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公雞的詞語
形容公雞的詞語:1. 雄壯;2. 神氣活現;3. 威武;4. 雄赳赳;5. 挺拔;6. 雄渾;7. 大氣;8. 英姿颯爽;9. 雄猛;10. 雄心勃勃;11. 雄才大略;12. 雄霸一方;13. 頂天立地;14. 豪放不羈;15. 萬夫莫敵;16. 高傲不可一世;17. 風華絕代;18. 雄視天下;19. 目空一切;20. 獨霸雞群
形容公雞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鐵公雞 | 鐵公雞 鐵公雞,一詞常見于歇后語“鐵公雞——一毛不拔”,形容生活中小氣,吝嗇,一毛不拔的人。 |
公雞 | 公雞 公雞,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能報曉。 公雞是法國的國鳥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頑強、好斗的性格。 |
閹雞 | 閹雞 閹雞(英文名capon),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dun)雞、憲雞、太監雞,就是通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睪丸的公雞。 |
鐵公雞 | 鐵公雞 鐵公雞,一詞常見于歇后語“鐵公雞——一毛不拔”,形容生活中小氣,吝嗇,一毛不拔的人。 |
閹雞 | 閹雞 閹雞(英文名capon),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dun)雞、憲雞、太監雞,就是通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睪丸的公雞。 |
雞公 | 雞公 雞公,讀音jī gōng,漢語詞語,方言,雄雞。 |
索斗雞 | 索斗雞 suǒ dòu jī 索斗雞(索斗雞|索鬭雞) 同“索鬭雞”。求斗的公雞。常用以比喻橫暴兇狠的人。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索斗雞》:“ 李林甫 為性狠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協羣議,而面無和氣,國人謂 林甫 精神剛戾,常如索斗雞。” |
索鬥雞 | 索斗雞 suǒ dòu jī ㄙㄨㄛˇ ㄉㄡˋ ㄐㄧ 索斗雞(索斗雞|索鬭雞) 同“索鬭雞”。求斗的公雞。常用以比喻橫暴兇狠的人。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索斗雞》:“ 李林甫 為性狠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協群議,而面無和氣,國人謂 林甫 精神剛戾,常如索斗雞。” |
性雞 | 性雞 性雞是漢語詞匯,拼音xìng jī,解釋為閹割過的公雞。 |
叫雞 | 叫雞 叫雞,漢語詞語,gìao gei,方言。公雞。 |
叫雞 | 叫雞 叫雞,漢語詞語,gìao gei,方言。公雞。 |
性雞 | 性雞 性雞是漢語詞匯,拼音xìng jī,解釋為閹割過的公雞。 |
呱呱啼 | 呱呱啼 呱呱啼 雞啼聲。指代公雞。《海上花列傳》第十三回:“耐哚臺子下頭倒養一只呱呱啼來里。” |
打鳴兒 | 打鳴兒 [(rooster) crows] [公雞]啼叫 |
昆雞 | 昆雞 產地(或分布):產于浙江溫州市靈昆島,因而得名。 主要特性:該雞屬蛋肉兼用型。體軀呈長方形,一般均具“三黃”的特點。按外貌可分平頭與蓬頭(后者頭頂有一小撮突起的絨毛)兩種類型,腳上多數有毛。公雞全身羽毛紅黃或栗黃色,有光彩,頸、翼、背顏色較深,主翼羽間有幾片黑羽。單冠,冠齒6-8個。喙、腿、皮膚亦黃色。母雞淡黃或栗黃色,單冠直立,有的倒向一側。冠、髯、臉均紅色。喙、脛、皮膚黃色。成年體重公雞為2.33千克,母雞為1.95~2.02千克。180日齡屠宰測定:半凈膛公雞為87.8%,母雞為85%;全凈膛公雞為76.2%,母雞為71.7%。150~180日齡開產,年產蛋130~160枚,高的可達200枚以上,平均蛋重為56.74克,殼紅褐色。 |
昆雞 | 昆雞 產地(或分布):產于浙江溫州市靈昆島,因而得名。 主要特性:該雞屬蛋肉兼用型。體軀呈長方形,一般均具“三黃”的特點。按外貌可分平頭與蓬頭(后者頭頂有一小撮突起的絨毛)兩種類型,腳上多數有毛。公雞全身羽毛紅黃或栗黃色,有光彩,頸、翼、背顏色較深,主翼羽間有幾片黑羽。單冠,冠齒6-8個。喙、腿、皮膚亦黃色。母雞淡黃或栗黃色,單冠直立,有的倒向一側。冠、髯、臉均紅色。喙、脛、皮膚黃色。成年體重公雞為2.33千克,母雞為1.95~2.02千克。180日齡屠宰測定:半凈膛公雞為87.8%,母雞為85%;全凈膛公雞為76.2%,母雞為71.7%。150~180日齡開產,年產蛋130~160枚,高的可達200枚以上,平均蛋重為56.74克,殼紅褐色。 |
雞毛筆 | 雞毛筆 雞毛筆:毛筆的一種。亦名“雞毫”。一般取公雞胸前之毛為之,性極軟。晉王羲之《筆經》:“嶺外少兔,以雞毛作筆,亦妙。”古人用的雞毛筆是用公雞頸部的長毛去梗拔下細嫩的短毛用來做小楷等頭的披毛。這種雞毛筆是不可能有尖齊、圓健“四德”的,可想而知這種雞毛筆并不適用,也許是少數畫家要一種出眾特殊風格或玩味而已。 |
雞毛筆 | 雞毛筆 雞毛筆:毛筆的一種。亦名“雞毫”。一般取公雞胸前之毛為之,性極軟。晉王羲之《筆經》:“嶺外少兔,以雞毛作筆,亦妙。”古人用的雞毛筆是用公雞頸部的長毛去梗拔下細嫩的短毛用來做小楷等頭的披毛。這種雞毛筆是不可能有尖齊、圓健“四德”的,可想而知這種雞毛筆并不適用,也許是少數畫家要一種出眾特殊風格或玩味而已。 |
公雞給黃鼠狼拜年 | 辭典解釋公雞給黃鼠狼拜年 gōng jī gěi huáng shǔ láng bài nián (歇后語)?兇多吉少。黃鼠狼喜歡吃雞,公雞向黃鼠狼拜年,必定大難臨頭。 如:「他一向視你為眼中釘,你這次去,簡直是公雞給黃鼠狼拜年──兇多吉少。」 |
斗雞走狗 | 斗雞走狗【解釋】使公雞相斗,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出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里淝枕,相隨行斗雞走狗。”【示例】雖然應名來上學,亦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是~,賞花閱柳為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近義詞】游手好閑、尋歡作樂、無所事事、閑韻野鶴【反義詞】埋頭苦干、日理萬機【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柴雞 | 柴雞 柴雞,也叫笨雞,麻雞。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性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飼養柴雞的成本比較低廉,非常適合家庭養殖。 公雞5個月出欄,平均體重為3.5斤左右后,母雞為2.5斤左右;性成熟為5個月,5個月開產;年產蛋量為150~180枚,平均蛋重40~45克,蛋殼顏色多為白色、淺褐色;其蛋黃比例大且顏色發黃,蛋清黏稠,卵黃膜較厚,色澤鮮艷。 |
柴雞 | 柴雞 柴雞,也叫笨雞,麻雞。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性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飼養柴雞的成本比較低廉,非常適合家庭養殖。 公雞5個月出欄,平均體重為3.5斤左右后,母雞為2.5斤左右;性成熟為5個月,5個月開產;年產蛋量為150~180枚,平均蛋重40~45克,蛋殼顏色多為白色、淺褐色;其蛋黃比例大且顏色發黃,蛋清黏稠,卵黃膜較厚,色澤鮮艷。 |
鬥雞走狗 | 【解釋】使公雞相斗,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出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里淝枕,相隨行斗雞走狗。”【示例】雖然應名來上學,亦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是~,賞花閱柳為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近義詞】游手好閑、尋歡作樂、無所事事、閑韻野鶴【反義詞】埋頭苦干、日理萬機【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風信雞 | 風信雞 國外一些屋頂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 風信雞就是一種風向標,用以指示風向,和現代用箭頭形的風向標是一個意思。 風信雞過去被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后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又稱風向雞。 |
風雞 | 風雞 風雞又名帶毛風雞,是正宗農家土菜之一,采用風干的方式將大公雞腋透后取出烹調食用,具有臘香馥郁,雞肉鮮嫩的特點,最宜佐酒。最神奇之處在于其食用時,無需任何作料,只需放入冷水中煮沸,就可以得到一鍋美味的食物。 |
風信雞 | 風信雞 國外一些屋頂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 風信雞就是一種風向標,用以指示風向,和現代用箭頭形的風向標是一個意思。 風信雞過去被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后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又稱風向雞。 |
風信鷄 | 風信雞 國外一些屋頂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 風信雞就是一種風向標,用以指示風向,和現代用箭頭形的風向標是一個意思。 風信雞過去被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后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又稱風向雞。 |
風雞 | 風雞 風雞又名帶毛風雞,是正宗農家土菜之一,采用風干的方式將大公雞腋透后取出烹調食用,具有臘香馥郁,雞肉鮮嫩的特點,最宜佐酒。最神奇之處在于其食用時,無需任何作料,只需放入冷水中煮沸,就可以得到一鍋美味的食物。 |
雞頭 | 雞頭 (漢語詞匯)雞頭,讀音:jī tóu,古代借指婦女的乳房;在粵語和閩語中指大公雞。 |
磔雞 | 磔雞 分開解釋 磔 : 磔 zhé 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磔刑。漢字筆形之一,即“捺(n?)”。 雞 : 雞(雞) jī 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啼能報曉,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雞。母雞。 |
磔雞 | 磔雞 分開解釋 磔 : 磔 zhé 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磔刑。漢字筆形之一,即“捺(n?)”。 雞 : 雞(雞) jī 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啼能報曉,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雞。母雞。 |
雞頭 | 雞頭 (漢語詞匯)雞頭,讀音:jī tóu,古代借指婦女的乳房;在粵語和閩語中指大公雞。 |
畫雞 | 畫雞 《畫雞》是明代詩人唐寅為自己的畫作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了公雞的威武,寫出了它的高潔。把雞這種家禽的神態氣質和報曉天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它平時不多說話,但一說話大家都響應,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抱負,從此詩還可看出詩人“不避口語”的寫詩特點,富有兒歌風味。 |
馮婦 | 馮婦 馮婦,男,戰國晉國人,馮婦是人名,不是說此人是姓馮的婦女。人見《孟子·盡心下》。文章一句卒為善士可得出馮婦的性別。士,在古漢語中有多種解釋。如:士民、士子、軍士等等,但是除通假“仕女”外卻無一不是男子。而古漢語中的“士女”當作“男女”之意,非一端也。一般說來,“士”的稱呼多用于成年男子。如《詩· 鄭風·女曰雞鳴》中“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可意譯為:老婆說公雞叫了快起床 !老公說太陽還沒曬屁股。又如《論語·泰伯》中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顯然是指男子。故至此“馮婦”當可定名定性——馮婦,名也。性別,男 。 |
馮婦 | 馮婦 馮婦,男,戰國晉國人,馮婦是人名,不是說此人是姓馮的婦女。人見《孟子·盡心下》。文章一句卒為善士可得出馮婦的性別。士,在古漢語中有多種解釋。如:士民、士子、軍士等等,但是除通假“仕女”外卻無一不是男子。而古漢語中的“士女”當作“男女”之意,非一端也。一般說來,“士”的稱呼多用于成年男子。如《詩· 鄭風·女曰雞鳴》中“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可意譯為:老婆說公雞叫了快起床 !老公說太陽還沒曬屁股。又如《論語·泰伯》中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顯然是指男子。故至此“馮婦”當可定名定性——馮婦,名也。性別,男 。 |
雞尾酒會 | 雞尾酒會 英文Cocktail,意即公雞尾,引申為酒會或雞尾酒會,發端于美國,已有200年歷史,是國際上目前流行的一種招待客人的方式。 |
啼明 | 啼明 【拼音】:tí míng 【注音】: 。 蕭紅 《生死場》十二:“我這些年來,都是養雞,如今連個雞毛也不能留,連個‘啼明’的公雞也不讓留下。” 高玉寶 《高玉寶》第九章:“ 周扒皮 這一啼明不要緊,籠里雞叫喚起來,全屯的雞也都叫喚起來。” |
畫雞 | 畫雞 《畫雞》是明代詩人唐寅為自己的畫作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了公雞的威武,寫出了它的高潔。把雞這種家禽的神態氣質和報曉天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它平時不多說話,但一說話大家都響應,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抱負,從此詩還可看出詩人“不避口語”的寫詩特點,富有兒歌風味。 |
雞尾酒會 | 雞尾酒會 英文Cocktail,意即公雞尾,引申為酒會或雞尾酒會,發端于美國,已有200年歷史,是國際上目前流行的一種招待客人的方式。 |
一唱雄雞天下白 | 一唱雄雞天下白 一唱雄雞天下白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字面解釋:公雞一叫,天就亮了。形容東方破曉,長夜宣告結束。指真相大白 。 |
打鳴 | 辭典解釋打鳴 dǎ míng 公雞啼叫。 《金瓶梅.第七六回》:「常言道:『一雞死,一雞鳴。』新來雞兒,打鳴不好聽?」 |
一唱雄雞天下白 | 一唱雄雞天下白 一唱雄雞天下白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字面解釋:公雞一叫,天就亮了。形容東方破曉,長夜宣告結束。指真相大白 。 |
雞叫 | 雞叫 jījiào[cock crow] 公雞的啼鳴——亦稱“雞啼” |
一唱雄鷄天下白 | 一唱雄雞天下白 一唱雄雞天下白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字面解釋:公雞一叫,天就亮了。形容東方破曉,長夜宣告結束。指真相大白 。 |
叫鷄 | 叫雞 叫雞,漢語詞語,gìao gei,方言。公雞。 |
再接再厲 | 再接再厲【解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斗,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出處】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示例】取得好成績也不能自滿,要~,不斷進取。【近義詞】再接再礪【反義詞】得過且過【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
狀聲詞 | 辭典解釋狀聲詞 zhuàng shēng cí 摹仿事物或動作聲音的詞。可分為兩種:廣義的狀聲詞包括了如名詞「貓」、「雞」、「釘」及動詞「剁」、「咳」、「卜」等,因摹擬事物原始聲音而命名的語詞。狹義的狀聲詞則只摹擬事物或動作的聲音,性質近于感嘆詞。如「喔!喔!喔!公雞叫了起來!」后一種狀聲詞在句中可有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等作用。 也稱為「摹聲詞」、「擬聲詞」、「象聲詞」。英語 onomatopoeia |
再接再厲 | 【解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斗,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出處】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示例】取得好成績也不能自滿,要~,不斷進取。【近義詞】再接再礪【反義詞】得過且過【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
冠雞 | 戴公雞形狀的帽,表示好勇。 |
垂頭鎩羽 | 垂頭鎩羽【解釋】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樣子。【出處】《冷眼觀》第五回:“正值憲太太發放那起不中用的家人出來,猶如斗敗公雞,一個個垂頭鎩羽,打從簽押房門外經過。” |
男高音 | 男高音 男高音(Tenor)指聲樂曲中女高音、女低音與男低音之間的一個聲部。在歌劇發展史上,男高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男主角多為男高音歌唱家扮演。當閹人歌手還霸占歌劇舞臺時,一位男歌手以真正的聲音唱出高音C,羅西尼還批評他像是“被閹掉的公雞”,但如今男高音卻是最能激發觀眾腎上腺激素的靈丹妙藥。尤其杰出的男高音非常難得,藝術價值遠遠超過其他歌手數倍之多。 |
七上八落 | 七上八落【解釋】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示例】那心兒里就是十五六個吊桶打水,~的跳一個不止。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
重風 | 重風 《水滸傳》第一回:“﹝ 洪太尉 ﹞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 |
揪結 | 揪結 jiū jié ㄐㄧㄨ ㄐㄧㄝ ˊ 揪結 扭結。指相互扭著毆打。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受了傷的 小李 和得意揚揚的那位‘小天才’一對公雞似的怒目相對,足有半分鐘,終于揪結在一塊。” 漢 嚴忌 《哀時命》:“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 唐 錢起 《送鄔三落第還鄉》詩:“ 郢 客文章絕世稀,常嗟時命與心違。” 郁達夫 《客感寄某》詩:“敢隨 杜甫 憎時命,欲向 田橫 放厥聲。” |
行秤 | 行秤 xíng chèng 行秤 市場上用的秤。《水滸傳》第三八回:“ 李逵 看那人時,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紀……手里提條行秤。”《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忽見 戚老漢 左手上橫著一把行秤,右手提了一只大公雞。” |
取用 | 取用 示例 1、“清晨取用潔白公雞祭,下午取用潔白閹羊祭,黃昏取用純白閹牛祭”——《畢摩》 2、取用受污染的淺層地下水作為非飲用水 3、只管自行取用就是了 |
冠雞 | 戴公雞形狀的帽,表示好勇。 |
追節 | 追節 追節,是準女婿在節日前一天向未來的老丈人家送節日禮物的一種禮儀,按照其風俗有這么幾種物品是必須送的:竹涼席一床、扇子若干(依女方家庭成員數定,有多少人就得送多少把扇子)、閹割過的大公雞一只、粽子一匹(一匹10個),其它物品可以隨意,所以今天好多準女婿們都忙著準備這些,明天就該去“追節”了。這追節禮儀準女婿們只有結婚后才能免掉。 |
垂頭鎩羽 | 【解釋】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樣子。【出處】《冷眼觀》第五回:“正值憲太太發放那起不中用的家人出來,猶如斗敗公雞,一個個垂頭鎩羽,打從簽押房門外經過。” |
重風 | 重風 《水滸傳》第一回:“﹝ 洪太尉 ﹞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