘤細胞產生的異常分泌物或代謝產物而具有不同特點,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質、角質和色素等。 上述瘤細胞的形態,特別是胞核的多形性常為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在區別良惡性腫瘤上有重要意義。 4.腫瘤細胞超微結構的異型性由于腫瘤類型不同,瘤細胞的超微結構亦有差異。一般說來,良性腫瘤細胞的超微結構基本上與其起源細胞相似。惡性腫瘤細胞根據分化的高低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異型性。總的說來,惡性腫瘤細胞的核通常絕對或相對明顯增大,核膜可有內陷或外凸,從而使核形不規則甚至形成怪形核。核仁體積增大,數目增多,形狀亦可不規則,位置往往靠邊。染色質可表現為異染色質增加,凝集成塊狀散在或(和)邊集在核膜下。此即光鏡下所見的深染核和核膜增厚;也可表現為常染色質為主,即光鏡下所見染色質呈細顆粒狀的淡染核。胞漿內的細胞器常有數目減少、發育不良或形態異常,這在分化低的惡性腫瘤細胞更為明顯。胞漿內主要見游離的核蛋白體,而其他細胞器大為減少。說明瘤細胞主要合成供自身生長的蛋白質,而喪失其分化的功能,這與瘤細胞生長迅速和惡性程度高有關。溶酶體在侵襲性強的瘤細胞中常有增多,它可釋放出大量水解酶,為瘤細胞的浸潤開路。細胞間連接常有減少,這在分化低的癌更為突出。可引起細胞間粘著松散,有利于細胞浸潤生長。有些在一般情況下在細胞膜表面無微絨毛的瘤細胞也可出現一些不規則微絨毛,這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但有礙于細胞間的緊密接觸,從而減弱接觸抑制,有利于細胞增殖和浸潤。瘤細胞的排列結構在分化低的腫瘤也可喪失其原具有的特征改變,例如腺癌細胞可失掉形成腺體的特征而呈彌散排列。因此,惡性腫瘤的超微結構異型性的改變,除了瘤細胞本身的改變外,還可有排列結構的改變。 腫瘤組織比正常組織代謝旺盛,尤以惡性腫瘤理更為明顯。其代謝特點與正常組織相比并無質的差別,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細胞分化不成熟和生長旺盛。 腫瘤組織合成DNA和RNA的聚合酶活性均較正常組織高,與此相應,核酸分解過程明顯降低,故DNA和RNA的含量在惡性腫瘤細胞均明顯增高。DNA與細胞的分裂和繁殖有關,RNA與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及生長有關。因此,核酸增多是腫瘤迅速生長的物質基礎。 腫瘤組織的蛋白質合成及分解代謝都增強,但合成代謝超過分解代謝,甚至可奪取正常組織的蛋白質分解產物,合成腫瘤本身所需要的蛋白質,結果可使機體處于嚴重消耗的惡病質(cachexia)狀態。腫瘤的分解代謝表現為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的過程增強,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則減弱,可使氨基酸重新用于蛋白質合成。這可能與腫瘤生長旺盛有關。腫瘤組織還可以合成腫瘤蛋白,作為腫瘤特異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有的腫瘤蛋白與胚胎組織有共同的抗原性,亦稱為腫瘤胚胎性抗原。例如肝細胞癌能合成胎兒肝細胞所產生的甲種胎兒蛋白(AFP),此外,卵巢、睪丸含有卵黃囊結構的生殖細胞腫瘤患者血中AFP也有升高;內胚層組織發生的一些惡性腫瘤如結腸瘤、直腸癌等可產生癌胚抗原(CEA);胃癌可產生胎兒硫糖蛋白等。雖然這些抗原并無腫瘤特異性,也不是腫瘤所專有,但檢查這些抗原,并結合其他改變可幫助診斷相應的腫瘤和判斷治療后有無復發。 腫瘤組織酶活性的改變是復雜的。除了一般在惡性腫瘤組織內氧化酶(如細胞色素氧化酶及琥珀酸脫氫酶)減少和蛋白分解酶增加外,其他酶的改變在各種腫瘤間很少是共同的,而且與正常組織比較只是含量的改變或活性的改變,并非是質的改變。例如前列腺癌的癌組織中酸性磷酸酶明顯增加,在前列腺癌伴有廣泛骨轉移時,患者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也明顯增加;骨肉瘤及肝癌時堿性磷酸酶增加,這不但見于腫瘤組織中,還可見于病人的血清中。這些均有助臨床診斷。 各種不同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特別是細胞分化原始幼稚者,其酶變化特點主要表現為某些特殊功能的酶接近或完全消失,并因而導致酶譜的一致性。例如分化差的肝癌組織中有關尿素合成的特殊酶系幾乎完全消失。其酶譜乃因而趨向與其他癌組織的酶譜一致,與胚胎細胞的酶譜相似。有時還可出現通常所沒有的酶。 大多數正常組織在有氧時通過糖的有氧分解獲取能量,只有在缺氧時才進行無氧糖酵解。腫瘤組織則即使在氧供應充分的條件下也主要是以無氧糖酵解獲取能量。這可能是由于癌細胞線粒體的功能障礙所致,或者與瘤細胞的酶譜變化,特別是與三個糖酵解關鍵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和同工酶譜的改變,以及糖異生關鍵酶活性降低有關。糖酵解的許多中間產物被瘤細胞利用合成蛋白質、核酸及脂類,從而為瘤細胞本身的生長和增生提供了必需的物質基礎。 典型的惡性腫瘤的自然生長史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細胞的惡性轉化→轉化細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潤→遠處轉移。在此過程中,惡性轉化細胞的內在特點(如腫瘤細胞倍增時間)和宿主對腫瘤細胞或其產物的反應(如腫瘤血管形成)共同影響腫瘤的生長與演進。 1.腫瘤生長動力學腫瘤的生長速度取決于三個因素: (1)腫瘤細胞倍增時間:惡性轉化細胞的生長周期與正常細胞一樣,分為G0、G1、S、G2和M期。多數惡性腫瘤細胞的培增時間并不是想象的那樣比正常細胞更快,而是與正常細胞相似或者長于正常細胞。 (2)生長分數(growth fraction);生長分數指腫瘤細胞群體中處于復制階段(S+G2期)的細胞的比例。在細胞惡性轉化的初期,絕大多數的細胞處于復制期,所以生長分數很高。但是隨著腫瘤的持續生長,不斷有瘤細胞發生分化,離開復制階段的細胞越來越多,使得大多數腫瘤細胞處于G0期。即使是生長迅速的腫瘤其生長分數也只在20%左右。 (3)瘤細胞的生成與丟失:腫瘤的進行性生長及其生長速度決定于其細胞的生成大于丟失的程度。由于營養供應不足,壞死脫落以及機體抗腫瘤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在腫瘤生長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瘤細胞失去生命力。腫瘤細胞的生成與丟失的程度共同影響著腫瘤的生長。在生長分數相對較高的腫瘤,瘤細胞的生成遠大于丟失,因此其生長速度比那些細胞生成稍超過丟失的腫瘤要快得多。 腫瘤的細胞動力學概念在腫瘤的化學治療上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幾乎所有的化學抗癌藥物均針對處于復制期的細胞。因此高生長分數的腫瘤(如高惡性的淋巴瘤)對于化療特別敏感;常見的實體瘤(如結腸癌)生長分數低,故對治療出現相對耐藥性。臨床治療這些腫瘤的戰略是先用放射或手術治療將腫瘤縮小,使殘存的瘤細胞從G0期進入復制期后再用化療。 2.腫瘤的血管形成臨床與動物實驗都證明,如果沒有新生的血管供應營養,腫瘤在達到1~2mm的直徑或厚度后,即107個細胞左右將不再增大。因此誘導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惡性腫瘤能生長、浸潤與轉移的前提之一。現已發現,由腫瘤細胞本身和浸潤到腫瘤組織內及其周圍的炎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能產生一類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 factor),如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ic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衍生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轉化生長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血管生成作用的是由腫瘤細胞產生的FGF,它能通過其受體與相應的靶細胞結合。有增加內皮細胞的化學趨向性、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分裂、毛細血管出芽生長、誘導蛋白溶解酶生成和有利于內皮細胞芽穿透基質等功能。此外,巨噬細胞產生的TNF-α也有促進內皮細胞分裂和刺激其游走的作用。新生的毛細血管既為腫瘤的生長提供了營養,又為腫瘤的轉移準備了條件。因此對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3.腫瘤的演進與異質化惡性腫瘤在生長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富有侵襲性的現象稱為腫瘤的演進(progression),包括生長加快、浸潤周圍組織和遠處轉移等。這些生物學現象的出現與腫瘤細胞的不同亞克隆在侵襲能力、生長速度、對激素的反應、對抗癌藥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異—腫瘤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有關。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腫瘤的生長過程中,可能有附加的基因突變(詳見第十五節)作用于不同的瘤細胞,使得瘤細胞的亞克隆獲得不同的特性。例如需要較多生長因子的亞克隆可因生長因子缺乏而不能生長,而有些需要較少生長因子的亞克隆在此時即可生長;機體的抗腫瘤反應可殺死那些具有較高的抗原性的亞克隆,而抗原性低的亞克隆則可以躲過機體的免疫監視。由于這些選擇,腫瘤在生長過程中能保留那些適應存活、生長、浸潤與轉移的亞克隆。這就是腫瘤的異質化。 這是大多數良性腫瘤所表現的生長方式。由于這種瘤細胞生長緩慢,不侵襲周圍正常組織,隨著腫瘤體積的逐漸增大,有如逐漸膨脹的氣球,向四周組織推擠。因此腫瘤往往呈結節狀,周圍常有完整的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位于皮下者臨床觸診時可以推動,容易手術摘除,摘除后也不易復發。雖這種生長方式的腫瘤對局部器官、組織的影響主要為擠壓或阻塞,一般均不明顯破壞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發生在體表、體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的腫瘤,常向表面生長,形成突起的乳頭狀、息肉狀、蕈狀或菜花狀的腫物。這種生長方式稱為外生性生長。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長。但惡性腫瘤在外生性生長的同時,其基底部往往也呈浸潤性生長,又由于其生長迅速,血液供應不足,這種外生性腫物容易發生壞死脫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邊緣隆起的癌性潰瘍。 為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生長方式。瘤細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圍組織間隙、淋巴管或血管內,如樹根之長入泥土,浸潤并破壞周圍組織。因而此類腫瘤沒有包膜,與鄰近的正常組織緊密連接在一起而無明顯界限(圖7-4)。臨床觸診時,腫瘤固定不活動。手術切除這種腫瘤時,切除范圍比肉眼所見腫瘤范圍為大,因為這些部位也可能有腫瘤細胞的浸潤。 隨著腫瘤的不斷長大,瘤細胞常常連續不斷地沿著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經束衣侵入并破壞鄰近正常器官或組織,并繼續生長,稱為直接蔓延。例如晚期子宮頸癌可蔓延至直腸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穿過胸肌和胸腔甚至達肺。 瘤細胞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體腔,被帶到他處而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所形成的腫瘤稱為轉移瘤或繼發瘤。良性腫瘤不轉移,只有惡性腫瘤才可能發生轉移。常見的轉移途徑有以下幾種: 1)淋巴道轉移:瘤細胞侵入淋巴管后,隨淋巴流首先到達局部淋巴結。例如乳腺外上象限發生的乳腺癌首先到達同側腋窩淋巴結;肺癌首先到達肺門淋巴結。瘤細胞到達局部淋巴結后,先聚集于邊緣竇,以后生長繁殖而累及整個淋巴結,使淋巴結腫大,質地變硬,切面常呈灰白色。有時有轉移的淋巴結由于瘤組織侵出被膜而互相融合成團塊。局部淋巴結發生轉移后,可繼續轉移至下一站的其他淋巴結,最后可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再繼發血道轉移。 2)血道轉移:瘤細胞侵入血管后可隨血流到達遠隔器官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瘤。由于動脈壁較厚,同時管內壓力較高,故瘤細胞多經小靜脈入血。少數亦可經過淋巴管入血。血道轉移的運行途徑與血栓栓塞過程相同,即侵入體循環靜脈的腫瘤細胞經右心到肺,在肺內形成轉移瘤,例如骨肉瘤等的肺轉移;侵入門靜脈系統的腫瘤細胞,首先形成肝內轉移,例如胃、腸癌的肝轉移等;侵入肺靜脈的腫瘤細胞或肺內轉移瘤通過肺毛細血管而進入肺靜脈的瘤細胞,可經左心隨主動脈血流到達全身各器官,常見轉移腦、骨、腎及腎上腺等處。因此,這些器官的轉移瘤常發生在肺已有轉移之后。此外,侵入胸、腰、骨盆靜脈的腫瘤細胞,也可以通過吻合支進入脊椎靜脈叢(Batson脊椎靜脈系統),例如前列腺癌就可通過此途徑轉移到脊椎,進而轉移到腦,這時可不伴有肺的轉移。 血道轉移雖然可見于許多器官,但最常見的是肺,其次是肝。故臨床上判斷有無血道轉移,以確定患者的臨床分期和治療方案時,作肺部的X線檢查及肝的超聲等影像學探查是非常必要的。轉移瘤在形態上的特點是邊界清楚并常為多個散在分布的結節,且多接近器官的表面。位于器官表面的轉移瘤,由于瘤結節中央出血、壞死而下陷,可形成“癌臍”。 3)種植性轉移:體腔內器官的腫瘤蔓延而于器官表面時,瘤細胞可以脫落并象播種一樣,種植在體腔和體腔內各器官的表面,形成多數的轉移瘤。這種轉移的方式稱為種植性轉移或播種。種植性轉移常見于腹腔器官的癌瘤。如胃癌破壞胃壁侵及漿膜后,可種植到大網膜、腹膜、腹腔內器官表面甚至卵巢等處。肺癌也常在胸腔內形成廣泛的種植性轉移。漿膜腔的種植性轉移每伴有漿液性血性積液。這是由于漿膜下淋巴管或毛細血管被癌栓阻塞,或漿膜受癌的刺激,使其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致滲出增多,并由于血管被癌細胞破壞而引起出血這故。抽吸積液作細胞學檢查常可查見癌細胞。腦部的惡性腫瘤,如小腦的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亦可經腦脊液轉移到腦的其他部位或脊髓,形成種植性轉移。值得注意的是,手術也可能造成種植轉移,應注意盡量避免。 腫瘤因其良惡性的不同,對機體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因其分化較成熟,生長緩慢,停留于局部,不浸潤,不轉移,故一般對機體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表現為局部壓迫和阻塞癥狀。其影響的發生主要與其發生部位和繼發變化有關。如體表良性瘤除少數可發生的局部癥狀外,一般對機體無重要影響;但若發生在腔道或重要器官,也可引起較為嚴重的后果,如消化道良性腫瘤(如突入腸腔的平滑肌瘤),有時引起腸梗阻或腸套疊;顱內的良性瘤(如腦膜瘤、星形膠質細胞瘤)可壓迫腦組織阻塞腦室系統而引起顱內壓升高和相應的神經系統癥狀。良性腫瘤有時可發生繼發性改變,亦可對機體帶來程度不同的影響,如腸的腺瘤性息肉、膀胱的乳頭狀瘤等表面可發生潰瘍而引起出血和感染。此外,內分泌腺的良性腫瘤則常因能引起某種激素分泌過多而產生全身性影響,如垂體前葉的嗜酸性腺瘤(acidophil adenoma)可引起巨人癥(gigantism)或肢端肥大癥(acromegaly);胰島細胞瘤分泌過多的胰島素,可引起陣發性血糖過低等。 惡性腫瘤由于分泌不成熟、生長較快,浸潤破壞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并可發生轉移,因而對機體的影響嚴重。惡性瘤除可引起與上述良性瘤相似的局部壓迫和阻塞癥狀外,發生于消化道者更易并發潰瘍、出血、甚致穿孔,導致腹膜炎,后果更為嚴重。有時腫瘤產物或合并感染可引起發熱。腫瘤浸潤、壓迫局部神經還可引起頑固性疼痛等癥狀。惡性腫瘤的晚期患者,往往發生惡病質(cachexia),可致患者死亡。惡病質是指機體嚴重消瘦、無力、貧血和全身衰竭的狀態,其發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由于缺乏食欲,進食減少、出血、感染、發熱或因腫瘤組織壞死所產生的毒性產物等引起機體的代謝紊亂所致。此外,惡性腫瘤的迅速生長,消耗機體大量的營養物質,以及由于晚期癌瘤引起的疼痛,影響患者的進食及睡眠等,也是招致惡病質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發現巨噬細胞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TNF)可降低食欲和增加分解代謝,與惡病質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近年來相繼發現一些非內分泌腺腫瘤能產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類物質,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甲狀旁腺素(PTH)、胰島素、抗利尿激素(ADH)、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甲狀腺激素(TSH)、生長激素(GH)、降鈣素(calcitonin)等十余種,可引起內分泌紊亂的臨床癥狀。此類腫瘤稱為異位內分泌腫瘤,其所引起的臨床癥狀稱為異位內分泌綜合征。此類腫瘤大多為惡性腫瘤,其中以癌為多,如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結腸癌等;也可見于肉瘤,如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和未分化肉瘤等。許多分泌異位激素的惡性腫瘤都有產生兩種以上激素的特點。關于異位激素產生的機制于今尚無一致的解釋,可能與瘤細胞內基因異常表達有關。除上述異位內分泌綜合征外,由于腫瘤的產物或異常免疫反應(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復合物沉著等)或其他不明原因,還可引起神經、消化、造血、骨關節、腎及皮膚等系統發生一些病變和臨床表現。這些表現不是由原發腫瘤或轉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的,而是通過上述途徑間接引起,故稱為副腫瘤綜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有時這些綜合征可以表現得非常明顯而造成嚴重后果。認識此種綜合征的意義在于它可能是一些隱匿腫瘤的早期表現,可由此而發現早期腫瘤。再者不要誤認為這些系統的改變是由腫瘤轉移所致,而放棄對腫瘤的治療。與之相反,如腫瘤治療有效,這些綜合征可減輕或消失。因此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1.脫落細胞學檢查常用的有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子宮頸癌,痰涂片檢查肺癌,胸、腹水離心后作涂片檢查胸腔或腹腔的原發或轉移癌和尿液離心后涂片檢查泌尿道腫瘤等。我國醫務工作者研制成食管細胞采取器(食管拉網法)檢查食管癌及賁門癌(陽性確診率為87.3%~94.2%)。還用鼻咽乳膠球細胞涂片、負壓吸引細胞法及泡沫塑料海綿涂片法等采取鼻咽分泌物檢查鼻咽癌,提高了陽性診斷率(陽性率為88%~92%)。用胃加壓沖洗法采取胃內容物檢查胃癌,也使陽性診斷率有了顯著的提高。 2.活體組織檢查 從患者身體的病變部位取出小塊組織(根據不同情況可采用鉗取、切除或穿刺吸取等方法)或手術切除標本制成病理切片,觀察細胞和組織的形態結構變化,以確定病變性質,作出病理診斷,稱為活體組織檢查(biopsy),簡稱活體。這是診斷腫瘤常用的而且較為準確的方法。近年來由于各種內窺鏡(如纖維胃鏡、纖維結腸鏡、纖維支氣管鏡等)和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改進,不但可以直接觀察某些內腫瘤的外觀形態,還可在其指引下準確地取材,進一步提高了早期診斷的陽性率。 1.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免疫組化是最近10多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它已被廣泛運用腫瘤研究和診斷,其原理是利用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反應來檢測組織中的未知抗原或者抗體,主要是腫瘤相關抗原(腫瘤分化抗原和腫瘤胚胎抗原),借以判斷腫瘤的來源和分化程度,協助腫瘤的病理診斷和鑒別診斷。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法,即PAP法(peroxidaseantiperoxidase technique)和卵白素-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法,即ABC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已經可以對許多常規方法難以判斷其來源的腫瘤加以鑒別。例如檢測細胞骨架的中間絲(intermediate filament),其直徑平均為10nm,介于微管和微絲之間。中間絲有五類:即神經原纖維、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結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角蛋白(keratin)。它們各有生物化學和免疫學特性,并分別存在于不同類型的細胞中,故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可用來協助診斷相應的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橫紋肌和平滑肌、間葉組織和上皮細胞來源的腫瘤。利用激素和激素受體的特異性結合,還可以對乳腺癌等激素依賴性腫瘤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的水平進行免疫組化測定。雌激素受體陽性者對于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較好,預后也優于受體陰性的病人。 目前能用于腫瘤輔助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抗體已不勝枚舉。由于經驗的積累,過去認為在診斷某些腫瘤上具有特異性的抗體也不是那樣特異了。因此在判斷結果時必須緊密地結合形態學和臨床改變。 2.電子顯微鏡檢查迄今尚未發現可據以診斷腫瘤和惡性腫瘤的特異性的超微結構改變。因此要鑒別是否為腫瘤和腫瘤的良惡性仍主要靠光鏡觀察。但電鏡在確定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鑒別腫瘤的類型和組織發生上可起重要作用。例如鑒別分化差的癌及肉瘤;區分各種惡性小圓細胞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Ewing肉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惡性淋巴瘤及未分化小細胞癌。 在電鏡下,癌細胞之間常見較多的橋粒連接或橋粒樣連接,因而可與肉瘤相區別。在惡性小圓細胞腫瘤中,各類腫瘤也有其超微結構特點,如神經母細胞瘤常見大量樹狀細胞突,在瘤細胞體及胞突中均可查見微管和神經分泌顆粒;Ewing肉瘤的瘤細胞常分化差,胞漿內細胞器很少,但以大量糖原沉積為其特點: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可見由肌原纖維和Z帶構成的發育不良的肌節;小細胞癌常可見細胞間連接和胞漿內神經分泌顆粒;惡性淋巴瘤除可見發育不同階段淋巴細胞的超微結構特點外,不見細胞連接、神經分泌顆粒、樹狀胞突和糖原沉積,從而可與其他小圓細胞腫瘤區別。 3.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流式細胞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定量分析細胞的新技術,目前已廣泛用于腫瘤研究,特別是應用于瘤細胞DNA含量的檢測。許多資料表明,實體惡性腫瘤的DNA倍體大多為非整倍體或多倍體,所有良性病變都是二倍體。檢測異常DNA含量不但可作為惡性腫瘤的標志之一,且可反映腫瘤的惡性程度及生物學行為。 4.圖像分析技術 病理形態學的觀察基本上是定性的,缺乏精確而更為客觀的定量標準。圖像分析技術(image analysis)的出現彌補了這個缺點。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形態定量技術已從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發展。在腫瘤病理方面圖像分析主要應用于核形態參數的測定(區別癌前病變和癌;區別腫瘤的良惡性;腫瘤的組織病理分級及判斷預后等),DNA倍體的測定,顯色反應(如免疫組織化學)的定量等方面。 5.分子生物學技術 十余年來分子生物學腫瘤研究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重組DNA技術、核酸分子雜交技術、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測序等新技術在腫瘤的基因分析和基因診斷上已經開始應用。例如對惡性淋巴瘤,利用Southern印跡雜交技術和PCR方法,可以對樣本淋巴組織中是否存在單克隆性的增生做出判斷,從而協助形態學診斷。這些技術還被用于腫瘤的病因和發病學研究。 |
全家 | 全家 (日本企業)全家FamilyMart品牌1972年成立于日本,全家是便利店。1988年8月18日,全家便利在臺北市中山區成立,由日本FamilyMart與臺灣禾豐企業集團合資成立,自FamilyMart母公司授權引進便利商店管理技術進入臺灣市場,成立時就以加盟店為主要經營方式。 1988年底,第一家店—館前店于臺北火車站商圈開幕,至1997年為期十年的創業期間,全家便利商店共計在臺灣本島開設500家門市,主要集中在臺灣西部的大都會區。爾后,進入快速成長期,公司全力加速展店的速度,以每3年500家店擴展規模,至2002年,成為股票上市企業。 全家 (漢語名詞)2004年7月,全家(FamilyMart)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目前主要分布在上海、蘇州、廣州等地…全家(FamilyMart)的理念是與顧客、加盟商、廠商、公司、全體員工及社區百姓不斷創新突破、共同成長。為了讓全家(FamilyMart)成為顧客最想要親近的所在,全家以“服務力NO.1”自我要求,用認真、負責、誠懇的態度,讓自己成為顧客最想接近的人,提供讓顧客覺得有趣的事,提供顧客喜愛的商品和服務,并徹底貫徹S&Q, C , (Service, Quality and Cleanliness),讓每一家全家便利店都能使顧客感受到最滿足、親近及舒適的優質服務。 |
文物 | 文物 (歷史文化遺產)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目前,各個國家對文物的稱謂并不一致,其所指涵義和范圍也不盡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對文物共同確認的統一定義。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文物標準英文名為Cultural Relic。 |
五常 | 五常 (漢語詞語)◎五常wǔcháng (1)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指仁、義、禮、智、信 (2) [(in feudal China) the five cardinal relationships]∶五倫。封建宗法社會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 三綱五常 (3) [the five elements]∶五行 (1).指舊時的五種倫常道德,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書·泰誓下》:“今 商王 受 ,狎侮五常。” 孔穎達 疏:“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2).謂金、木、水、火、土五行。 《禮記·樂記》:“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 鄭玄 注:“五常,五行也。” 《云笈七簽》卷三五:“夫稟五常之氣,有靜有燥。” (3).謂仁、義、禮、智、信。 漢 董仲舒 《賢良策一》:“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下》:“圣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 《水滸傳》第一一○回:“此禽五常足備之物,豈忍害之。” (4).即五倫。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常。” (5).指 三國 蜀 馬良 兄弟五人。他們的字都有‘常’字,故稱。 《三國志·蜀志·馬良傳》:“ 馬良 字 季常 , 襄陽 宜城 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 馬 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 唐 黃滔 《祭司勛孫郎中》:“ 劉家 則三嘏揚芳, 馬氏 則五常擅美。” 【醫】normal mo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名詞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 (humani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 fidelity |
正殿 | 正殿 正殿:正殿是日本皇宮新宮殿全組建筑的中心 正殿:準格爾召旅游區正殿 正殿:漢語詞語 正殿 (漢語詞語)◎正殿zhèngdiàn [main hall (in a palace or temple)] 主殿,位置處于正中的主要殿宇 宮殿或廟宇里位置在中間的主殿。 《史記·吳王濞列傳》:“朕素服避正殿。” 漢 班固 《西都賦》:“正殿崔巍,層構厥高,臨乎 未央 。”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禪院記》:“三年而禪院成,五年而佛事立,正殿若干間,齋堂若干間,僧舍若干間。” 《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廟里正殿九間。” main hall (in a palace or temple) |
累累 | 累累 累累,漢語詞匯。 釋義:.[Continuous,connected in series]連接不斷,連接成串。 拼音:léiléi |
量筒 | 量筒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measuring cylinder or graduated glass) 是用來量取液體的一種玻璃儀器。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規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為單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見量筒越大,管徑越粗,其精確度越小,由視線的偏差所造成的讀數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誤差。如量取70ml液體,應選用 100mL量筒。 |
億萬 | 億萬 (2016年美國電視劇)《億萬》(Billions),是由保羅·吉亞瑪提和戴米恩·劉易斯領銜主演劇情類美劇。本劇講述了一場捕獵者與掙扎違抗的獵物之間的斗爭的故事。2016年1月17日首播。 |
作難 | 作難 詞目:作難 注音:zuònán 漢英對照釋義: 1、為難;受窘 〖feelembarrassed;feelawkward〗 2、阻撓;刁難〖makethingsdifficultforsb.〗 3、作亂;鬧事〖stageanarmedrebellion;riseinrevolt〗 同義詞:犯難 基本解釋 作難 zuònàn 1. [feel embarrassed;feel awkward]∶為難;受窘;困擾 2.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阻撓;刁難 詞目:[stage an armed rebellion;rise in revolt] 作亂;鬧事 |
橄欖球 | 橄欖球 橄欖球,球類運動的一種,盛行于英國、南非、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愛爾蘭、新西蘭、阿根廷、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國家。1823年起源于英國拉格比,原名拉格比足球,簡稱拉格比。 因其球形似橄欖,在中國稱為橄欖球。拉格比是英國中部的一座城市,那里有一所拉格比學校,它是橄欖球運動的誕生地。聯合式橄欖球(Rugby union),亦稱Rugby football,英文簡稱為Rugby,中國亦譯為英式橄欖球,同樣使用橄欖形球的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亦稱美式橄欖球)、加拿大式足球(Canadian football,加式橄欖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football)、蓋爾式足球(Gaelic football,亦稱愛爾蘭式橄欖球)因為是衍生的橄欖球(足球)運動,并不包括在本詞條內。 |
木蘭 | 木蘭 (植物學用語)木蘭(拉丁學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是木蘭目木蘭科木蘭屬下的植物,為落葉喬木,木蘭原產中國中部山地混交林內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米的山坡雜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蘇,江西,浙江,安徽栽種。 木蘭高2至5米,胸徑1米,枝廣展形成寬闊的樹冠;樹皮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稍粗壯,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黃色長絹毛。 |
特產 | 特產 特產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在英文中,特產譯作speciality product或Specialty,后者特指“特制獨特品種或具有特殊優勢的項目或產品”(An item or a product of a distinctive kind or of particular superiority),強調品質上具有“特別的或獨特的狀況或品質”(The quality of being special or distinctive)。有時為了強調特產的地域特性,使用special local product來表示地方特產,相當于漢語中的“土特產”的概念。例如云南特產的取名就是根據特產加上民族文化來取的。 |
月桂樹 | 月桂樹 月桂樹是指桂冠偏紅的、暗棕色的印度東部的一種樹木,有蜿蜒卷曲的紋理、木質強韌。指加利福尼亞月桂樹或月桂屬植物(Umbellularia californica),產于美國的西海岸,木質堅硬、強韌,用于裝飾貼面,一般金棕色和黃綠色,有時有暗紫色大斑點。3.一種源于破布木屬樹(Cordia alliodora)的美洲熱帶木材,也稱作tepesuchil、棕櫚木(palmwood)或bonyon。用于制作細木工家具,色彩和質地致密上類似美國的胡桃木,具有一致的紋理。 |
遠志 | 遠志 (草本植物)遠志(學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葽繞、蕀蒬等。產東北、華北、西北和華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韌皮部肉質。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遠志 (漢語詞匯)遠志,漢語詞匯。 拼音: yuǎn zhì 釋義:1、遠大的志向。2、多年生草本植物。3、逃離的意愿。 |
絕癥 | 絕癥 一、絕癥 juézhèng [incurable disease;fatal illness]當時醫學還無法治好的有生命危險的疾病。有些有傳染性。 世界五大絕癥:運動神經元癥(漸凍人癥)、癌癥、艾滋病、白血病、類風濕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五大疑難雜癥,目前無法治愈。 另外,肝硬化也直接威脅人類生命,狂犬病也是死亡率100%的疾病。 這些都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死亡率極高! 還有一些類似絕癥的不能治療痊愈,但一般情況卻不威脅人類的生命: 1、心臟病 是北美、歐洲、大洋洲主要的疾病,特別是老年人所受的此病威脅最大,僅美國每年就有75萬人死于此病。 2、腦血管病變(亦叫中風或腦溢血) 對老年人危害嚴重。 3、糖尿病 多見于發達國家,無根治的辦法。 中國和海外無數實例證明,Cancer is NOT fatal disease, it is curable. 癌癥不是絕癥. 癌癥患者通過綜合治療,即主流醫學(現代最新醫學或西醫)和傳統醫學(TCM或中醫中藥)自然醫學(食療)相結合,特別是長期堅持‘以人為本自助自救’的富氧運動鍛煉,自助互助群體抗癌,健身強體,能提高患者自身機體功能和自我修復潛力,提升免疫力和自愈力,戰勝癌癥。氣功抗癌完全符合“身心整體醫學”的理論和實踐。 二、現代作家霍達短篇小說《絕癥》 (發表于《花城》1992年第4期) 作者:霍達 絕癥是醫學意義上無法醫治的致命疾病。有些疾病在以前是絕癥,之后出現治療方法后就不再是絕癥,所以絕癥這個詞有時效性。 某些疾病在醫理上可處理,但依然是絕癥:有治療方法,但成功率過低、后遺癥或藥物副作用嚴重;某些絕癥雖然有方法控制,但無法根治。前者如癌癥,后者有愛滋病。絕癥病原體出于某些原因滅絕者,絕癥也不復存在。 過去的絕癥:有一些疾病如瘟疫的天花是以免疫療法防止感染,并無直接消滅病原體的方法,所以這些疾病只是在公共衛生領域得到控制,嚴格來說疾病作為絕癥的本質并未消除(有人曾提出天花可作為生化武器,現有少部份毒病樣本在實驗室培養)。 |
重疊 | 重疊 (化學名詞)重疊(英語:Stacking,又譯堆積)在超分子化學中是指芳香性分子的一類排列堆積形式。例如DNA中連續性堿基的堆積系統,或是某些具有兩個非極性環的酵素,會以π軌道重疊的方式而堆積在一起。 重疊 (漢語詞語)[釋義]:(動)一層層堆積重復。 [構成]:并列式:重+疊 [例句]:山巒重疊。(作謂語) ◎重疊chóngdié (1) [overlap] (2)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 機構重疊 (3) 部分相一致 哲學和心理學重疊的領域 (4) [superpose]∶疊加,使一物與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與之共存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兩個圖像重疊起來 亦作“ 重曡 ”。亦作“ 重迭”。 1、相同的東西層層相積。形容多。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交加累積,重疊增益。” 晉 袁宏 《后漢紀·章帝紀上》:“吾懼富貴重曡,若再實,木根必傷也。” 宋 梅堯臣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詩:“殷勤勝菖葉,重曡為農時。”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四時中惟有春三月,光陰富貴,景物重疊。” 清 夢麟 《夜過青浦》詩:“重迭林景昏,微茫峰色淺。” 冰心 《往事(二)》之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從頭減去,感悟逐漸侵來,已濾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懷。” 2、引申為再三。 唐 元稹 《賽神》詩:“主人中罷舞,許我重疊論。”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冀其可厚賂和解,勉諭重疊。”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衛公 驚喜垂涕,曰:‘大門官,小子豈敢當此薦拔?’寄謝重迭。” 3、重復;雷同。 宋 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帝王運兆下·干德名年》:“ 建隆 末將改年號,宣示宰臣,擇前代所未用者,不得重曡。” (一層層堆積) one on top of another;overlapping {電} {計} overlap;overlay;superimpose;superpose;{語} reduplication |
書蟲 | 書蟲 (雙語讀物)'PGxpPuKAnOS5puiZq+KAneaYr+WkluivreaVmeWtpuS4jueglOeptuWHuueJiOekvuWSjOeJm+a0peWkp+WtpuWHuueJiOekvuWFseWQjOWlieeMrue7meW5v+Wkp+iLseivreWtpuS5oOiAheeahOS4gOWkp+eyvuWTgeOAguS5puiZq+WcqOiLseivreS4reWkp+amguaYr+mih+WPr+eIseeahOW9ouixoeOAguaDs+ixoeS4gOS4i++8jOaciemCo+S5iOS4gOWPquWLpOWLieeahOWwj+iZq++8jOWug+WmgueXtOWmgumGieWcsOayiei/t+S6juS5puWNt++8jOWtnOWtnOS4jeWApuWcsOWSgOWavOedgOWtl+avjeKApuKApgsgICAgPC9saT48bGk+5aaC5LuK6L+Z5Y+q4oCc5Lmm6Jmr4oCd5ryC5rSL6L+H5rW377yM6L2755uI5Zyw6JC95Zyo5LqG5Lit5Zu96Iux6K+t5a2m5Lmg6ICF55qE5o6M5Lit44CC4oCc5Lmm6Jmr4oCd6aaW5YWI5bCG57uZ5L2g5Lul6Ieq5L+h77yM5Y2z5L2/5L2g55uu5YmN5Y+q5pyJ5Yeg55m+6K+N5rGH6YeP77yM5Lmf5Y+v5Lul5LiN5aSq6LS55Yqy5Zyw6ZiF6KeI5LiW55WM5ZCN5L2c5LqG44CC5Lmm6Jmr6L+Y5Lya55So5a6D57uG57uG55qE6bij5Y+r5aOw5LiN5YGc5o+Q6YaS5L2g77ya6KaB5Z2a5oyB5LiN5oeI5Zyw6K+75LiL5Y6777yM6KaB5bm/5rOb6ICM5Liw5a+M5Zyw6K+75LiL5Y6744CC5b6F5Yiw6K+75a6M5Lib5Lmm57O75YiX5Lit55qE5pyA5ZCO5LiA5pys77yM5L2g5Lmf6K645Lya56qB54S25Y+R546w77ya5L2g5bey57uP5aaC6Ju55YyW6J2277yM5oyv57+F5qyy57+U5LqG77yBPC9saT48bGk+5Lmm6Jmr57O75YiX5bey5LqOMjAxNOW5tOWHuueJiDQ35pys5paw5aKe5ZOB56eN77yM5YW25YWN6LS55aKe5YC85pyN5Yqh5Lmf5bey5LqOMjAxM+W5tOS4iue6v+OAgjwvbGk+書蟲 (漢語詞匯)“書蟲”泛指食葉蟲,后指愛書,喜歡書的人(不只是讀) |
並蒂蓮 | 并蒂蓮 (荷花中的千瓣蓮類)并蒂蓮是荷花中的一個變種,實際上,它一莖產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并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 并蒂蓮屬荷花中的千瓣蓮類,是花中珍品,它集蓮荷之精華于一身,尤能引人入勝。自古以來,人們便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 在古代人們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被譽為愛情的象征,諭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并象征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并蒂蓮是昆山市的三寶之一。 并蒂蓮 (詞語)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 文學作品中比喻恩愛的夫妻 即并頭蓮,多比喻男女好合或夫妻恩愛。 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我本是個花一攢錦一簇芙蓉亭,有情有意雙飛燕,卻做了山一帶水一派 竹林寺 無影無形的并蒂蓮。” 清 洪楝園 《后南柯·招駙》:“庶幾我與你二人并蒂蓮開并蒂花。”并,現寫作“并”。 秦牧 《藝海拾貝·并蒂蓮的美感》:“那些被人用來形容男女愛情的動物和植物,就多少給人一種美感了。那些東西就是比翼鳥、連理枝、并蒂蓮、雙飛蝶之類。” 并蒂芙蓉 并頭蓮 lit. twin lotus flowers on one stalk; fig. a devoted married couple |
作難 | 作難 詞目:作難 注音:zuònán 漢英對照釋義: 1、為難;受窘 〖feelembarrassed;feelawkward〗 2、阻撓;刁難〖makethingsdifficultforsb.〗 3、作亂;鬧事〖stageanarmedrebellion;riseinrevolt〗 同義詞:犯難 基本解釋 作難 zuònàn 1. [feel embarrassed;feel awkward]∶為難;受窘;困擾 2.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阻撓;刁難 詞目:[stage an armed rebellion;rise in revolt] 作亂;鬧事 |
并蒂蓮 | 并蒂蓮 (荷花中的千瓣蓮類)并蒂蓮是荷花中的一個變種,實際上,它一莖產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并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 并蒂蓮屬荷花中的千瓣蓮類,是花中珍品,它集蓮荷之精華于一身,尤能引人入勝。自古以來,人們便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 在古代人們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被譽為愛情的象征,諭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并象征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并蒂蓮是昆山市的三寶之一。 并蒂蓮 (詞語)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 文學作品中比喻恩愛的夫妻 即并頭蓮,多比喻男女好合或夫妻恩愛。 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我本是個花一攢錦一簇芙蓉亭,有情有意雙飛燕,卻做了山一帶水一派 竹林寺 無影無形的并蒂蓮。” 清 洪楝園 《后南柯·招駙》:“庶幾我與你二人并蒂蓮開并蒂花。”并,現寫作“并”。 秦牧 《藝海拾貝·并蒂蓮的美感》:“那些被人用來形容男女愛情的動物和植物,就多少給人一種美感了。那些東西就是比翼鳥、連理枝、并蒂蓮、雙飛蝶之類。” 并蒂芙蓉 并頭蓮 lit. twin lotus flowers on one stalk; fig. a devoted married couple |
乘涼 | 乘涼 乘涼,漢語詞匯。 拼音:chéng liáng 釋義:1、趁著涼爽的時候。2、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
垂柳 | 垂柳 (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垂柳,(拉丁學名:Salix babylonica)高大落葉喬木,分布廣泛,生命力強。是常見的樹種之一,垂柳也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行道樹,觀賞價值較高,成本低廉,深受各地綠化喜愛。主要分布浙江,湖南,江蘇,安徽等地。小枝細長下垂,淡黃褐色。葉互生,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8~16cm,先端漸長尖,基部楔形,無毛或幼葉微有毛,具細鋸齒,托葉披針形。雄蕊2,花絲分離,花藥黃色,腺體2。雌花子房無柄,腺體1。花期3~4月;果熟期4~6月。 垂柳 (漢語詞語)垂柳,學名:Salix babylonica,指喬木,雌雄異體,樹枝細長,柔軟下垂,葉子基部寬,前端漸尖。也叫“垂楊柳”。語出南朝 梁簡文帝 《長安道》詩:“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輪。 |
得臉 | 得臉 déliǎn (1) [口] (2) [favorite]∶受寵愛 陳老爺有五個小老婆,還就老四得臉 (3) [look good as a result of receiving honour or praise]∶露(lòu)臉 |
滴溜溜 | 滴溜溜 滴溜溜,漢語詞語。 注音:dī liū liū 釋義:形容旋轉或流動。 |
合理化 | 合理化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當某一個追求的目標不能實現時,會找某些理由為自己開脫,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時也會找出一些借口來掩飾自己的行為和不愿承認的事實。 |
管教 | 管教 管教(discipline)指在嚴格限制下所實施的一種賞罰嚴明的教育.此種教育一般由在上者(教師或家長)指導實施,如用之於個人自己,則謂之自律(self-discipline)。 管教的另一種含義指看守所、監獄內看管犯人的警察干部,但不包括武警。 |
光輝 | 光輝 (漢語詞語)【詞目】:光輝 【拼音】:guāng huī 【同義詞】: 光芒 光輝 guānghuī 1. [radiance;brilliance;shine]∶明亮奪目的光芒 2. [time]∶光陰,時光 3. [honor;glory]∶光榮;榮耀 |
光亮 | 光亮 詞目:光亮 1.[bright;shining]∶明亮、亮堂 ⒉[light]∶亮光 |
光光 | 光光 (中國內地說唱歌手)MC光光(Light Zhen),本名鄭光,1986年7月18日出生于江蘇南京,中國內地說唱歌手,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 2003年光光加入了南京饒舌團體D-Evil。2007年3月,光光所在的饒舌團體D-Evil發布了首張專輯《King Of East》;同年10月他發布了單曲《大支DISS》。2008年1月D-Evil發布了第二張專輯《王者之路》。2009年5月光光在首屆華人嘻哈文化音樂節中獲得最佳人氣歌手獎。2012年5月,光光推出了首張個人說唱專輯《啟點》。 |
硅谷 | 硅谷 (世界著名高科技產業區)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是高科技事業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別稱。 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硅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盡管美國和世界其它高新技術區都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占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擇址硅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一個世紀之前這里還是一片果園,但是自從英特爾 、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這里落戶之后,這里就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硅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硅谷的主要部分位于舊金山半島南端的圣塔克拉拉縣,主要包括該縣下屬的從帕羅奧多市到縣府圣何塞市一段長約25英里的谷地。而硅谷的總范圍一般還包含舊金山灣區西南部圣馬特奧縣的部分城市(比如門洛帕克),以及舊金山灣區東部阿拉米達縣的部分城市(比如費利蒙)。 硅谷的主要區位特點是擁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頂尖大學作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還包括加州大學系統的其它幾所大學和圣塔克拉拉大學。 結構上,硅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爾、蘋果公司、思科、英偉達、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 |
滑翔 | 滑翔 滑翔(Gliding),在世界各地,滑翔傘運動已擁有數十萬的愛好者。從它的英文詞意Para-Glider上不難發現,飛行傘是降落傘與滑翔翼的結合,也就是,用高空方塊傘改良成性能上接近滑翔翼的綜合體。 滑翔傘是一項不需要許多體力付出的體育運動,全套器材僅重約20公斤。滑翔傘是自由飛行器,通常從高山斜坡起飛,也可以通過牽引方式起飛。滑翔傘用雙腳起飛和著陸,所使用的器材與飛機跳傘使用的降落傘有很大區別。當代的滑翔傘可以爬升到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直線飛行距離已經突破400公里。 另外,滑翔也指代沈陽市鐵西區的滑翔機場,滑翔機場在1986年被改建成滑翔小區,因此滑翔就指代滑翔小區了,滑翔小區位于鐵西區最東部。 |
滑溜 | 滑溜 滑溜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是:huá liu 基本意思是某個事物表面非常光滑。 |
灰溜溜 | 灰溜溜 (漢語詞匯)灰溜溜,漢語詞匯。 注音:huī liū liū。 釋義:顏色暗淡;形容精神懊喪或消沉。 |
禍水 | 禍水 (漢語詞語)禍水是漢語詞語, 拼音:huò shuǐ 英文:one causing the trouble、woman compared to flood causing trouble to an individual or ruling dynasty 比喻引起禍患的人或勢力,舊指得寵而使國家喪亂的女人。 |
寂寥 | 寂寥 寂寥是一個漢語詞匯, 拼音為jì liáo, 基本釋義:一般形容寂寞空虛; 無人陪伴的、獨自一人的;形容寂靜空曠,沒有聲音。出自《理想》。 |
加料 | 加料 詞語解析 加料 jiālio[feed in raw material] 裝入原料加料工人加料 jiālio[reinforced] 指制作中原料用得多,質量比較好的(制成品 |
簡練 | 簡練 簡練,漢語詞匯。 拼音:jiǎn liàn 英譯:[close;concise; choose and drill] 基本解釋:指簡明精練 |
開犁 | 開犁 kāilí (1) [plough the first furrow as a guideline]∶先犁出導溝,再順此溝犁地 (2) [start the year's ploughing]∶年初首次犁地 |
開溜 | 開溜 kāiliū [leave stealthily] [方]∶溜掉;偷偷離去 |
客店 | 客店 (漢語詞匯)客店[kè diàn]規模較小的普通旅店。 楊朔《潼關之夜》:“剛剛吃過面,隔壁客店送我來吃飯的茶房過來招呼我說:‘警察來查店了,請您回去看看。 1985年董克娜指導電影《相思女子客店》。 那種客店也只能算是一種歇馬店罷了。”That inn of theirs is a sort of a cook-shop. 他的市場附近的一家小客店門前停下來,要求投宿。He stopped at a little inn close by the market place, and asked for lodging. |
拉下臉 | 拉下臉 拉下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āxià liǎn,是指不顧情面。也指露出不高興的表情。 |
蠟蹋 | 蠟蹋 不利落;不整潔 蠟蹋 [dirty; dowdy; sloppy;slovenly; squalid; untrdy] |
來信 | 來信 來信:詞語 來信:陳鴻宇演唱歌曲 來信 (詞語)[send a letter here] 指寄信給[說話者] 別忘了來信 來信 láixìn 1. [letter from…]∶從…來的信 讀者來信 人民來信 2. [your letter]∶寄來或送來的信 來信收到 |
潦倒 | 潦倒 潦倒,漢語詞匯。 拼音:liáo dǎo 基本解釋:指頹廢、失意的樣子;舉止散漫、不自檢束等。 語出三國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 |
老臉 | 老臉 老臉,漢語詞匯。 拼音: lǎo liǎn 釋義:通常是指老年人的情面[face;prestige used by aged people]、厚臉皮[shameless; thick-skinned]和尹桂芹的臉[Yi Guiqin's face]等等。 |
老漢 | 老漢 老漢,漢語詞匯。 拼音:lǎo hàn, 釋義:(1) [old man]∶年老的男子, (2) [an old fellow like me]∶老年男人的自稱。四川,重慶人把爸爸叫老漢(兒),帶有兒化音,也就是父親的意思。 |
雷霆 | 雷霆 (漢語詞語)雷霆(拼音:léi tíng),漢語詞匯。指疾雷;喻威猛、迅猛。亦指威猛迅猛的軍隊。詞語出自《易·系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釋義】: 1. [thunderbolt; thunderclap]∶疾雷,響振雷霆動九天; 2. [thunder-like rage; thunder-like power]∶比喻人的盛怒或聲威極大,大發雷霆。 |
雷同 | 雷同 雷同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éi tóng,指隨聲附和,與他人的一樣;也指一些事物不該相同而相同。語出《禮記·曲禮上》:“毋剿說,毋雷同。”鄭玄注:“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己,不當然也。”;《后漢書·桓譚傳》:“略雷同之俗語,詳通人之雅謀。” 李賢注:“雷之發聲,眾物同應,俗人無是非之心,出言同者謂之雷同。” |
雷大雨小 | 雷大雨小 雷大雨小,是一個成語,拼音為léi dà yǔ xiǎo。 |
冷冽 | 冷冽 冷冽:漢語詞匯 冷冽:臺灣偶像劇《翻滾吧!蛋炒飯》角色 冷冽 (漢語詞匯)冷冽是漢語詞匯,拼音lěng liè,可解釋為寒冷 冷冽的泉水,或用來形容天氣寒冷時的感覺。 |
冷待 | 冷待 冷待 lěng dài [treat coldly;give sb.the cold-shoulder;slight] 冷淡的對待;冷淡的待遇 過分地冷待了人家 |
冷嗦嗦 | 冷嗦嗦 冷嗦嗦 lěngsuōsuō [chilling; chilly] 形容寒冷 渾身冷嗦嗦的直抖 |
荔枝 | 荔枝 (水果類植物)荔枝(學名:Litchi chinensis Sonn.)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 分布于中國的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欲之功效。因性熱,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堅實,紋理雅致,耐腐,歷來為上等名材。 (概述圖參考:中國植物圖像庫 ) |
涼涼 | 涼涼 (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涼涼》是張碧晨和楊宗緯演唱的歌曲,由劉暢作詞,譚旋作曲,收錄于2017年2月18日發行的專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電視劇原聲帶》中,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片尾曲。 2017年,該曲獲第10屆城市至尊音樂榜年度影視金曲;2018年,獲第8屆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年度最佳影視劇主題曲、新加坡UFM100.3點播冠軍;同年3月,獲第25屆東方風云榜十大金曲;同年8月29日,獲得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年度金曲獎。 涼涼 (詞語)涼涼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iángliáng,意思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寒冷的樣子。詞語出自《列子·湯問》,原文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
兩曹 | 兩曹 兩曹 liǎngcáo [both plaintiff and defendant;both parties in lawsuit,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ent] 原告與被告。也作“兩造” |
兩重 | 兩重 兩重liǎng chóng,[double;dual;twofold;duplex] 特征明顯不同的兩種。(1).雙重;兩方面。(2).猶兩層;雙層。(3).重復;兩度。 |
料理 | 料理 (日語漢字詞匯)料理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iào lǐ,處理、整理。《晉書·王徽之傳》等均有相關記載。料理在日語中意為“菜肴”。 料理 (漢語詞語)在漢語中的本意是處理、整理。在日語中是菜肴的意思。隨著日本經濟的急劇擴張,日本生活方式也逐漸向世界各地擴散。作為世界美食中的一員,日本料理自然在各國落地生根了。日式小屋、塌塌米、穿和服的服務員、以及色彩鮮艷、餐具考究的日本菜,構成了飲食世界獨特的風景。日本菜的口味和飲食方式也開始廣被接受。 [Cooked dishes (usu. meat and fish dishes)] 菜肴(例:西門町的日本料理是我每天都光顧的。) |
裂片 | 裂片 裂片,讀音為lièpiàn,漢語詞語,指一種細薄的、常呈鋸齒狀的或針狀的劈裂的碎片。 |
列席 | 列席 列席(liè xí)是動詞,意思是作為旁觀者出席,有發言權,但沒有表決權。 |
列位 | 列位 列位,漢語詞匯。 拼音:liè wèi 釋義:1.爵位。2.位次;次第。3.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