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452個)

    201

    凱旋

    成語拼音:
    kǎi xuán ér guī
    成語解釋:
    打仗得勝后返回。
    成語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等把鬼子打走了,你們凱旋歸來,我帶領鄉親們到十里開外去迎接。”
    202

    可想

    成語拼音:
    kě xiǎng ér zhī
    成語解釋: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了解真相。
    成語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知。”
    203

    可一不可再

    成語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語解釋:
    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不可常,可一不可再。”
    204

    稇載

    成語拼音:
    kǔn zài ér guī
    成語解釋:
    稇載:滿載;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齊語》:“諸侯之使垂橐入,稇載歸。”
    205

    捆載

    成語拼音:
    kǔn zǎi ér guī
    成語解釋:
    形容帶回的東西很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精忠旗·北朝復地》:“垂纛入,轉眼捆載歸。”
    206

    量才

    成語拼音:
    liàng cái ér wéi
    成語解釋: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成語出處:
    207

    列鼎

    成語拼音:
    liè dǐng ér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致思》:“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坐,列鼎食。”
    208

    落荒

    成語拼音:
    luò huā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離開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去。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走。”
    209

    落荒

    成語拼音:
    luò huā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指離開戰場,向荒野逃命。形容戰敗逃命。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從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走。”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三十一回:“玄德見勢危,落荒走。”
    210

    量力

    成語拼音:
    liàng lì ér wéi
    成語解釋: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成語出處:
    《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行。”
    211

    趔趄

    成語拼音:
    liè qiè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身子歪斜不穩地走路
    成語出處:
    212

    臨事

    成語拼音:
    lín shì ér jù
    成語解釋:
    臨:遭遇,碰到;懼:或懼。遇事謹慎戒懼。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暴虎馮河,死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懼,好謀成者也。”
    213

    滿車

    成語拼音:
    mǎn chē ér guī
    成語解釋:
    滿:滿滿地;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又與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歸,茲尚未厭足,如餓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為游嵩少。”
    214

    鳴鼓

    成語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成語解釋:
    大張旗鼓地加以討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季氏富于周公,求也為之聚斂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
    215

    鳴鼓攻之

    成語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語解釋:
    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
    216

    木猴

    成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語解釋: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冠,不足謀天下矣。”
    217

    慕名

    成語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指仰慕名聲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紛紛慕名來,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218

    目逆

    成語拼音:
    mù nì ér sòng
    成語解釋:
    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送之,曰:‘美艷。’”
    219

    面墻

    成語拼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立,一無所見。
    成語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安國傳:“人不學,其猶正墻面立。”
    220

    鳴琴

    成語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語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單父治。”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