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452個)

    221

    面墻

    成語拼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立,一無所見。
    成語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安國傳:“人不學,其猶正墻面立。”
    222

    鳴琴

    成語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語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單父治。”
    223

    捫虱

    成語拼音:
    mén shī ér tán
    成語解釋:
    捫:按。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偷竊,無所畏忌。
    成語出處:
    《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言,旁若無人。”
    224

    捫虱

    成語拼音:
    mén shī ér yán
    成語解釋:
    捫: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談話。形容不拘細節,隨便談話。亦作“捫虱談”、“捫虱傾談”。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言,旁若無人。”
    225

    逆流

    成語拼音:
    nì liú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逆:倒。逆水前進。比喻迎著困難
    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毛亨傳:“逆流上曰溯洄。”
    226

    怒目

    成語拼音:
    nù mù ér shì
    成語解釋:
    怒目:瞪著發怒的眼睛;視:看。非常憤怒地瞪著雙眼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林沖、楊志怒目視,有欲要發作之色。”
    227

    逆天

    成語拼音:
    nì tiā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逆: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2回:“今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行,乃自取敗亡也。”
    228

    拍案

    成語拼音:
    pāi àn ér qǐ
    成語解釋:
    案:幾案;桌子。拍著桌子憤然立。形容極度憤怒。有時也形容對反動勢力的不屈服。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起。”
    229

    匍匐

    成語拼音:
    pú fú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躡手躡腳地走動或慢慢地走動
    成語出處: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
    230

    否極

    成語拼音:
    pǐ jí ér tài
    成語解釋:
    否、泰:64卦中的兩個卦名。指壞的到了盡頭就要好起來
    成語出處:
    《宋史·韓令坤等傳論贊》:“雖太祖善御,諸臣知機,要亦否極泰之象也。”
    231

    破殼

    成語拼音:
    pò ké ér chū
    成語解釋:
    帶殼的動植物沖破其外殼生長。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頑強
    成語出處:
    232

    破門

    成語拼音:
    pò mén ér chū
    成語解釋:
    打破門沖了出去。比喻壞人急迫地跳出來干壞事或比喻克服種種限制。
    成語出處:
    廖沫沙《“史”和“戲”》:“你卻開始‘破門出’了,歷史家,卻來寫戲。”
    233

    破門

    成語拼音:
    pò mén ér rù
    成語解釋:
    砸開門進去。多指盜賊行為。
    成語出處:
    ?
    234

    平心

    成語拼音:
    píng xīn ér lùn
    成語解釋: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成語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六》:“佳者反棄去,殆不可曉。平心論,則惟《天地長留集》所取為當。”
    235

    否終

    成語拼音:
    pǐ zhōng ér tài
    成語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
    成語出處:
    《晉書·庾亮傳》:“實冀否終泰,屬運在今。”
    236

    傾耳

    成語拼音:
    qīng ěr ér tīng
    成語解釋:
    傾:歪,側著。側著耳朵仔細聽。
    成語出處:
    《禮記·孔子閑居》:“傾耳聽之,不可得聞也。”
    237

    墻面

    成語拼音:
    qiáng miàn ér lì
    成語解釋:
    面對墻壁對立。形容目光短淺。亦作“面墻立”。
    成語出處:
    《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不學,其猶正墻面立。”《論語·陽貨》:“人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立也與?”
    238

    群起攻之

    成語拼音: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成語解釋:
    大家都起來攻擊它,反對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
    239

    取瑟

    成語拼音:
    qǔ sè ér gē
    成語解釋:
    瑟:弦樂器。彈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達情意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歌,使之聞之。”
    240

    翹足

    成語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待也。”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