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而攻的意思 鳴鼓而攻的讀音和出處
- 鳴
- 鼓
- 而
- 攻
- 成語名稱:
- 鳴鼓而攻
- 成語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 成語解釋:
- 大張旗鼓地加以討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成語例句:
- 不惜鳴鼓而攻,這倒不僅是一種曲解,簡直是一種誣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而,不能讀作“ěr”。
- 繁體字形:
- 鳴皷而攻
- 英文翻譯:
-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 成語故事:
- 鳴鼓而攻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鳴鼓而攻”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大張旗鼓 加以
“鳴鼓而攻”的單字解釋
【鳴】:1.(鳥獸或昆蟲)叫:鳥鳴。蟬鳴。蟲鳴。2.發出聲音;使發出聲音:耳鳴。雷鳴。自鳴鐘。孤掌難鳴。禮炮齊鳴。鳴鼓。鳴鑼開道。3.表達;發表(情感、意見、主張):鳴謝。鳴冤。鳴不平。百家爭鳴。4.姓。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敵人的橋頭堡。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學習:專攻。一門心思攻外語。4.姓。
“鳴鼓而攻”的近義詞
“鳴鼓而攻”的相關成語
“鳴鼓而攻”的關聯成語
鳴字的成語
鼓字的成語
而字的成語
攻字的成語
鳴開頭的成語
鼓開頭的成語
而開頭的成語
攻開頭的成語
ming的成語
gu的成語
er的成語
gong的成語
mgeg的成語
鳴鼓什么什么的成語
鳴什么而什么的成語
鳴什么什么攻的成語
什么鼓而什么的成語
什么鼓什么攻的成語
什么什么而攻的成語
“鳴鼓而攻”造句
他作惡多端,群眾鳴鼓而攻之。
他們大造輿論,為主子上臺鳴鼓而攻之。
上系于天而犯日,故鳴鼓而攻之,脅其本也。
對于這些恥辱,如果聽之任之而不鳴鼓而攻之,則是我們全社會的恥辱。
(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倘若連“小子鳴鼓而攻之”的聲音也啞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
深圳梧桐山擬建老子文化園,惱了網民,鳴鼓而攻之。
可惡的行為固然應該‘鳴鼓而攻’,但一經揭發,當事者反復掩飾,足證‘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還當謹守忠恕之道。
我們的母語,你為何充滿仇恨輕則“鳴鼓而攻之”、“掀起大批判的高潮”,重則“食肉寢皮”、“打翻在在,踏上一腳,讓你永世不得翻身”。
此論當真大膽,難道不怕佛教徒鳴鼓而攻?小說里的事不必當真。
* 鳴鼓而攻的意思 鳴鼓而攻的成語解釋 鳴鼓而攻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