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收獲的詞語
形容收獲的詞語:1. 豐收;2. 收成;3. 收獲;4. 豐盛;5. 豐收季節;6. 豐收的果實;7. 豐收的喜悅;8. 豐收的好時光;9. 豐收的果實香甜可口;10. 豐收的果實滿枝紅;11. 豐收的果實累累碩果;12. 豐收的果實沉甸甸;13. 豐收的果實堆滿倉庫;14. 豐收的果實讓人欣喜;15. 豐收的果實讓人感恩;16. 豐收的果實是辛勤勞動的回報;17. 豐收的果實是大自然的饋贈;18. 豐收的果實是農民的心血結晶;19. 豐收的果實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20. 豐收的果實是國家繁榮發展的源泉
形容收獲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收獲 | 收獲 (巴金、靳以創立雜志)《收獲》是1957年7月創辦于的一份大型文學雙月刊,創辦人為巴金和靳以。該雜志以刊登中長篇小說為主,2007年的發行量是12.3萬。還有每年兩期的長篇小說增刊,每期刊登若干部長篇小說,發行量也在七八萬份。 2018年3月,獲“2017年百強社科期刊”榮譽。 收獲 (漢語詞語)收獲,漢語詞匯,讀音shōu huò,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農作物,比喻心得、成績、戰果,出自《資治通鑒·漢章帝章和元年》、《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誰是最可愛的人·冬天和春天》等。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解釋】付出一份勞力就得一分收益。【示例】~,你多做一些事,只有更多收益,絕不會吃虧的。 |
收獲 | 收獲 (巴金、靳以創立雜志)《收獲》是1957年7月創辦于的一份大型文學雙月刊,創辦人為巴金和靳以。該雜志以刊登中長篇小說為主,2007年的發行量是12.3萬。還有每年兩期的長篇小說增刊,每期刊登若干部長篇小說,發行量也在七八萬份。 2018年3月,獲“2017年百強社科期刊”榮譽。 收獲 (漢語詞語)收獲,漢語詞匯,讀音shōu huò,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農作物,比喻心得、成績、戰果,出自《資治通鑒·漢章帝章和元年》、《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誰是最可愛的人·冬天和春天》等。 |
收穫 | 收獲 (巴金、靳以創立雜志)《收獲》是1957年7月創辦于的一份大型文學雙月刊,創辦人為巴金和靳以。該雜志以刊登中長篇小說為主,2007年的發行量是12.3萬。還有每年兩期的長篇小說增刊,每期刊登若干部長篇小說,發行量也在七八萬份。 2018年3月,獲“2017年百強社科期刊”榮譽。 收獲 (漢語詞語)收獲,漢語詞匯,讀音shōu huò,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農作物,比喻心得、成績、戰果,出自《資治通鑒·漢章帝章和元年》、《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誰是最可愛的人·冬天和春天》等。 |
先難后獲 | 先難后獲【解釋】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出處】《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反義詞】不勞而獲【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比喻不坐享其成 |
刈獲 | 刈獲 簡介 拼音:yì huò 注音: 條目:刈獲(刈獲) 解釋: 收割;收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耕種之,茠鉏之,刈獲之。” 唐 儲光羲 《田家雜興》詩之五:“秋至黍苗黃,無人可刈獲。” 清 黃燮清 《秋日田家雜詠》:“刈獲須及時,總為雨雪傷。” |
復種 | 復種 復種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有兩年播種三茬,一年播種二茬,一年播種三茬等復種方式。復種的方法有:(1) 復播,即在前作物收獲后播種后作物;(2) 復栽,即在前作物收獲后移栽后作物;(3)套種,即在前作物成熟收獲前,在其行間和帶間播入或栽入后茬作物。擴大復種面積,提高復種指數,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產量和總量的有效措施。 |
刈穫 | 刈獲 簡介 拼音:yì huò 注音: 條目:刈獲(刈獲) 解釋: 收割;收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耕種之,茠鉏之,刈獲之。” 唐 儲光羲 《田家雜興》詩之五:“秋至黍苗黃,無人可刈獲。” 清 黃燮清 《秋日田家雜詠》:“刈獲須及時,總為雨雪傷。” |
先難後獲 | 【解釋】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出處】《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反義詞】不勞而獲【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比喻不坐享其成 |
複種 | 復種 復種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有兩年播種三茬,一年播種二茬,一年播種三茬等復種方式。復種的方法有:(1) 復播,即在前作物收獲后播種后作物;(2) 復栽,即在前作物收獲后移栽后作物;(3)套種,即在前作物成熟收獲前,在其行間和帶間播入或栽入后茬作物。擴大復種面積,提高復種指數,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產量和總量的有效措施。 |
復種 | 復種 復種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有兩年播種三茬,一年播種二茬,一年播種三茬等復種方式。復種的方法有:(1) 復播,即在前作物收獲后播種后作物;(2) 復栽,即在前作物收獲后移栽后作物;(3)套種,即在前作物成熟收獲前,在其行間和帶間播入或栽入后茬作物。擴大復種面積,提高復種指數,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產量和總量的有效措施。 |
收攟 | 收攟 猶收獲。拾取,摘錄 收攟 (1).猶收獲。《國語·魯語下》:“收攟而蒸,納要也。” 韋昭 注:“攟,拾也。” (2).拾取,摘錄。 清 梅曾亮 《王惠川墓志銘》:“而書出於刺取收攟之中,蓋幾於盡矣。” |
一樹百獲 | 一樹百獲【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
一樹百穫 | 【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
秋收 | 秋收 秋收:農作物收獲的意思 秋收:謀殺似水年華電影角色 秋收:譚維維專輯 |
收斂 | 收斂 (數學、經濟學名詞)收斂是一個經濟學、數學名詞,是研究函數的一個重要工具,是指會聚于一點,向某一值靠近。收斂類型有收斂數列、函數收斂、全局收斂、局部收斂。 收斂 (漢語詞語)收斂,漢語詞語, 拼音:shōu liǎn, 意為:1、收獲農作物。2.征收租稅。3.聚斂;收集。4.歸總。5.檢點行為,約束身心。6.停止;消失。7.醫學用語。謂通過藥物作用,使肌體皺縮、腺液分泌減少。8.收殮。 |
收斂 | 收斂 (數學、經濟學名詞)收斂是一個經濟學、數學名詞,是研究函數的一個重要工具,是指會聚于一點,向某一值靠近。收斂類型有收斂數列、函數收斂、全局收斂、局部收斂。 收斂 (漢語詞語)收斂,漢語詞語, 拼音:shōu liǎn, 意為:1、收獲農作物。2.征收租稅。3.聚斂;收集。4.歸總。5.檢點行為,約束身心。6.停止;消失。7.醫學用語。謂通過藥物作用,使肌體皺縮、腺液分泌減少。8.收殮。 |
報歲 | 報歲 bào suì 每年收獲后祭神,謂“報歲”。亦指收獲時節。 |
受益匪淺 | 受益匪淺 受益匪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òu yì fěi qiǎn,匪:通“非”,指收獲不小,有很大的收獲,一般指意識形態方面。出自《詩·衛風·木瓜》。 |
斂獲 | 斂獲 【詞目】斂獲 【讀音】liǎn huò 【釋義】收獲,獲得。 【出處】唐·元稹《賽神》詩:“ 楚俗不事事,巫風事妖神……家家不斂獲,賽妖無富貧。”《新唐書·食貨志一》:“配租以斂獲蚤晚、險易、遠近為差。” 【示例】宋·蘇轍《次韻子瞻送千乘千能》:“躬耕遇斂獲,不知以為歡。謂言一飛翔,要勝終屈蟠。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 |
報歲 | 報歲 bào suì 每年收獲后祭神,謂“報歲”。亦指收獲時節。 |
收割 | 收割 收割:漢語詞語 收割:長篇小說 收割:2007你希拉里·斯萬克主演美國電影 收割:游戲用語 收割:笛子獨奏曲 收割 (漢語詞語)泛指收獲 |
遺穗 | 遺穗 yí suì 遺穗 亦作“ 遺穟 ”。 1.指收獲農作物后遺落在田的谷穗。《列子·天瑞》:“ 林類 年且百歲,底春被裘,拾遺穗於故畦,并歌并進。” 張湛 注:“收刈后田中棄谷捃之也。” 唐 白居易 《觀刈麥》詩:“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宋 鄭俠 《醉翁行贈黎師醇》:“愚聞天道高遠不容人測度,無奈人能樂其樂,故有鼓琴重圍,行歌遺穟,浩然充塞,不以世俗瑣屑累寥廓。” 金 元好問 《十月四日往關南》詩之二:“野曠無遺穗,林疎有墮樵。”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收獲時有遺穗可拾,平時呢?自然只好吃草根或者討口了。” (2).猶馀糧。 清 湯右曾 《谷賤行》:“問之市人笑盧胡,家有遺穗無逋租。” |
寶山空回 | 寶山空回【解釋】走進到處是寶物的山里,卻空手出來。比喻根據條件,本來應該有豐富的收獲,卻一無所得(多指求知)。【出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示例】海外有兩句口號道劉好:“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近義詞】空入寶山回【反義詞】滿載而歸【語法】偏正式;作定語;比喻置身好的環境卻一無所獲 |
寶山空回 | 【解釋】走進到處是寶物的山里,卻空手出來。比喻根據條件,本來應該有豐富的收獲,卻一無所得(多指求知)。【出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示例】海外有兩句口號道劉好:“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近義詞】空入寶山回【反義詞】滿載而歸【語法】偏正式;作定語;比喻置身好的環境卻一無所獲 |
斂穫 | 斂獲 【詞目】斂獲 【讀音】liǎn huò 【釋義】收獲,獲得。 【出處】唐·元稹《賽神》詩:“ 楚俗不事事,巫風事妖神……家家不斂獲,賽妖無富貧。”《新唐書·食貨志一》:“配租以斂獲蚤晚、險易、遠近為差。” 【示例】宋·蘇轍《次韻子瞻送千乘千能》:“躬耕遇斂獲,不知以為歡。謂言一飛翔,要勝終屈蟠。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 |
遺穗 | 遺穗 yí suì 遺穗 亦作“ 遺穟 ”。 1.指收獲農作物后遺落在田的谷穗。《列子·天瑞》:“ 林類 年且百歲,底春被裘,拾遺穗于故畦,并歌并進。” 張湛 注:“收刈后田中棄谷捃之也。” 唐 白居易 《觀刈麥》詩:“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宋 鄭俠 《醉翁行贈黎師醇》:“愚聞天道高遠不容人測度,無奈人能樂其樂,故有鼓琴重圍,行歌遺穟,浩然充塞,不以世俗瑣屑累寥廓。” 金 元好問 《十月四日往關南》詩之二:“野曠無遺穗,林疎有墮樵。”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收獲時有遺穗可拾,平時呢?自然只好吃草根或者討口了。” (2).猶馀糧。 清 湯右曾 《谷賤行》:“問之市人笑盧胡,家有遺穗無逋租。” |
收成 | 收成 (詞語釋義)收成1、收割農作物。2、 指莊稼、蔬菜、果品等收獲的成績。3、秋天是收成的季節,因以為秋的別稱。4、喻前程。 |
晚秋作物 | 晚秋作物 北方在收獲小麥、油菜后復種的農作物,如甘薯、馬鈴薯、玉米、豆類在小麥、油菜等收獲后復種的農作物,如玉米、甘薯、馬鈴薯、豆類在許多地方當做晚秋作物栽培。有的地區叫晚田。 |
雙季稻 | 雙季稻 在同一塊稻田里,一年中種植和收獲兩季水稻的一種稻作制度。按其栽培方式不同,又可分為雙季連作稻、間作稻和混作稻等。 |
雙季稻 | 雙季稻 在同一塊稻田里,一年中種植和收獲兩季水稻的一種稻作制度。按其栽培方式不同,又可分為雙季連作稻、間作稻和混作稻等。 |
新米 | 新米 新米:漢語詞匯 新米:日語詞匯 新米 (漢語詞匯)新米指本年新收獲的米。當年新收獲的稻谷,經脫殼、拋光等工藝加工出來的大米。新米最大特點是具有濃濃的稻米清香,用新米熬出來的粥,米香四溢、口感順滑;用新米蒸出來的飯,米粒晶瑩飽滿、粘糯有嚼勁。 |
損失 | 損失 損失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sǔn shī,指失去東西,不會有補償。也指損毀喪失,毀壞。損失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反義詞是收益、收獲。 |
播獲 | 播獲 播獲,讀作bō huò,漢語詞語,是指播種收獲,比喻子孫繼承父祖之業。 |
損失 | 損失 損失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sǔn shī,指失去東西,不會有補償。也指損毀喪失,毀壞。損失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反義詞是收益、收獲。 |
收秋 | 收秋 收秋是漢語詞語,拼音為shōu qiū,意思是收獲秋熟農作物。 |
播穫 | 播獲 播獲,讀作bō huò,漢語詞語,是指播種收獲,比喻子孫繼承父祖之業。 |
滿載而歸 | 滿載而歸【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出處】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示例】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一空,墮其城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近義詞】滿載而回【反義詞】一無所獲、空手而歸【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一得 | 一得 一得是漢語詞語,是指一點收獲。 |
滿載而歸 | 【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出處】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示例】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一空,墮其城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近義詞】滿載而回【反義詞】一無所獲、空手而歸【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聚收 | 聚收 聚收是一個漢語詞匯,猶收獲,亦猶羅致。 |
秋成 | 秋成 秋成:漢語詞語 秋成:理財社區app 秋成 (漢語詞語)秋成,讀音qiū chéng ,漢語詞語,出自南朝梁王僧孺 《吏部郎表》釋義一指秋季成熟;一指收獲,收成;一指秋季成熟的莊稼。 |
農收 | 農收 農收 : nónɡ shōu 1.農作物的收獲。 2.謂農事終了。 |
農收 | 農收 農收 : nónɡ shōu 1.農作物的收獲。 2.謂農事終了。 |
一無所得 | 一無所得【解釋】什么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獲。【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示例】但現在尋起來,~,想必是十七那夜統統燒掉了,那里我還沒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 ◎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近義詞】一無所取、一無所有、功虧一簣【反義詞】無功受祿、不勞而獲【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一無所得 | 【解釋】什么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獲。【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示例】但現在尋起來,~,想必是十七那夜統統燒掉了,那里我還沒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 ◎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近義詞】一無所取、一無所有、功虧一簣【反義詞】無功受祿、不勞而獲【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成績 | 成績 成績是漢語詞匯,拼音chéng jì,漢語詞性上是名詞。它有兩重詞義:一是指“成功的業績,成效”;另外一個是指“工作或學習所取得的成就﹐收獲”。 成績,廣義上來講是某項能力的測試結果,狹義上來講是指學習成績,即考試的分數。成績一個結果,代表的是過去,是對過去某項活動的總評。 |
得果 | 得果 得果 (1).佛教語。謂學佛而得到證悟。果,正果。《中論·觀四諦品》:“無四沙門果故,則無得果向果者。”《南史·到溉傳》:“﹝ 到溉 ﹞便屏家人請僧讀經贊唄,及卒,顏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2).收獲果實。 宋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詩之十:“種園得果廑償勞,不奈兒童鳥雀搔。” |
龍口奪食 | 龍口奪食 龍口奪食是一句諺語,指莊稼收獲期內于連雨天搶收糧食。 |
歲功 | 歲功 歲功,一年農事的收獲。出自《漢書·禮樂志》。 |
歲功 | 歲功 歲功,一年農事的收獲。出自《漢書·禮樂志》。 |
成績 | 成績 成績是漢語詞匯,拼音chéng jì,漢語詞性上是名詞。它有兩重詞義:一是指“成功的業績,成效”;另外一個是指“工作或學習所取得的成就﹐收獲”。 成績,廣義上來講是某項能力的測試結果,狹義上來講是指學習成績,即考試的分數。成績一個結果,代表的是過去,是對過去某項活動的總評。 |
獻新 | 獻新 古代中國祭祀風俗。流行較普遍。在剛剛收獲新物之際,將其新物獻祭于神靈。以時鮮的食品祭獻。 |
獻新 | 獻新 古代中國祭祀風俗。流行較普遍。在剛剛收獲新物之際,將其新物獻祭于神靈。以時鮮的食品祭獻。 |
田間管理 |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 tiánjiān guǎnlǐ)是指大田生產中,作物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栽培過程所進行的各種管理措施的總稱。即為作物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的勞動過程。 如鎮壓、間苗、中耕除草、培土、壓蔓、整枝、追肥、灌溉排水、防霜防凍、防治病蟲等。田間管理必須根據各地自然條件和作物生長發育的特征 ,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有成 | 有成 讀音yǒu chéng。解釋1成功,有成效,有成就。2有收獲。謂豐收。 |
農事 | 農事 農事是指耕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除草、防倒伏、噴灑農藥、病蟲害防治、防寒、防凍、防旱、澆水、防澇、排灌)、收割、收獲﹑貯藏、六畜管理(飼養、疾病預防)等農業生產活動。 農業活動涵蓋果蔬、花木、中草藥、食用菌、糧油、水產、禽畜、農藥、肥料、種子、農業機械與設施等行業。 |
秋耕 | 秋耕 秋耕,指秋收作物收獲后的土壤耕作。一般深18-25厘米,以改善耕層的理化,生物狀況,保蓄雨水,提高肥力,清除雜草和減少病蟲發生。 |
租限 | 租限 租限是地主規定的佃農交租期限。具體情況因地區、農作物收獲時間和征租方式而異。一般情況是: 預租,通常以上年底或當年春播前為限; 現租,麥租以立秋前為限,稻租以立冬前為限。在蘇南地區,稻租或折租通常分為3限 (亦稱“三卯”),每限10天,在“頭限”、“二限”內交租,可有若干折讓。如在頭限內交租,讓租1斗。開棧收租前3天,謂之“飛限”。佃農在此3天交租者則有特別折扣。 |
回茬 | 回茬 是以大秋作物或復種作物為前茬種植的冬小麥,也是冬小麥輪作倒茬的必由之路。據調查,隴東回茬冬小麥占正茬冬小麥種植面積的25%——30%左右,每年通過回茬輪作倒茬,能有效解決正茬冬小麥連作時間過長、病蟲草害發生嚴重、減產幅度大的問題。但是,前茬作物一般收獲較晚,使回茬小麥播期推遲,冬前根系不發達,分蘗少,冬春死苗重,往往造成回茬冬小麥產量低而不穩,一般畝產僅50——100千克,稍有災情,產量更低或絕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