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畢業的詞語
關于畢業的詞語:1. 畢業典禮;2. 學位證書;3. 畢業照;4. 校友會;5. 回憶錄;6. 畢業旅行;7. 畢業生;8. 畢業證書;9. 畢業論文;10. 畢業生活;11. 轉行就業;12. 進修學習;13. 職業規劃;14. 畢業離別;15. 畢業感言;16. 就業市場;17. 畢業成績;18. 畢業實習;19. 畢業演講;20. 畢業聚餐
關于畢業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畢業設計 |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graduation project)是指工、農、林科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畢業前夕總結性的獨立作業。是實踐性教學最后一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就選定的課題進行工程設計和研究,包括設計、計算、繪圖、工藝技術、經濟論證以及合理化建議等,最后提交一份報告。應盡量選與生產、科學研究任務結合的現實題目,亦可做假擬的題目。學生只有在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理論課程、課程設計與實習,經考試、考查及格后始可進行。是評定畢業成績的重要依據,學生通過畢業設計答辯,成績評定及格才能畢業。 |
畢業生 | 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畢業生 (漢語詞語)畢業生,意思是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
畢業會考 | 畢業會考 《畢業會考》是由克里斯蒂安·蒙吉執導,阿德里安·蒂蒂耶尼、瑪利亞-維多利亞·德拉古斯等主演的劇情電影,于2016年5月20日在羅馬尼亞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小城醫生不惜一切代價讓被性侵的女兒順利畢業的故事。 畢業會考 (漢語詞語)畢業會考是指檢驗學生是否有通過學校課程畢業水平所進行的統一考試。一般考試時間為高中二年級下學期,考試學科為高中所學科目,考試命題均為基礎知識,成績及格即為通過,可獲得畢業資格。 |
畢業論文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
畢業 | 畢業 (漢語詞語)畢業(graduate)是一個詞語,意思是學生在學校或訓練班修業期滿,達到規定要求,結束在校學習,也可以引申指小結、休止。詞語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繼莊傳》中均有引用。 |
畢業生 | 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畢業生 (漢語詞語)畢業生,意思是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
技工學校 | 技工學校 技工學校簡稱為“技校”。 技校屬于人社部門或勞動部門主管,發技工證和技工學校畢業證書,不是教育部門頒發的學歷文憑。 招生層次包括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中等技工學校屬于中等教育,是培養中等技術工人,層次上相當于高中,但學歷是中技,中級技工;而高技屬于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技技術工人,包括技術學院、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與大學專科同等層次,但學歷是高技,高級技工。技工學校畢業頒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廳)印制的技工學校畢業證書和初級,中級、高級或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技工學校開設的專業學制一般分:一年制、兩年制、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等。技工學校培養學員更注重勞動技能的提高,培養的一般為實用型勞動者。 |
本科 | 本科 (學歷)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 education),高等教育的中級層次。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第三級第一階段(授予大學第一級學位或同等學歷證書)教育。與專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構成高等教育內部的 3 個層次,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一般招收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實施本層次的通識教育及有關某一專門領域的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教育。修業年限一般為 4 年,某些專業如醫科等為 5 年或 5 年以上。學生按一定的計劃和要求修習有關課程(包括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等),接受某些科學研究訓練(如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或考核合格,準予畢業者,發給本科畢業證書或授予學士學位或第一專業學位。實施機構為大學和專門學院。 |
畢業論文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
畢業 | 畢業 (漢語詞語)畢業(graduate)是一個詞語,意思是學生在學校或訓練班修業期滿,達到規定要求,結束在校學習,也可以引申指小結、休止。詞語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繼莊傳》中均有引用。 |
肄業 | 肄業 肄業,漢語詞匯,拼音為yì yè,是指在校學習,指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肄(yì)是學習之意。巴金《家》六:“在中學肄業的四年中間他失掉了母親,后來父親又娶了一個年輕的繼母。” |
肄業 | 肄業 肄業,漢語詞匯,拼音為yì yè,是指在校學習,指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肄(yì)是學習之意。巴金《家》六:“在中學肄業的四年中間他失掉了母親,后來父親又娶了一個年輕的繼母。” |
同等學歷 | 同等學歷 指具有與某級教育相同層次的學歷或者獲得同級教育但非同一學科、專業的畢業證書(包括相應的學位)。比如說本科,有全日制本科、函授本科、自考本科、夜大本科等等,它們都是同等學歷。同等學歷的概念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有參考意義。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同等學歷考生(非某一學科專業畢業的本科、碩士生或學士、碩士學位獲得者)跨學科、專業報考碩士生、博士生;在學位工作中出現的非本學科、專業畢業的同等學歷申請者(碩士、博士研究生或碩士、博士學位獲得者)跨學科、專業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等。 |
學歷 | 學歷 (教育文憑)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后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后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歷 (漢語詞語)學歷,讀作:xué lì 泛指個人求學的經歷,包括曾在國家政府批準備案的學歷性質教育類的學校畢業并且獲得該學校的畢業證書。 |
會考 | 會考 會考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huì kǎo,釋義為綜合考核官吏政績;學生畢業時,除校內畢業考試以外,會同他校畢業生參加教育行政機關所主持的一次考試。 |
實習生 | 實習生 (詞語)無經驗學習人員簡稱實習生,泛指在某一專業的高年級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實際工作經驗,屬于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實習生又分成畢業、沒畢業兩類。聘用實習生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并予以培養成為正式雇傭的勞工。 |
學歷 | 學歷 (教育文憑)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后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后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歷 (漢語詞語)學歷,讀作:xué lì 泛指個人求學的經歷,包括曾在國家政府批準備案的學歷性質教育類的學校畢業并且獲得該學校的畢業證書。 |
會考 | 會考 會考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huì kǎo,釋義為綜合考核官吏政績;學生畢業時,除校內畢業考試以外,會同他校畢業生參加教育行政機關所主持的一次考試。 |
實習生 | 實習生 (詞語)無經驗學習人員簡稱實習生,泛指在某一專業的高年級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實際工作經驗,屬于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實習生又分成畢業、沒畢業兩類。聘用實習生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并予以培養成為正式雇傭的勞工。 |
學曆 | 學歷 (教育文憑)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后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后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歷 (漢語詞語)學歷,讀作:xué lì 泛指個人求學的經歷,包括曾在國家政府批準備案的學歷性質教育類的學校畢業并且獲得該學校的畢業證書。 |
研究生 | 研究生 (研究生學歷)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一般由擁有碩士點、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科研機構開展,以研究生為最高學歷,研究生畢業后,也可稱研究生,含義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 在中國,研究生主要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擁有各高等院校舉辦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學制最少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職研究生,主要通過十月聯考、同等學歷申碩、一月統招在職研究生等方式進行招生;從2017年(包括2017年)起,雙證在職研究生統一命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12月底的全國統考,劃定相同分數線,畢業時同樣獲得雙證。招收與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單位既有擁有碩士點和博士點的高等院校,也有相關科研機構。 在中國大陸地區,普通民眾習慣將碩士研究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研究生稱為“博士”。 2015年,我國在學研究生共191.14萬人,招生64.51萬人,畢業55.15萬人。 |
定向培養 | 定向培養 定向培養,為特定地區、部門或單位招收和培養學生的制度。屬國家任務計劃招生的一部分。可實行在指定地區、部門或單位定向招生的辦法。錄取分數線可略低于非定向招生的標準。學生畢業后須按計劃到指定地區、部門或單位工作。目的在于使邊遠地區、工作環境較艱苦的行業和急需某些人才的單位能分配到一定數量的所需畢業生,并增強招生、畢業生分配的計劃性,使培養工作更有針對性,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參見“定向招生”。 |
法國國立行政學校 | 法國國立行政學校 法國培養高級文官的學校。1945年創建于巴黎。招收對象主要為高等院校畢業生和在行政部門服務五年以上的文官。學制為三年。教學方式分實習和課堂教育兩種。畢業生根據成績分別進入政府上層或中層領導機構,充當行政官員或經濟管理官員。 |
結業 | 結業 結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jiéyè, 指完成學習或訓練任務而又達不到畢業要求。或者是達到所在專業培養方案要求,但受到留校察看處分尚未解除的。 |
母校 | 母校 (詞語解析)母校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mǔ xiào,是人們對自己曾經畢業或肄業的學校的一種稱謂。懷有感激之情。英譯為one's old school;one's mother school;Alma Mater。 |
結業 | 結業 結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jiéyè, 指完成學習或訓練任務而又達不到畢業要求。或者是達到所在專業培養方案要求,但受到留校察看處分尚未解除的。 |
證書 | 證書 (證明資格或權力的文件)證書是由機關﹑學校﹑團體等發的證明資格或權力的文件。常見的證書有:榮譽證書、資格證書、會員證書、入股證書、黨員證、身份證、暫住證、軍官證、駕駛證、行車證、通行證、上崗證、出生證、學生證、團員證、轉學證、休學證、畢業證、結業證、記者證、采訪證等。 |
證書 | 證書 (證明資格或權力的文件)證書是由機關﹑學校﹑團體等發的證明資格或權力的文件。常見的證書有:榮譽證書、資格證書、會員證書、入股證書、黨員證、身份證、暫住證、軍官證、駕駛證、行車證、通行證、上崗證、出生證、學生證、團員證、轉學證、休學證、畢業證、結業證、記者證、采訪證等。 |
同等學力 | 同等學力 學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簡稱。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對于更高層次的、注重學術研究能力的碩士教育來說,學位本身比學歷更有說服力。同等學力是非本科和非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位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的單位審核。 |
同等學力 | 同等學力 學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簡稱。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對于更高層次的、注重學術研究能力的碩士教育來說,學位本身比學歷更有說服力。同等學力是非本科和非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位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的單位審核。 |
應屆 | 應屆 是指某個學校當前一期。用于畢業生。需要注意的是“應屆”的“應”讀第一聲:yīng,音同“應該”的“應”。 |
專科 | 專科 專科指高職高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歷層次之一。在中國,專科教育由高職和高專承擔,部分本科高校亦開設有專科。專科學歷層次不頒發學位證書而頒發專科畢業證書。 專科學歷主要分為全日制專科和非全日制專科兩種。全日制專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進行招生的學生在校學習。非全日制專科主要分為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種類型,沒有固定修業年限,學生既可以在相關教育機構學習也可以自學。 |
專科 | 專科 專科指高職高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歷層次之一。在中國,專科教育由高職和高專承擔,部分本科高校亦開設有專科。專科學歷層次不頒發學位證書而頒發專科畢業證書。 專科學歷主要分為全日制專科和非全日制專科兩種。全日制專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進行招生的學生在校學習。非全日制專科主要分為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種類型,沒有固定修業年限,學生既可以在相關教育機構學習也可以自學。 |
應屆 | 應屆 是指某個學校當前一期。用于畢業生。需要注意的是“應屆”的“應”讀第一聲:yīng,音同“應該”的“應”。 |
鄧稼先 | 鄧稼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
萬古蟾 | 萬古蟾 萬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19日),江蘇南京人,中國動畫片的創始人之一,著名的萬氏兄弟之一。萬古蟾于1920年畢業于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1926年進入長城畫片公司任美工。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參與創作了《抗戰歌》《抗戰標語》等動畫。1940年在上海新華聯合影業公司卡通部創作了中國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56年萬古蟾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任剪紙導演,并于1958年創作了剪紙片《豬八戒吃瓜》。此后他又先后導演了《漁童》《濟公斗蟋蟀》《猴龜分樹》《人參娃娃》等眾多動畫片。他還曾擔任過中國動畫學會顧問,第五、七屆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職。1995年逝世,享年95歲。 |
葉永烈 | 葉永烈 葉永烈,著名小說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1940年8月生,浙江溫州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以長篇小說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作品《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0課;其《床頭上的標簽》《炸藥工業之父——諾貝爾》被選入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現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館館員、光明日報科普專家委員會顧問委員。 |
唐君毅 | 唐君毅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1978年2月2日),四川宜賓人。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當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 1921年考入重慶聯合中學,1925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后轉南京中央大學哲學系。畢業后歷任四川、華西、中央等大學教授,并任無錫新設江南大學教務長。 1949年4月,唐君毅遠赴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創辦新亞書院,并兼任教務長、哲學系主任等職。1958年與徐復觀、牟宗三、張君勵聯名發表現代新儒家的綱領性文章《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受聘為該校首任文學院院長和哲學講座教授,1967年任新亞研究所所長。1974年,以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榮休,繼續任新亞研究所所長,次年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 唐君毅先生一生致力人文精神的重建與發展,其學問體大思精,長于辨析又善于綜攝,馳騁于東西方哲學之中,而歸于中國圣賢義理之學。唐先生的《人生之體驗》、《人生之體驗續編》及《道德自我之建立》對人生有精純深微的體驗;《中國哲學原論》系列著作六大卷,對中國傳統哲學作出系統疏解并不時提出新詮釋,已見各家異說無不可相通無礙。1976年出版最后巨著《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乃其平生學思之綜化,其思想體系之完成。 1978年2月2日,唐先生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歲。1991年,《唐君毅全集》出版,全三十冊。 |
陳鯉庭 | 陳鯉庭 陳鯉庭(1910年10月20日—2013年8月27日 ),1910年10月20日出生在上海.中國電影導演,藝術理論家。曾用名陳思白,筆名麒麟、C.C.T等。1930年畢業于大夏大學高等師范系。歷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 2013年8月27日上午9時35分,陳鯉庭先生因病于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終年103歲。 |
陳若曦 | 陳若曦 陳若曦(本名陳秀美),1938年出生。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碩士。 1960年與白先勇、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雜志,以寫實小說聞名文壇。1989年創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1995年返臺定居,現在是臺灣專欄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及義工。 |
陳凱歌 | 陳凱歌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1987年憑借劇情片《孩子王》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1993年執導的文藝片《霸王別姬》成為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1998年執導歷史片《荊軻刺秦王》。2002年憑借劇情片《和你在一起》獲得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2005年執導的史詩片《無極》提名美國電視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2008年獲得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2010年執導古裝片《趙氏孤兒》,同年獲得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2013年擔任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5年執導劇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8月執導劇情片《妖貓傳》。 |
陳省身 | 陳省身 陳省身(Shiing 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生前曾長期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60年起)、芝加哥大學(1949-1960年),并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為了紀念陳省身的卓越貢獻,國際數學聯盟(IMU)還特別設立了“陳省身獎(Chern Medal)”作為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終身成就獎。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34年夏,他畢業于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1943年發表《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1963年至1964年,陳省身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陳省身晚年致力于推進中國數學的發展,在母校天津南開大學創立了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并于2002年促成了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在中國北京召開(系首次在發展中國家召開)。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2018年,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 |
丘成桐 |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廣東省蕉嶺縣,1949年出生于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美籍華人,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講座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1969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197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師從陳省身);1974-1987年任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數學教授;1987年起任哈佛大學講座教授;1993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成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200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等,是幾何分析學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丘成桐囊括了維布倫幾何獎(1981)、菲爾茲獎(1982)、麥克阿瑟獎(1985)、克拉福德獎(1994)、美國國家科學獎(1997)、沃爾夫數學獎(2010)、馬塞爾·格羅斯曼獎(2018)等獎項。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后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
學士 | 學士 (名詞解析)學士是高等教育本科階段授予的學位名稱,大體可依學科類別分為理學學士、工學學士、文學學士、社會科學學士等。有些院校會提供銜接學士課程,予副學位課程畢業生升讀。 |
離校生 | 離校生 離校生 líxiàoshēng [school leaver] 新離校的(中小學)學生,常指未畢業的 |
學士 | 學士 (名詞解析)學士是高等教育本科階段授予的學位名稱,大體可依學科類別分為理學學士、工學學士、文學學士、社會科學學士等。有些院校會提供銜接學士課程,予副學位課程畢業生升讀。 |
包遵彭 | 包遵彭 (1916--1970)字龍溪,安徽定遠人。畢業于復旦大學、中央政治干部學校,曾服務于安徽青年戰地服務團,兼任《皖北時報》記者 |
同學録 | 同學録 tóng xué lù 同學録(同學録) 記載同班或同校同學的姓名、籍貫、簡歷與通訊處等內容的小冊子。 吳虞 《四川法政學校同學錄序》:“四川法政學校某班諸君既行畢業禮,將有《同學録》之刻,遠符著籍之規,近表樂羣之意。” 孫犁 《澹定集·同口舊事》:“并說上次來信,寄我父親店鋪,因地址不確被退回,現從同學錄查到我的籍貫。” |
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只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和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之后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畢業于東京大學。幼年父母雙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后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 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記錄在菊池獎(1944)、藝術院獎(1952)、野間文藝獎(1954)、每日出版文化獎(1961)的花名冊上。1953年被選為日本文學藝術最高的榮譽機關——藝術院的會員。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獨自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沒有過的創造”,授予他最高的獎賞——第21屆文化勛章,成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勛章。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
朱自清 | 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僅50歲。 |
顧頡剛 | 顧頡剛 顧誦坤(1893.5.8-1980.12.25),字銘堅,號頡(jié)剛;小名雙慶,筆名有余毅、銘堅等。漢人,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顧頡剛畢業于北京大學,后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云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 |
普及率 | 普及率 普及率(universalization rate)是指教育中指某特定年齡人口中達到某層次學校畢業人數的比例。它標志某層次教育的普及程度。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于 1987 年 7 月頒布的《關于制訂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義務教育實施步驟和規劃統計指標問題的幾點意見》的附件中規定,統計時,按標準畢業年齡推遲 1 歲~2 歲計算。其公式為:比標準畢業年齡大 1 歲~2 歲,U=比標準畢業年齡大 1 歲-2 歲的同齡人口中的畢業生數/比標準畢業年齡大 1 歲-2 歲的同齡人口總數×100%此處,U 為普及率。小學、初中的普及率分別為 14 歲、18 歲的同齡人中達到小學或初中畢業人數的比例。 |
大學生 | 大學生 (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基礎教育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正在接受基礎高等教育而還未畢業走進社會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即在高等學校(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注冊入學并接受教育直至畢業前的群體統稱,分為普通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學生(統招生),不含自考生。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一般稱大學學歷。 大學入學方式通常有多種,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主,還有高中學校保送、大學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多種入學方式。 |
中等技術學校 | 中等技術學校 中等技術學校是蘇聯中等專業學校的基本類型之一。培養具有中等專業教育程度的各種專門人才。招收不完全中學、完全中學和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入學須經考試。學習年限視學校專業和學生來源而定:不完全中學畢業生學習 4 年, 接受專業教育和中學高年級水平的普通教育;完全中學畢業生學習一年半至兩年,只接受專業教育;夜課制或函授制學校畢業生學習一年零 10 個月至兩年半。 |
大學生 | 大學生 (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基礎教育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正在接受基礎高等教育而還未畢業走進社會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即在高等學校(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注冊入學并接受教育直至畢業前的群體統稱,分為普通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學生(統招生),不含自考生。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一般稱大學學歷。 大學入學方式通常有多種,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主,還有高中學校保送、大學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多種入學方式。 |
夜大學 | 夜大學 夜大學是上世紀50年代起的叫法,民國時期的許多高校已設有夜校部,主要指夜晚或周末上課接受高等教育,它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種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習形式為業余制,發的畢業證上也會注明“業余”或“夜大”學習。 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函授、業余(夜大學)、脫產等不同教育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生畢業后頒發國家承認的成人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符合規定的還可以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 |
白路 | 白路 白路,男,工學碩士,陜西科技大學助教,漢族,1972年10月出生,1996年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畢業后在輕工業西安機械研究所工作,2005年7月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輕化工過程工藝與機械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從事基礎教學工作。 |
夜大學 | 夜大學 夜大學是上世紀50年代起的叫法,民國時期的許多高校已設有夜校部,主要指夜晚或周末上課接受高等教育,它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種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習形式為業余制,發的畢業證上也會注明“業余”或“夜大”學習。 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函授、業余(夜大學)、脫產等不同教育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生畢業后頒發國家承認的成人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符合規定的還可以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 |
見習 | 見習 見習:詞語 見習:2017年美國電影 見習 (詞語)見習是初到工作崗位的人在現場實習。職業見習,職業見習計劃是一項包括政府、見習單位、高校、人才中介機構以及畢業生在內五方受益的活動,職業見習崗位是為破解大學生就業難而設立的,未就業畢業生到企業參加不超過一年的職業見習,政府給予用人單位一定的補貼,參加職業見習的畢業生,每月還可獲得生活補貼。 |
業畢 | 業畢 業畢(yè bì) 謂學習完畢。《后漢書·郭太傳》:“﹝ 郭太 ﹞就 成皋 屈伯彥 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