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龍字的成語 (331個)

    121

    口奪食

    成語拼音:
    lóng kǒu duó shí
    成語解釋:
    指莊稼收獲期內于連雨天搶收糧食
    成語出處:
    胡正《汾水長流》第18章:“眼看到了這‘口奪食’的麥收季節,他的麥地又多,錯一天,就怕把他們到口的麥子耽誤了。”
    122

    樓鳳城

    成語拼音:
    lóng lóu fèng chéng
    成語解釋:
    猶言樓鳳池。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論文章圍棘堪馳騁,愿藏身樓鳳城。”
    123

    樓鳳閣

    成語拼音:
    lóng lóu fèng gé
    成語解釋:
    ①帝王的宮殿、樓閣。②喻指封建統治者的巢穴。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二十年,樓鳳閣都曾見。”
    124

    樓鳳闕

    成語拼音:
    lóng lóu fèng què
    成語解釋:
    帝王宮闕。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鵯鵊詞》詩:“樓鳳闕郁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
    125

    樓鳳池

    成語拼音:
    lóng lóu fèng shi
    成語解釋:
    指禁省,皇宮。
    成語出處:
    明·梁辰魚《浣紗記·送錢》:“念生長在香閏繡幃,念出入在樓鳳池。”
    126

    去脈

    成語拼音:
    lái lóng qù mài
    成語解釋:
    頭之所在。過去看風水的人把山脈比作一條;認為從頭到尾都像血脈似的連貫著;可以看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比喻事情前后關聯的線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成語出處:
    明 吾丘瑞《運壁記 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好地,來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127

    眉豹頸

    成語拼音:
    lóng méi bào jǐng
    成語解釋:
    形容勇士的長相。
    成語出處:
    《北齊書·高昂傳》:“幼稚時,便有壯氣。長而菽讜,膽力過人,眉豹頸,姿體雄異。”
    128

    門點額

    成語拼音:
    lóng mén diǎn é
    成語解釋: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爾雅》曰:‘鳣,?有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門,得渡為矣,否則點額而還。”故以“門點額”喻仕路失意或科場落第。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爾雅》曰:‘鳣,有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門,得渡為矣,否則點額而還。”
    129

    眉鳳目

    成語拼音:
    lóng méi fèng mù
    成語解釋: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馬上那人,生得眉鳳目,皓齒朱唇。”
    130

    拏虎攫

    成語拼音:
    lóng mù hǔ jué
    成語解釋:
    猶言爭虎斗。喻筆勢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企羨》:“新城王西樵阮亭,每過郵亭夜店,輒題詩壁上,詩既驚人,使筆斗大,拏虎攫。”
    131

    拏虎跳

    成語拼音:
    lóng mù hǔ tiào
    成語解釋:
    猶言爭虎斗。
    成語出處:
    俞鍔《醉歌行》:“說霸爭王各不讓,拏虎跳旦復昏。”
    132

    拏虎擲

    成語拼音:
    lóng mù hǔ zhì
    成語解釋:
    猶言爭虎斗。
    成語出處:
    宋·喻汝礪《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拏虎擲填胸胄。”
    133

    馬精神

    成語拼音:
    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語解釋:
    馬:傳說中形狀像的馬;也指駿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成語出處:
    唐 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馬精神海鶴姿。”
    134

    老邁

    成語拼音:
    lǎo mài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9回:“當日來時是何等樣精力強壯,那知如今老邁鐘,如同一場春夢。”
    135

    鳴獅吼

    成語拼音:
    lóng míng shī hǒu
    成語解釋:
    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亂時,有人盜發之,都無所見,唯有一劍,懸在空中,欲取之,劍便作鳴虎吼。”
    136

    拿虎跳

    成語拼音:
    lóng ná hǔ tiào
    成語解釋:
    拿:抓,握。像抓東西、老虎跳躍一樣強勁有力。比喻筆勢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驤軍,虎賁軍,用著他拿虎跳。”
    137

    攀鳳附

    成語拼音:
    lóng pān fèng fù
    成語解釋:
    猶言攀附鳳。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太白行》:“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危言逆耳誰為謀?”
    138

    盤鳳舞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fèng wǔ
    成語解釋:
    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氣象。
    成語出處:
    宋·方千里《西河·錢塘》詞:“都會地,東南王氣須記。盤鳳舞到錢塘,瑞煙回起。”
    139

    盤鳳逸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fèng yì
    成語解釋:
    喻懷才不遇。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門,即聲譽十倍,所以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140

    蟠鳳逸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fèng yì
    成語解釋:
    盤曲,如鳳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與韓刑州書》:“一登門,即聲譽十倍,所以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 龍的成語,帶龍字的成語,包含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