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龍字的成語 (331個)

    101

    飛鳳翥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fèng zhù
    成語解釋:
    形容筆勢雄奇飛動。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璽始末》:“其文飛鳳翥,不足擬其勢。”
    102

    麟鳳龜

    成語拼音:
    lín fèng guī lóng
    成語解釋: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謂之四靈。”
    103

    幡虎纛

    成語拼音:
    lóng fān hǔ dào
    成語解釋:
    將帥之旗。
    成語出處:
    明·陳子《少將行》:“五營畫戟青茫茫,幡虎纛云霞墻。”
    104

    飛虎跳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hǔ tiào
    成語解釋:
    喻筆勢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飛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書中集大成手也。”
    105

    肝豹胎

    成語拼音:
    lóng gān bào tāi
    成語解釋: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成語出處:
    《晉書 潘尼傳》:“厥肴伊何?肝豹胎。”
    106

    肝鳳腦

    成語拼音:
    lóng gān fèng nǎo
    成語解釋: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肝鳳髓,亦不甘味。”
    107

    肝鳳髓

    成語拼音:
    lóng gān fèng suǐ
    成語解釋: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肝鳳髓,亦不甘味。”
    108

    鬼蛇神

    成語拼音:
    lóng guǐ shé shén
    成語解釋:
    喻奇詭怪僻。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說·鐵崖先生楊維楨》:“所作古樂府辭,隱然有曠世金石聲,又時出鬼蛇神,以眩蕩一世之耳目。”
    109

    翰鳳雛

    成語拼音:
    lóng hàn fèng chú
    成語解釋:
    喻杰出的人才。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顏冉翰鳳雛,曾史蘭薰雪白。”
    110

    虎風云

    成語拼音:
    lóng hǔ fēng yún
    成語解釋:
    ①《易·干》:“云從,風從虎。”后以“虎風云”喻英雄豪杰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成語出處:
    《易·干》:“云從,風從虎。”
    111

    翰鳳翼

    成語拼音:
    lóng hàn fèng yì
    成語解釋:
    喻杰出的人才。
    成語出處:
    三國·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所謂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
    112

    化虎變

    成語拼音:
    lóng huà hǔ biàn
    成語解釋:
    《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后因以“化虎變”比喻變化莫測。
    成語出處:
    《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
    113

    荒蠻甸

    成語拼音:
    lóng huāng mán diàn
    成語解釋:
    指邊遠蠻荒之地。亦指邊遠之地的少數民族國家。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遂乃三浮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
    114

    荒朔漠

    成語拼音:
    lóng huāng shuò mò
    成語解釋: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國家。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遂乃三浮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
    115

    胡之痛

    成語拼音:
    lóng hú zhī tòng
    成語解釋:
    《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七十馀人,乃上去……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涘號。”后因以“胡之痛”指喪親之痛。
    成語出處:
    《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七十馀人,乃上去……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涘號。”
    116

    駒鳳雛

    成語拼音:
    lóng jū fèng chú
    成語解釋:
    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成語出處:
    《晉書 陸云傳》:“云字士,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駒,當是鳳雛。’”
    117

    江虎浪

    成語拼音:
    lóng jiāng hǔ l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慣于興風作浪。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2回:“性明敏,善機變,會妝飾,江虎浪,就是嘲漢子的班頭,壞家規的領袖。”
    118

    精虎猛

    成語拼音:
    lóng jīng hǔ měng
    成語解釋: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揚。
    成語出處: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沒睡覺,到如今還是精虎猛,表現了兄弟姐妹們對地主的仇恨。”
    119

    舉云屬

    成語拼音:
    lóng jǔ yún shǔ
    成語解釋:
    同“興云屬”。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帝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舉云屬。”
    120

    舉云興

    成語拼音:
    lóng jǔ yún xīng
    成語解釋:
    同“興云屬”。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光武皇帝紀》:“帝既有仁圣之明,氣勢形體,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敵,翕然舉云興,三雨而濟,天下蕩蕩,人無能名焉。”
    * 龍的成語,帶龍字的成語,包含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