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龍字的成語 (331個)

    141

    盤鳳翥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fèng zhù
    成語解釋:
    ①喻山勢雄壯蜿蜒。指王者的氣象。②喻書法筆勢飛動貌。
    成語出處:
    后晉·沈昫《舊唐書·玄宗紀》:“初,上皇親拜五陵,至橋陵,見金粟山有盤鳳翥之勢。”
    142

    蟠鳳翥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fèng zhù
    成語解釋:
    謂賢者遁世歸隱。
    成語出處:
    宋·蘇軾《水吟》詞:“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蟠鳳翥。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
    143

    蟠虎伏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fú
    成語解釋:
    雄踞貌。
    成語出處:
    郭小川《夜進塔里木》詩:“看吧看,那一群龐然大物——黑壓壓,蟠虎伏。”
    144

    盤虎踞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成語解釋:
    盤:曲、繞;踞:蹲或坐。像盤繞;像虎蹲坐。形容地勢險要雄偉。
    成語出處:
    漢 劉勝《文本賦》:“條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
    145

    蟠虎踞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成語解釋:
    盤著,象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成語出處:
    晉 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146

    蟠虎繞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rào
    成語解釋:
    猶言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水吟·壽留寺》詞:“物外新聞,鳳歌鸞翥,蟠虎繞。”
    147

    盤虎拏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yào
    成語解釋:
    虬曲蒼勁貌。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古松歌》:“盤虎拏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
    148

    蟠虬結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qiú jié
    成語解釋:
    猶言旋繞糾結。
    成語出處:
    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銀杏》:“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圍,蟠虬結而上。”
    149

    跧虎臥

    成語拼音:
    lóng quán hǔ wò
    成語解釋:
    猶言蟠虎踞。喻山勢逶迤起伏。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山峨眉》詩:“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150

    屈蛇伸

    成語拼音:
    lóng qū shé shēn
    成語解釋: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成語出處:
    清·陳恭尹《送雪公歸耕蒼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嘆,屈蛇伸自終古。”
    151

    泉太阿

    成語拼音:
    lóng quán tài ē
    成語解釋:
    指古代的兩件寶劍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8回:“眾夫散出,煥密啟其函,見其光芒射目,乃是寶劍二口,靶上刻有字號,名曰泉太阿。”
    152

    蛇飛動

    成語拼音:
    lóng shé fēi dòng
    成語解釋:
    仿佛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西江月 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蛇飛動。”
    153

    蛇飛舞

    成語拼音:
    lóng shé fēi wǔ
    成語解釋:
    見“蛇飛動”。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八回:“閨臣聽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舉起筆來,刷、刷、刷如蛇飛舞一般,一連寫了幾句。”
    154

    伸蠖屈

    成語拼音:
    lóng shēn huò qū
    成語解釋:
    形容筆勢飛動,書法高超。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三臺妙跡,伸蠖屈之書;五色華箋,河北膠東之紙。”
    155

    蛇混雜

    成語拼音:
    lóng shé hùn zá
    成語解釋: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成語出處:
    《古尊宿語錄》第二卷:“殊云:‘凡圣同居,蛇混雜。’”
    156

    生九種

    成語拼音:
    lóng shēng jiǔ zhǒng
    成語解釋:
    見“生九子”。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個雜種?’敖順道:‘從所謂生九種,各種有別。’”
    157

    生九子

    成語拼音:
    lóng shēng jiǔ zǐ
    成語解釋:
    古代傳說,生有九子,九子不成,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成語出處:
    明 徐應秋《玉芝堂談薈 生九子》:“生九子不成,各有所好。”
    158

    山落帽

    成語拼音:
    lóng shān luò mào
    成語解釋:
    山上被風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氣度恢宏,臨亂不驚
    成語出處:
    159

    神馬壯

    成語拼音:
    lóng shén mǎ zhuàng
    成語解釋:
    謂像駿馬一樣的有精神。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四六:“那時候,一個個青年人都是神馬壯,氣吞牛斗,爭論起世界國家大事來,都是口若懸河,當當不斷,慷慨激昂,誰也不讓誰。”
    160

    首豕足

    成語拼音:
    lóng shǒu shǐ zú
    成語解釋: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馬牛不相及。
    成語出處:
    南朝·梁·梁元帝《金樓子·立言》:“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
    * 龍的成語,帶龍字的成語,包含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