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溫度的詞語
形容溫度的詞語:1. 寒冷;2. 冰冷;3. 涼爽;4. 溫和;5. 暖和;6. 炎熱;7. 燥熱;8. 酷熱;9. 悶熱;10. 寒冽;11. 刺骨;12. 冰霜;13. 寒意;14. 霜凍;15. 凍結;16. 蒸騰;17. 濕潤;18. 潮濕;19. 干燥;20. 炙烤
形容溫度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干濕球溫度表 | 干濕球溫度表 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的一對并列安置的溫度表。干濕球溫度表是同時測定空氣溫度和濕度的一對規格相同,裝置在小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一支用來測定氣溫,稱“干球溫度表”;另一支球部包扎一條紗布,紗布的下部浸到一個帶蓋的水杯內。杯口距球部3cm,杯中盛蒸餾水(只允許用醫用蒸餾水),供濕潤濕球紗布用,稱“濕球溫度表”。濕度是根據熱力學原理由干球溫度表與濕球溫度表的溫度差值計算得出。 |
溫度 | 溫度 (物理量)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 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為熱力學溫標(K)。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其他溫標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和國際實用溫標。 從分子運動論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于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根據某個可觀察現象(如水銀柱的膨脹),按照幾種任意標度之一所測得的冷熱程度。 |
地面溫度 | 地面溫度 地面溫度(ground temprature)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處土壤溫度的統稱。指一定口徑的蒸發器中的水因蒸發而降低的深度。單位為攝氏度(℃)。 地溫為掌握下曲和入窯的溫度,參考釀酒車間通風干燥處接觸地面設置的溫度計的溫度。地溫是氣象觀測項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氣候資源。 |
溫度表 | 溫度表 溫度表(Thermometer)是一種運用不同原理來測量物體(或空間)溫度或溫度梯度的器具。常見的有指針雙金屬溫度表,帶有表盤,可以直接測量氣體、液體和蒸汽。廣泛用于機械、造船、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輕工業及研究等部門。 |
溫度計 | 溫度計 溫度計是可以準確的判斷和測量溫度的工具,分為指針溫度計和 數字溫度計。根據使用目的的區別,已設計制造出多種溫度計。 |
華氏溫度計 | 華氏溫度計 (溫度計的一種)華氏溫度計是溫度計的一種。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符號為F。刻度方法是荷蘭物理學家華蘭海特制定的。 華倫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溫度測量有了共同的標準,可以對不同的地點,不同時間及各人所測量的溫度值進行比較,它的出現是華倫海特為了統一物理學中的溫度單位來定的。 |
對比溫度 | 對比溫度 對比溫度是實際氣體無因次的重要基本對比狀態參數之一。其值等于氣體所處實際狀態下的絕對溫度與其臨界溫度的比值。 |
攝氏溫度計 | 攝氏溫度計 《攝氏溫度計》是一款Android平臺的應用。 |
變溫動物 | 變溫動物 變溫動物(俗稱的冷血動物是誤讀),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鉆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游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
溫差 | 溫差 溫差:溫度的高低差別數值 溫差:衛蘭演唱歌曲 溫差:張夢奇全創作音樂 |
變溫動物 | 變溫動物 變溫動物(俗稱的冷血動物是誤讀),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鉆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游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
等溫線 | 等溫線 等溫線(isotherm)即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之為等溫線。 1799~1804年,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在廣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亞洲內陸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提出借助氣象要素平均值可闡明氣候規律性,創造了用等溫線表示平均氣溫的制圖方法。1817年繪制了世界是第一幅等溫線圖。 |
發燒 | 發燒 (疾病)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于37.5 ℃,腋窩溫度高于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于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
高溫作業 | 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work in hot environment)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包括高溫天氣作業和工作場所高溫作業。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高溫天氣作業是指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在高溫自然氣象環境下進行的作業。工作場所高溫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25℃的作業。 |
攝氏溫標 | 攝氏溫標 攝氏溫標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溫標,用符號“C”表示,單位是°C,是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來的。攝氏溫標=(華氏溫標-32)÷1.8 。其結冰點是0°C,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C。現在的攝氏溫標已被納入國際單位制,攝氏溫標與絕對溫標的換算式是t=T-273.15。(t表示攝氏溫標,T表示絕對溫標,規定為開爾文用以表示絕對溫度時的一個專門名稱。) |
室溫 | 室溫 室溫:詞語解釋 室溫:文學作品·七言古風 室溫 (詞語解釋)室溫,其指的是室內溫度。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室溫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沒有強制性要求。但對于某些特殊行業(比如醫藥行業)而言,室溫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必須按照行業準則進行調控室內溫度。 |
低溫 | 低溫 (學術名稱)低溫,俗稱寒冷,按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凡是當地24h降溫10℃以上或48h降溫12℃以上,且最低氣溫降至低于5℃以下的強冷空氣稱為寒潮。低溫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于或低于5℃的作業。按照工作地點的溫度和低溫作業時間率,可將低溫作業分為4級,級數越高冷強度越大。 |
發燒 | 發燒 (疾病)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于37.5 ℃,腋窩溫度高于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于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
等溫綫 | 等溫線 等溫線(isotherm)即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之為等溫線。 1799~1804年,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在廣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亞洲內陸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提出借助氣象要素平均值可闡明氣候規律性,創造了用等溫線表示平均氣溫的制圖方法。1817年繪制了世界是第一幅等溫線圖。 |
等溫線 | 等溫線 等溫線(isotherm)即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之為等溫線。 1799~1804年,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在廣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亞洲內陸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提出借助氣象要素平均值可闡明氣候規律性,創造了用等溫線表示平均氣溫的制圖方法。1817年繪制了世界是第一幅等溫線圖。 |
高溫作業 | 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work in hot environment)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包括高溫天氣作業和工作場所高溫作業。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高溫天氣作業是指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在高溫自然氣象環境下進行的作業。工作場所高溫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25℃的作業。 |
溫差 | 溫差 溫差:溫度的高低差別數值 溫差:衛蘭演唱歌曲 溫差:張夢奇全創作音樂 |
低溫 | 低溫 (學術名稱)低溫,俗稱寒冷,按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凡是當地24h降溫10℃以上或48h降溫12℃以上,且最低氣溫降至低于5℃以下的強冷空氣稱為寒潮。低溫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于或低于5℃的作業。按照工作地點的溫度和低溫作業時間率,可將低溫作業分為4級,級數越高冷強度越大。 |
常溫 | 常溫 常溫也叫一般溫度或者室溫,一般定義為25℃。化工工藝中常用 AMB表示,即ambiance。我國工程上常溫是按20℃計的,這是我國大多數地方春秋天的溫度,如循水溫度(自然水溫)。 |
高溫 | 高溫 高溫,詞義為較高的溫度。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指的具體數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術上指幾千攝氏度以上;中國氣象學上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就是高溫天氣。 高溫天氣會給人體健康、交通、用水、用電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 |
靜溫 | 靜溫 靜溫,讀音是jìngwēn,是漢語詞語,意思為流體在某給定點的實際溫度。 在流體動力學中,靜溫是指溫度計與氣流相對靜止時測得的溫度。而動溫是當氣流受阻滯時動能變為熱能,使氣體溫度升高,升高的溫度即為動溫。 在航空航天中,靜溫是指航空器前方未受擾動氣流的溫度,通過測量氣流總溫經解算才能獲得準確的靜溫。 |
氣溫 | 氣溫 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air temperature)。國際上標準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 |
體溫計 | 體溫計 體溫計是一種最高溫度計,又稱“醫用溫度計”,廣東及港臺地區稱為探熱針。它可以記錄該溫度計所曾測定的最高溫度。 |
溫泉 | 溫泉 (自然泉水)溫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種,是從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溫度顯著地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的地下天然泉水,并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泉水。現在也有很多地區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溫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溫泉井。由于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 |
最高氣溫 | 最高氣溫 最高氣溫是指某一特定范圍區域內在一定長度的時間段里的整體氣體溫度最高值。由于天氣預報和記錄通常是以日為單位對氣溫進行測量和標注的,所以最高氣溫一般表示日最高氣溫。另外,最高氣溫也有針對一段時期內不同平均值標注的,如某年不同季節之間比較下的平均最高氣溫。 |
降溫 | 降溫 (許嵩專輯《蘇格拉沒有底》中歌曲)是許嵩第三張個人專輯《蘇格拉沒有底》中的歌曲。 這首作品沒有“歌詞”,而是一則唱出來的“日記”。真實感極強的詞句,記錄2010年11月20日的生活細節;從多處貌似無心插柳的“設局”,不難揣測此篇日記的良苦用心。念唱式的旋律層層遞進,帶點兒混搭感的三弦與京味兒獨白——作為一首實驗之作,它不是徒有其表。而結尾一句突然跳轉畫面,實謂神來之筆。 降溫 (漢語詞匯)解釋 英文:[cool] 意思: 形容氣候的溫度下降,降低溫度。 用噴水或冷空氣等方法使高溫廠房和車間的溫度降低。 氣象學名詞。氣溫下降。 喻指改變某種過熱的做法或使過熱的現象趨于平緩。 《文匯報》1987.4.17:“一度興起的建造高標準樓堂館所之風正在全國各地減弱,基本建設投資膨脹的過熱空氣也在逐步降溫。” |
體溫計 | 體溫計 體溫計是一種最高溫度計,又稱“醫用溫度計”,廣東及港臺地區稱為探熱針。它可以記錄該溫度計所曾測定的最高溫度。 |
總溫 | 總溫 總溫指一流體以絕熱過程完全靜止時,它的動能將轉化為內能時反映出來的溫度。 在航空領域中,駐點溫度被稱為總溫,并通過安裝在飛行器表面上的溫度探測器來測量。 探頭設計成將空氣相對于飛機處于靜止狀態。當空氣相對靜止時,動能轉化為內部能量。 空氣被壓縮并經歷絕熱的溫度升高。 因此,總溫高于靜態(或環境)空氣溫度。 總溫是空氣數據計算機的基本輸入,以便能夠計算靜態空氣溫度,從而得到真正的空速。 |
室溫 | 室溫 室溫:詞語解釋 室溫:文學作品·七言古風 室溫 (詞語解釋)室溫,其指的是室內溫度。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室溫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沒有強制性要求。但對于某些特殊行業(比如醫藥行業)而言,室溫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必須按照行業準則進行調控室內溫度。 |
溫泉 | 溫泉 (自然泉水)溫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種,是從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溫度顯著地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的地下天然泉水,并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泉水。現在也有很多地區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溫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溫泉井。由于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 |
溫度 | 溫度 (物理量)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 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為熱力學溫標(K)。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其他溫標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和國際實用溫標。 從分子運動論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于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根據某個可觀察現象(如水銀柱的膨脹),按照幾種任意標度之一所測得的冷熱程度。 |
最高氣溫 | 最高氣溫 最高氣溫是指某一特定范圍區域內在一定長度的時間段里的整體氣體溫度最高值。由于天氣預報和記錄通常是以日為單位對氣溫進行測量和標注的,所以最高氣溫一般表示日最高氣溫。另外,最高氣溫也有針對一段時期內不同平均值標注的,如某年不同季節之間比較下的平均最高氣溫。 |
氣溫 | 氣溫 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air temperature)。國際上標準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 |
靜溫 | 靜溫 靜溫,讀音是jìngwēn,是漢語詞語,意思為流體在某給定點的實際溫度。 在流體動力學中,靜溫是指溫度計與氣流相對靜止時測得的溫度。而動溫是當氣流受阻滯時動能變為熱能,使氣體溫度升高,升高的溫度即為動溫。 在航空航天中,靜溫是指航空器前方未受擾動氣流的溫度,通過測量氣流總溫經解算才能獲得準確的靜溫。 |
超低溫 | 超低溫 低于1K的溫度叫做超低溫。獲得這樣低的溫度,除人們所熟知的,通過對4He液浴減壓可達最低溫度約0.5K外,還有下列方法:利用3He液浴減壓最低溫度可達到 0.3K;利用硝酸鈰鎂(CMN)等順磁鹽進行絕熱去磁,可達到幾毫開溫區;利用3He-4He稀釋致冷機可達1.5mK,利用坡密朗丘克冷卻和絕熱核去磁可達到更低的溫度。 |
地溫 | 地溫 地溫(ground temprature)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處土壤溫度的統稱。單位為攝氏度(℃)。地溫為掌握下曲和入窯的溫度,參考釀酒車間通風干燥處接觸地面設置的溫度計的溫度。地溫是氣象觀測項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氣候資源。 |
開爾文 | 開爾文 (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Kelvins),為熱力學溫標或稱絕對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溫度單位。開爾文溫度常用符號K表示,其單位為開。 每變化1K相當于變化1℃,計算起點不同。攝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起點,而開爾文是以絕對零度作為計算起點,即-273.15℃=0K。開爾文過去也曾稱為絕對溫度。水的三相點溫度為0.0076℃,也可以說開爾文是將水三相點的溫度定義為273.16K后所得到的溫度。 2018年11月16日 ,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修訂國際單位制”決議,正式更新包括國際標準質量單位“千克”在內的4項基本單位定義。新國際單位體系采用物理常數重新定義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 |
冷血動物 | 冷血動物【解釋】體溫隨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動物。比喻缺乏感情、對人對事冷漠的人。【出處】錢鐘書《圍城》:“李先生本來像冬蟄的冷血動物,給顧先生當眾恭維得春氣入身,蠕蠕欲活。”【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臨界 | 臨界 (低轉化條件)臨界是指由某一種狀態或物理量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或物理量的最低轉化條件;或者由一種狀態或物理量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或物理量。 ①每種物質都有一個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增大壓強,氣態物質不會液化,這個溫度就是臨界溫度。 ②通常把在臨界溫度以上的氣態物質叫做氣體,把在臨界溫度以下的氣態物質叫做汽體。 導體由普通狀態向超導態轉變時的溫度稱為為超導體的轉變溫度,或臨界溫度,用Tc 表示. 生態學釋義:在生態學中指生物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和生殖等)所需的環境溫度的上限或下限。 |
同溫層 | 同溫層 同溫層(stratosphere)是對流層頂部至平流層中下層區域,是平流層里溫度最低(中高緯度地區同溫層溫度在-45°左右)且溫度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的區域。 從對流層頂到50~55 KM高度的一層稱為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到35~40 KM左右的一層,氣溫幾乎不隨高度變化,為-55℃左右,故稱為同溫層。從這以上到平流層頂,氣溫隨高度增高而增高,至平流層頂達-3℃左右,亦稱逆溫層,平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臭氧(O3),并在20-25 KM高度上達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能強烈吸收波長為200~300 nm的太陽紫外線,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傷害。 |
常溫 | 常溫 常溫也叫一般溫度或者室溫,一般定義為25℃。化工工藝中常用 AMB表示,即ambiance。我國工程上常溫是按20℃計的,這是我國大多數地方春秋天的溫度,如循水溫度(自然水溫)。 |
高溫 | 高溫 高溫,詞義為較高的溫度。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指的具體數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術上指幾千攝氏度以上;中國氣象學上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就是高溫天氣。 高溫天氣會給人體健康、交通、用水、用電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 |
同溫層 | 同溫層 同溫層(stratosphere)是對流層頂部至平流層中下層區域,是平流層里溫度最低(中高緯度地區同溫層溫度在-45°左右)且溫度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的區域。 從對流層頂到50~55 KM高度的一層稱為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到35~40 KM左右的一層,氣溫幾乎不隨高度變化,為-55℃左右,故稱為同溫層。從這以上到平流層頂,氣溫隨高度增高而增高,至平流層頂達-3℃左右,亦稱逆溫層,平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臭氧(O3),并在20-25 KM高度上達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能強烈吸收波長為200~300 nm的太陽紫外線,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傷害。 |
臨界 | 臨界 (低轉化條件)臨界是指由某一種狀態或物理量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或物理量的最低轉化條件;或者由一種狀態或物理量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或物理量。 ①每種物質都有一個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增大壓強,氣態物質不會液化,這個溫度就是臨界溫度。 ②通常把在臨界溫度以上的氣態物質叫做氣體,把在臨界溫度以下的氣態物質叫做汽體。 導體由普通狀態向超導態轉變時的溫度稱為為超導體的轉變溫度,或臨界溫度,用Tc 表示. 生態學釋義:在生態學中指生物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和生殖等)所需的環境溫度的上限或下限。 |
冷血動物 | 【解釋】體溫隨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動物。比喻缺乏感情、對人對事冷漠的人。【出處】錢鐘書《圍城》:“李先生本來像冬蟄的冷血動物,給顧先生當眾恭維得春氣入身,蠕蠕欲活。”【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土溫 | 土溫 土溫“土壤溫度’的簡稱。土壤內部的溫度。其變幅(最高溫與最低溫的變化范圍)不但依季節和晝夜而異,且依土層深度、時間、位置、土壤質地、顏色、結構和含水量等而不同。表土變幅大,底土變幅小。在深度80一100厘米處,晝夜溫度變幅即不顯著。砂土比粘土變化快而變幅大;含有機質多而結構好的土壤,變化慢而變幅小。通常一年中地表土溫,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土溫對種子發芽、植物生長發育、微生物活動、土壤中的各種變化都有一定的影響。灌排、培土、覆蓋等措施可調節表土溫度。 |
土溫 | 土溫 土溫“土壤溫度’的簡稱。土壤內部的溫度。其變幅(最高溫與最低溫的變化范圍)不但依季節和晝夜而異,且依土層深度、時間、位置、土壤質地、顏色、結構和含水量等而不同。表土變幅大,底土變幅小。在深度80一100厘米處,晝夜溫度變幅即不顯著。砂土比粘土變化快而變幅大;含有機質多而結構好的土壤,變化慢而變幅小。通常一年中地表土溫,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土溫對種子發芽、植物生長發育、微生物活動、土壤中的各種變化都有一定的影響。灌排、培土、覆蓋等措施可調節表土溫度。 |
超低溫 | 超低溫 低于1K的溫度叫做超低溫。獲得這樣低的溫度,除人們所熟知的,通過對4He液浴減壓可達最低溫度約0.5K外,還有下列方法:利用3He液浴減壓最低溫度可達到 0.3K;利用硝酸鈰鎂(CMN)等順磁鹽進行絕熱去磁,可達到幾毫開溫區;利用3He-4He稀釋致冷機可達1.5mK,利用坡密朗丘克冷卻和絕熱核去磁可達到更低的溫度。 |
降溫 | 降溫 (許嵩專輯《蘇格拉沒有底》中歌曲)是許嵩第三張個人專輯《蘇格拉沒有底》中的歌曲。 這首作品沒有“歌詞”,而是一則唱出來的“日記”。真實感極強的詞句,記錄2010年11月20日的生活細節;從多處貌似無心插柳的“設局”,不難揣測此篇日記的良苦用心。念唱式的旋律層層遞進,帶點兒混搭感的三弦與京味兒獨白——作為一首實驗之作,它不是徒有其表。而結尾一句突然跳轉畫面,實謂神來之筆。 降溫 (漢語詞匯)解釋 英文:[cool] 意思: 形容氣候的溫度下降,降低溫度。 用噴水或冷空氣等方法使高溫廠房和車間的溫度降低。 氣象學名詞。氣溫下降。 喻指改變某種過熱的做法或使過熱的現象趨于平緩。 《文匯報》1987.4.17:“一度興起的建造高標準樓堂館所之風正在全國各地減弱,基本建設投資膨脹的過熱空氣也在逐步降溫。” |
恒溫 | 恒溫 (專業術語)恒溫,是在一定的環境下保持不變的溫度,需要精密的儀器來隨時測定溫度的變化,然后調節溫度,使之始終是一個溫度。 |
地面溫度 | 地面溫度 地面溫度(ground temprature)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處土壤溫度的統稱。指一定口徑的蒸發器中的水因蒸發而降低的深度。單位為攝氏度(℃)。 地溫為掌握下曲和入窯的溫度,參考釀酒車間通風干燥處接觸地面設置的溫度計的溫度。地溫是氣象觀測項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氣候資源。 |
地溫 | 地溫 地溫(ground temprature)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處土壤溫度的統稱。單位為攝氏度(℃)。地溫為掌握下曲和入窯的溫度,參考釀酒車間通風干燥處接觸地面設置的溫度計的溫度。地溫是氣象觀測項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氣候資源。 |
華氏溫度計 | 華氏溫度計 (溫度計的一種)華氏溫度計是溫度計的一種。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符號為F。刻度方法是荷蘭物理學家華蘭海特制定的。 華倫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溫度測量有了共同的標準,可以對不同的地點,不同時間及各人所測量的溫度值進行比較,它的出現是華倫海特為了統一物理學中的溫度單位來定的。 |
恆溫 | 恒溫 (專業術語)恒溫,是在一定的環境下保持不變的溫度,需要精密的儀器來隨時測定溫度的變化,然后調節溫度,使之始終是一個溫度。 |
變色漆 | 變色漆 變色漆是一種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能改變顏色并用顏色變化來測定物體表面溫度的一種涂敷物,有一定的毒性。可用于高速轉動的物體、活動目標以及一些特殊部件, 如電動機、高速旋轉馬達、飛機、火箭發動機、導彈再入錐體等表面溫度的測定。可分為可逆性變色漆和不可逆性變色漆兩大類,兩者的變色機理不同,性質和作用也不相同。其中不可逆性變色漆又有單變和多變色、高溫和低溫、有機和無機三種區分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